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散文物回家路

2012-04-29彭永清

世界文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马丘比丘大英博物馆秘鲁

彭永清

印加之宝

每年5月,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的天空碧蓝碧蓝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用相机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美景,皮毛被修理得整整齐齐的美洲无峰驼慢慢地从他们身旁经过。那是一种现代与过去、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景象。

海拔2400米、距离秘鲁古都库斯科西北约120公里的马丘比丘是15~16世纪时印加帝国建造的宫殿古遗址。这座在山顶的悬崖边可以俯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垂直峭壁、被称为“空中都市”的世界遗产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之一,每年约有65万名欧美游客至此观光旅游。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1911年7月的一天,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三世发现了这座被白云和密林覆盖的高原城廓。由于当时无法得知它的原始名字,于是借用了附近一座山名,称其为马丘比丘遗址。作为一名探险家和历史学家,1922年成为康涅狄格州州长、其后连任州长和参议员等职的宾厄姆当时只有30多岁,他是在寻找印加遗迹时偶然发现了马丘比丘这座历史名城遗址。之后,宾厄姆又多次到那里进行挖掘和调查,并将马丘比丘出土的印加古代陶器、青铜器和石臼等近5000件珍贵文物带回美国。

2011年3月,在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部分文物开始归还秘鲁。在宾厄姆的母校、位于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保存的363件陶器和金属制品装箱后由一个受警车保护的车队运往机场,最后到达秘鲁首都利马的总统府。在礼炮齐鸣的欢迎仪式上,阿兰·加西亚总统激动地说:“尽管它们不是由黄金和宝石制成,但都是宝物。因为它们是秘鲁尊严与骄傲的象征。”

随后,这些文物在被博物馆收藏之前全部展出在总统府。在展览的20天内,约30万人到总统府参观了这些 “归国”文物,据说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达2万人。而且,由于参观者热情高涨,政府不得不将展期顺延一周。秘鲁最大报纸《El comercio》还以题为《马丘比丘,100年再见》的文章对此进行大规模报道。

据2010年10月由厅升为部的秘鲁文化部称,此次归还的文物只是“极少的一部分”。预计剩下的总共46332件文物将于2012年内分两次全部归还秘鲁,并将全部收藏在新建于印加帝国古都库斯科市的博物馆内。

打开有关流散文物归还争议的历史记录,其中罗列了谁都可以从书本中看到的那些举世闻名的文物艺术品。这些对于收藏艺术品的博物馆来说不仅是镇馆之宝,而且是吸引大量参观客的重要展品,更是收藏国不会轻易放手的珍宝。

鉴于此,那些在殖民地时期被夺去国宝的国家越来越强化了本国的固有文化被侵略者“掠夺”的感觉,因此要求“归还”被夺去的文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国家荣誉面前,他们一步也不退让。2002年,巴黎卢浮宫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8个国家美术馆联合发表了一个共同声明,以“美术馆不仅为一个国家的民众,而必须为全体国家的民众服务”为由强调收藏珍贵文物的重要性,同时,联合声明还自负地表现出“如果将文物让原拥有国保管,这些人类遗产可能会因为战乱而遗失,因此,它们应该在万无一失的管理体制之下受到最妥善的保存”的意思。

面对18个国家美术馆的联合声明, 20多个文物流失严重的国家于2010年集中在开罗,召开了“文物保护与归还”的国际会议,发表了“文化遗产属于原拥有国”的原则,并在共同对现保有国施加压力方面达成一致认识。

要求归还文物的行动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大约在30年前。但是,由于一直没有确立归还文物的国际规则,因此文物归还一直由当事国之间私下交涉。此次美国耶鲁大学将收藏的秘鲁马丘比丘遗址中的大量文物全部归还,只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成功范例。

返还与不返还之争

负责保管宾厄姆从马丘比丘遗址出土文物的是历任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博物馆馆长,他们通常也同时担任耶鲁大学校长,其任务是带着许多学生从事与展览和研究密切相关的工作。对于为何将这些保管了100多年的珍贵文物归还秘鲁,现任博物馆馆长德里克·布里格斯解释说:“不能说这是归还(repatriation),这个词的意思应该解释为(文物)应该返回其适合的场所。此次 (文物归还)完全是善意之举。”

从2003年开始就文物归还进行商谈开始,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就与秘鲁方面意见不同。时任该博物馆馆长的里查德·博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突然收到秘鲁总统夫人要求归还全部文物的信令我感到非常疑惑。”而秘鲁库斯科市文化局局长弗里奥·加西亚则强调这是因为国民的呼声所致,他说:“市民从网络上得知耶鲁大学收藏了秘鲁的大量文物,于是纷纷到文化局询问。”

