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2-04-29王中兴
王中兴
一、调查分析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学生在校发生意外事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学校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硬件上:用具用品放置不当,教学设施不符合安全规范。软件上:新教师教学经验少、组织活动能力差,门卫管理疏漏,个别老师安全意识淡薄。第二,学生身体发育不完善,大脑对身体动作变化不能作出相应的灵活反应。小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对自身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没有预见性。比如,奔跑中看见小朋友迎面而来不会躲闪,不知道在玩耍中推同伴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等。第三,父母错误观念为学生安全留下隐患。如,为孩子扮“酷”,厚底鞋、紧身裤,有的妈妈为了省钱,让孩子穿大了好几号的鞋子,而导致孩了摔跤碰撞等等。
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意识
l. 教育管理制度化。作为教育者,尤其是面对这样一群活泼可爱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孩子,小学教育工作者更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看到“安全无小事”。不管多累、多忙,也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挂在嘴上,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
2. 增强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多看法律刊物,吸取法律知识,加强法律观念。坚决杜绝各类伤亡事故、特别是责任事故的发生,在思想上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 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每位老师学习后写心得体会,张贴在教工之家的园地之中,增强教工及家长对学生安全检查的责任心。
4. 上下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采取“一票否决”,与考核、评选、晋级挂钩,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5. 各班制订安全制度。将此公布于学习园地中,让家长了解,以引起家长对班级安全工作的重视,增强教师和家长的安全防范及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责任事故率为零,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游戏、体育活动时,加强组织管理,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以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活动渗透化
1. 调整教学活动,渗透安全课程。首先,针对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情况,为确保课题内容的丰富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别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如,体育课《小小消防员》、健康教育《游戏中的安全》、自然《安全标志》、社会《在汽车上》、活动《安全自救演习》。在安全游戏“红灯停、绿灯行”中,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在交通安全周活动中,让学生收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进行展览。老师制定了教学内容、目标,制作了大量色彩规范、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标志。通过有目的教学,所有学生都能够认识掌握并遵守。
2.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因为安全教育是学校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
除了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结合教学,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寻找并描绘“安全标记”,自制“安全棋谱”。通过相互交流、讲解,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还增加了活动的乐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增强了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及对自救、自护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设施现代化
1. 消除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为学生创设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居安思危,防忠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每月各班老师对班级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并向校长进行书面汇报。如,发现室内设备、玻璃窗、天花板、电源、课桌椅等有损坏、脱落,及时向校长汇报,尽快修理,以免发生事故;运动器具如有损坏,立刻停止使用;凡学生经过或游戏的场地应经常检查,不乱放杂物,创设安全环境。
2. 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安全教育教学。制作课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应急模仿性,更加生动具体,使家庭、学校协作互动化。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要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向家长进行宣传安全教育,家校联合教育,齐抓共管,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