灵活处理课后习题的方法
2012-04-29刘金并
刘金并
摘要: 有效处理语文课后习题,要做到“八性”:注重基础性、借助现成性、运用灵活性、体现人文性、综合趣味性、加强针对性、明确取向性、讲究技巧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后习题利用方法
课标的实施已是第三个年头,我将新老教材的课后习题题型加以比照,从中发现老教材十分注重“双基”训练,而新教材在练习的设置上已由基础性向能力性转化。尽管文言文单元课后练习没有多大差别,但新版教材中现代文教学单元、写作教学单元后设置的练习题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一些思考练习题更注重学生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练习题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课外资料补白,既能激趣,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深层理解。
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后题的地位因教师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同而变得起伏不定,要么题题落实,浪费时间;要么略讲一二,一笔带过。无形中课后题成了课文的附属品甚至累赘,失去了其让学生思考、领悟的独特价值。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教师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身对语文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精神理解不够,是有悖于编者的良好意图的。
如何在教学中灵活又有效地利用课后题?我认为首先需要钻透教材;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教学风格以及文章本身特点,大胆剪切,重新组合。在语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注重基础性,拓展课后题
注重基础是我国语文教学一贯坚持的原则,对此我们围绕新教材的课后题,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找到学生训练基础的落脚点。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应变能力也相应得到加强。
从近几年的高考分析可以看到,文言文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翻译,其分值从过去的5分提到了现在的9—10分(包括断句在内),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文言文单元每一课的课后第二题是辨析多义词含义,第三题一般设置为翻译句子或段落,这恰好是我们有效利用课本资源巩固基础的有利时机。于是先让学生完成第二题,然后我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重难点,在第三题中补充相关语句、语段的翻译,通过拓展性的基础练习来强化对课文内容理解,强化对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把握,强化对五种文言句式的熟知。如在《郑伯克段于鄢》中我补充了涉及文言句式的翻译:姜氏何厌之有(强调宾语前置句的翻译);《祭十二郎文》中补充“是年,吾佐戎徐州”、“唯你是问”(考查“是”的义项),“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注重语气的翻译)等等。每篇文章或侧重句式,或侧重虚词,或侧重古今异义或侧重一词多义,都是从课后题中延伸出来的,而并不局限于课文安排的习题。
至于对小说、散文、戏剧等单元的基础知识,我指导学生在课后习题中补充上重点词语、易错词语、优美句子识记与积累等题型,比如学了《囚绿记》后,我让同学们默写出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关“绿”的名句,这样学生对绿的意境描写和象征意义就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如此温故知新来夯实基础,让学生实实在在得益于课内。
二、借助现成性,把握文章内容
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篇章在思考练习设置的侧重点上是不尽相同的。古诗文练习设置十分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巩固落实,因此涉及语言语法方面的练习居多;现代文课后练习设置因文而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小说单元课后练习设置多为文章语言、精彩细节、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和评价;杂文随笔、散文较注重主旨和思路的分析理解,等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必有一至两道提示了该如何把握课文内容或思路的题目,因此,学生可以借助这一板块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升理解能力。
如必修5的新闻单元和古文单元的课后第一题,其设计都和文章内容紧密相连,这主要是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课文。如《东方风来满眼春》课后第一题设置有三个小问题:⑴本通讯是怎样选择和安排材料的?⑵本文的标题特点与作用是什么?⑶文章开头有什么特色?我让学生通读全文后借助该题准确理清了写作思路并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在上课分析时,又顺势完成了板书,真可谓一题多用。
三、运用灵活性,熟悉题型设置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材是丰富的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的载体,而且涉及社会各领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例子。”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除了要将教材作为一个范本,借教材完成多个任务外,还要注意它与考试的有机联系,做到以题带考,以题落实考试要求。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限制对某道题的回答字数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限制回答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敏捷性,给要回答的问题附上分值。如: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暗示了至少有3个答题要点,从而训练学生对出题者的意图进行揣摩等。又如:《五猖会》一共写了几次迎神赛会?(1分)分别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它们各拟个小标题。(4分)这样来达到以题带考,目的性强。
四、体现人文性,加强情感体念
新课改倡导一种“体验性学习”,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及引导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以实现学生内心自主精神的成长。如此强调“以生活示范生活,以激情感动激情”,将学生引向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用心灵去感悟,在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修5的《陈情表》一文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其一大特色。在学生完成了翻译,领悟了作者的孤苦无依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后,文本设置了一道开放题:“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以孝治国,忠孝两全往往被看做一种传统美德。参看下列资料,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写成200字的文段。”针对我班学生实际知识结构水平以及不理解父母的现状,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1)结合课文和题中所给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李密的孝情。(2)在父母或长辈对你的挚爱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3)谈谈你对孝的认识,要求将内容整理成文字。因为在开放题中强调了学生自身对孝的感悟与反思,所以同学们在作文中写出了充满真情实感的句子:“孝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把浪漫的情怀和严峻的现实交织在一起,拨动人们的心弦,孝是江河里奔涌的激浪,天地间回荡着澎湃的激情。”“孝让我体会到母爱的博大,孝让我成熟,孝教我理智。”……
