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2-04-29张慧远黎敏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2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评价

张慧远 黎敏

目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困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社会上存在着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错误的教育理念无法引领青少年的生命成长;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合理,一些教师无法承担生命教育之职责。针对问题,笔者提出应对之策,政府与社会承担教化之责,父母尽家庭教育之责,学校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教师自觉承担学校教育之责。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了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之法。

一、青少年生命教育现实困扰的原因

曾几何时,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然而一些现象却在刺痛着我们的神经:厌恶学习,不思进取,沉溺网络者有之;生活稍不如意就离家出走,甚至放弃自己生命者有之;违法犯罪甚至杀父弑母者也屡见不鲜。父母们慨叹孩子越来越难管,老师们感慨学生越来越难教。我们禁不住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青少年教育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迷茫。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上存在着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每看新闻,总免不了心痛:当生命的花苞还没有绽放,却受到废气的污染而导致血铅超标;当孩子生命最需要父母关爱与教导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计,远走他乡,致使生命无法得到爱的滋养与正确的教导。环顾我们的社会:不良网吧或隐或现的在城市与乡村的大街小巷出现,骗子手法五花八门,企业失信常见报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刀枪不入”吗?当助人为乐者受到讹诈,不敢再扶跌倒的老人;当拾金不昧者被告上法庭,以泪洗面;当见义勇为者得不到救治,生命垂危;……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呢?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是人的本性流露。当社会机制与社会风气让人本来具有的善心都不敢显露的时候,我们如何奢谈教育?司马迁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环境使然。基于此,儒家很早就提出教化观念,即通过政教风化,文明以化天下,从而形成一个秩序井然的和谐社会。所谓:“美教化,移风俗。”一个缺乏教化的民族,无论物质如何丰富,心灵上也无法感受幸福!

其二,错误的教育理念无法引领青少年的生命成长。教育本质上是追求灵魂的卓越,核心在于人格的涵养,即“如何使人成之为人”。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几乎不谋而合。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却遵循着一个奇怪的逻辑:上好的小学是为了上一个好初中,上好初中是为了上一个好高中,上好高中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上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有更多的票子、更气派的车子,更高的职位与名气。所有的这一切的归宿,都指向了名利等这些外在于生命本质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游离于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来是为了培养本质优秀而不是技艺优秀的人,本质优秀的人必然是善良而真诚的。人之所以为天下贵,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有知有气有义。荀子有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义”的内涵是什么呢?它包括了文化素养和文明层次,精神气质和行为标准。所以教育在本质上与人的生命有关,是为了人性的美好、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尺度,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份生计!而我们的教育过多地把人引向了生物的、物质的存在,仅仅从生存层面上,而没有从生活与生命的层面上提升人的精神层次与塑造人的灵魂。所以学生会产生“参加高考就为了找一个好工作”的生命困顿,才会有“被中国教育逼疯了”的呐喊与彷徨!所以,有的学生到了大学,无法找到人生的目标,把有一份好工作,或者有房有车作为人生的理想。我们的教育没有点燃希望,以至于上海海洋大学自杀的研究生杨元元以生命追问:“知识为什么改变不了命运?”

究其根源,是我们社会价值判断出现了偏差。在工业社会,我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是“我有什么?”而不是“我是什么?”,所以人对物质表现出无限的贪恋,人的欲望被物质利益所刺激而无限膨胀,而忘记了“我是什么”,当人的心灵被物质利益所蒙蔽的时候,迷失的不仅仅是教育!

其三,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合理,一些教师无法承担生命教育之职责。我们的评价机制围绕升学率而展开的,现在的考核机制基本上是量化考核,实际上,生命是无法量化,德育更无法量化。人生而有差别,在体能、智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是常识。然而,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却“一刀切”,成绩优劣成为生命优劣的标准。在这种体制下的教师必然是痛苦的,因为不仅要完成各种考核指标,还要背负家长与社会的期望与责任,背负着教育“无限责任”的中小学教师“两眼一睁,忙到点灯”,像陀螺一样,在忙碌中透支自己的健康。她们面临着永无止境的激烈的竞争,每位老师惟恐自己的学生比不过别人,人际不免紧张与疏离,教育很难形成合力。“高压”之下的教师难免紧张与焦虑。据报道,至少有七成中学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痛苦的教师如何教出快乐的学生!学生更是苦不堪言。不管资质如何,智商高低,不得不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以期望可以得到一张好学校的入场券。为了避免安全事故,有的学校连每年学生期待的春游、秋游都取消了!结果却不尽人意。很多经过十几年语文教育的学生,到大学里却写不出一篇合格的文章,脱离了中学的应试体制,人生却失去了方向,甚至网瘾、自杀等也屡屡见于报端。这种体制下的教育向社会输送了“知识人”而不是“智慧”和“德性”的人,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中学教师在这种体制下无法承担教育的“天职”。何谓“教”?中庸有言:“修道只谓教”。当教师仅“谋食”而不“谋道”时,当教师的学养与素养无法提升时,当教师的生命也处于焦躁与急功近利时,如何以生命涵养生命?更有甚者,吉林松原高考作弊案让我们看到了身为教育者的教师可以成为作弊者的帮凶与率先垂范的表率,还有什么比“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犯罪对教育本身更具有杀伤力呢?