又如在教完《师说》一文后,我把课后的一个思考练习题(课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念,是否适合现代社会?你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作为专题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就这一个问题,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能利用课本观点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用一种求知的心态描摹出自己理想中的师生观:“课堂上是严师,课外是知己的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观。”“教师要用自己的才学、爱心和人格去感化学生。”“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学习中,与他们打成一片。”……争论是激烈而真诚的。从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对教育的关注,而且还认识到了自己距学生心目中的教师还差很远。与其说是一节讨论课,不如说这是一次师生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把这个练习题引入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完美结合。
对于其他开放性的课后题,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重视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五、综合趣味性,实现能力迁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并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
例如《小公务员之死》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古今中外文学画廊中的众多典型性特征性的描写。完成前要先让学生明确:任何一部好作品,都会有一些特征性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动作、一个人物、一个场景等。再让学生畅所欲言:类似这样的中外作品我们学过不少,如莫泊桑的《项链》中的项链,使玛蒂尔德成为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的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再如鲁迅的《药》中的人血馒头,寥寥几笔,使华老栓成为落后、迷信的小市民的典型代表;《孔乙己》中的长衫,让深受封建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典型形象跃然纸上……之后,我还利用语文课堂的时间及课外时间安排学生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地区的作家与作品,接触不同思想、不同文学风格流派的作家与作品,在比较、撞击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与此同时,我给学生推荐了2004年福建卷的优秀作文,让学生写一篇《我眼中的文学人物》一文,让课外阅读化为具体的文字形式,使学生在文字中提高认识,深刻领悟。
六、加强针对性,培养比较阅读能力
课后练习题有的十分注重知识的纵横比较,总结归纳,体现了系统性、规律性、综合性的特点。对这类练习加强对比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归纳,也可把学生从课本学习引向课外拓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
比如《报任安书》的第二题要求比较本文与《陈情表》在“陈情”方式上的异同。首先我让学生通读本文并重温《陈情表》,接着从所呈现对象与所用的抒情方式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很快得出了比较结果。
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理解,并授之以渔,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养成一种比较阅读的习惯,从中总结出阅读规律和技巧,为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奠定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七、明确取向性,提高写作能力
认真研究课后练习题,你就会发现,有些思考题为学生课外练笔或课堂写作提供了写作素材、角度和契机。教师充分挖掘练习题中的能力元素,让学生进行仿写和再创造,从而打开写作难的被动局面。
如学了节选的《哈姆雷特》剧作,我先请同学们谈谈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再写成200字的小文章。学生眼中的哈姆雷特形象各异:有的说哈姆雷特是一个厉害的批评家;有的说他是一个敢爱敢恨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有的说他是个悲惨的英雄,一个罪人;有的说他是一个富有责任心、具有远大理想的王子……说法各异,但都能自圆其说。
尽管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但若以此为出发点,就可以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课内走向课外,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八、讲究技巧性,活跃课堂气氛
课后练习中富有创意的题目既能扣住教学重点,又能适度向课外辐射。备课中若能巧妙利用,这类题目就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必能收到预期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想北平》的课后第三题要求从“绿色北京,环保北京”的高度来分析20世纪30年代老舍对北京城的看法还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实际教学时我就是从这个问题入手的,先让学生精读课文的4—7自然段,然后分项讨论北京在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和生活情态四方面的特点。15分钟后同学们踊跃发言,并惊叹老舍对北京的看法带着很强的超前意识——“处处有空儿”这几乎成了现代大都市必须遵循的定律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此观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课后题也得讲究一点艺术,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应灵活地体现其中。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此,我们大可在充分发掘现有教材资源的前提下,以灵活性、辐射性、开放性为原则,积极对课后习题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大胆剪切,重新组合,巧妙运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生活,又开创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新格局。
而在对课后习题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实现能力的迁移,提升综合素养……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主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生的涓涓细流交汇成了一条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广阔河流,奔腾在流光溢彩的语文天地中,尽享学习语文带头的无限风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张悦群.走出“课后拓展”的误区.中学语文教学,2008,(3).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论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