综上所述,青少年生命教育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对症下药,否则无法根除病根!生命教育仅仅依靠学校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生命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有关!家庭、学校、社会必须三位一体,多管齐下,才能铲除引发青少年一系列问题的不良土壤,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首先,政府从体制上、政策上引导公民积极向善,承担教化之责,官员身体力行,做万民之表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主管部门改变教育评价机制,让教育回归于教育的本来。其次,父母尽家庭教育之责,悉心养育教导子女,言传身教,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做什么样的人!再次,学校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修身立德明理,教师心存大道,存天理,以身体道,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与素养。生命教育才能放出夺目的光彩!

二、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应对策略

作为教育者,社会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在呼吁社会承担教化之责,主管部门改变教育评价机制,让教育回归于本来的同时,只能尽一己之力,担一己之责!但是我们可以营造小环境,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尽自己的力量。以笔者所在的学校杭州市清河中学为例,作了如下尝试:

第一,学校与社区加强合作,共促学生生命成长。学校团委与社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根据社区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在社区从事志愿者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帮助社区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环保、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事情。社区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优秀志愿者,并载入学生的成长档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与社区帮助他们共度难关,使学生能安心学习;对于行为上有偏差的学生,我们请学生所在的社区共同关注,学校致力于学生的行为纠正,社区则与学生家长配合,关注学生假期等时间的表现,三方力量共同努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学生生命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青春期是生命成长中的“风暴期”与“断乳期”,很多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却束手无策。如何与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沟通是初中生家长比较棘手与困惑得问题。学校为此开设各种家庭教育讲座,为了给家长提供一些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清河中学特意请来了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刘梅英老师为全校学生家长作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的报告。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学校请了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专家何振作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的讲座。此外,还经常让优秀家长给其他家长介绍教育智慧、亲子沟通的方法等。

第三,让校园充满“书香”,以文化经典涵养学生的生命。学校应该开展了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读经典”活动,学校购买经典类图书(包括思想类、文学类、科学类、生活类经典),每个班级布置经典书架(每班50本以上),保证每周2小时的固定经典阅读时间。为配合学生的读书活动,学校应该开展“唐诗王”、“宋词王”、“经典阅读王”、“诗词对对碰”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浸润在经典之中,让阅读点燃学生的生命之光。同时学校也应该开设了“人文知识”社团,通过观看经典影视了解自然、人文知识,为学生生命铺上更厚实的人文底蕴。

第四,改变评价机制。目前,中小学学生评价中往往容易出现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形成,以孤立的知识接受程度代替整体发展,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难以促进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更难点燃学生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浙江杭州市的清河中学正在实施“亮出精彩,为幸福人生奠基”工程,内容包括:个性特长发展工程,炫出精彩展示工程,幸福家庭亲子工程等。初中是学生生命发展最为迅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学生特长的培育与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学校成立了包括做寿司、种菜等近50个社团。由学生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加入,到学期末学校评选优秀社团成员,给予学生发展特长更多的激励。很多孩子都有自己“引以为骄傲”的“绝活”,为此学校实施了“炫出精彩”的“校园吉尼斯”活动。每月有1个小时的现场比拼时间,项目来源于学生自我申报,参加方式可以是提前报名,也可以现场报名。学校还设立有亲子运动会、亲子登山等活动,增加父母与孩子情感,促进家庭和谐。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得到愉悦,更使他们生命延展到更广阔的视野,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不利影响。人生其实是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精彩,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每一种精彩都是成功的。

笔者在思考与实践中深感,摆脱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困境有赖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其如此,则教育幸甚,学生幸甚!

猜你喜欢

青少年生命评价
青少年发明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