而且,就宾厄姆将出土文物带回美国的正当性,秘鲁和美国两国的主张也不同。秘鲁文化部长范·奥西奥说:“美国政府要求秘鲁政府同意宾厄姆将文物暂时保管是以研究为目的,当时的文书至今还在秘鲁政府手中。约定时间为一年半,但是,自从1956年宾厄姆去世之后,美国政府一直未将这些文物归还秘鲁。”博格则对此予以说明。他说,在发现马丘比丘遗址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宾厄姆在得到当时秘鲁政府的同意后将文物运回耶鲁大学。但1914年和1915年两次要求对马丘比丘遗址进行挖掘的要求被秘鲁政府拒绝,宾厄姆随后与秘鲁政府达成了将遗址周边挖掘到的文物租借到耶鲁大学用于研究的意向。不过,这些文物已于1920年全部归还秘鲁。也就是说,皮博迪自然博物馆收藏的大量文物是得到秘鲁政府许可的最初挖掘出土的部分。

尽管通过交涉耶鲁大学妥协,并答应归还部分文物,但这一消息在秘鲁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民众和舆论纷纷起来表示反对。2008年,秘鲁政府向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耶鲁大学将收藏文物全部归还。双方在法庭上的争辩看似官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2010年秋天,形势急转直下,耶鲁大学与秘鲁政府达成了一致意见:将收藏的文物全部归还秘鲁。据称,就在这场官司即将结束时,刚刚上任的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正准备向奥巴马总统递交政治文书。而近5000件文物在马丘比丘遗址被发现100周年之际得以全部归还,这对秘鲁政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成果。

不过,博格对此予以全面否定。他说:“认为白宫介入此事的说法令人难以容忍。”他解释结束官司的理由是“官司拖延的时间越长,对耶鲁大学的声誉造成的影响也越大。而且诉讼费也相当惊人”。

伦敦大英博物馆是英国一处著名的浏览胜地,这里经常吸引许多个人、团体游客和手持门票的小学生来参观。在这个步行参观需要一整天时间的博物馆里,集中了800万件大英帝国时期收集的所有年代的文物。从这个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各国文化遗产的影子,因此,大英博物馆也难逃归还展出的这些来自不同国家文物的宿命。

这些文物的代表之一是“埃尔金大理石雕”。这座19世纪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从希腊帕台农神庙运回英国的巨型大理石雕刻整整占据了大英博物馆一展厅的一面展墙。展厅居中摆放的导示牌上写着:“希腊政府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一直要求大英博物馆将大理石雕刻归还雅典。大英博物馆保存着大约从200万年前人类史起直到现在的文化,其收藏文物每年都能够免费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游客参观。”

对于长年被要求归还原属国文物的大英博物馆,如今也不得不开始慎重考虑这一问题。2011年3月,这种要求在距离其仅5公里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变成现实。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原本是大英博物馆的一个分馆,与大英博物馆一样由政府预算维持运营。自然历史博物馆归还澳大利亚政府的138件文物并非艺术品,而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遗骨。该馆科学部部长里查德·雷恩自信地说:“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这次(文物归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实际上,英国法律规定禁止处理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因此归还原属国在早期是不可能的。

情况于2004年开始出现转机。英国于当年出台了以医疗为目的、关于采用和保管人体细胞的暂行法律。由于人体骨骼中含有细胞组织,因此,根据此暂行法律,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人骨可以运送至他国。但是,一旦有这种被归还的要求,是否应该全部准备归还呢?雷恩说:“并非所有归还都好。”其主要理由是研究的必要性。因为从人体骨骼中可以了解到这些人的祖先和饮食习惯,以及他们处在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等情况,还可以知道其它许多事情。雷恩说:“科学价值并非博物馆的唯一作用。它对现代人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了解这点不仅对博物馆来说非常重要,也是科学家们的义务。”

此次文物归还,大英博物馆与此次归还目的地的托雷斯海峡的岛上居民进行了多次商谈,并达成共识。大英博物馆今后如果再需对这些归还的人骨进行研究,必须征得岛上居民的同意,否则就不行。据负责文物归还的岛上居民代表纳德·迪比德说:“老一代人约从50年前开始就听说英国有我们祖先的遗骨。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应该将其归还我们,让岛上的居民将它们集中起来世代流传。”2010年5月,岛上居民正式向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提出了归还要求,迪比德说:“对英国同意我们的归还要求深表感谢。我想这正是两国人民世代保持友好关系的具体做法。”至于对这些人骨哪些要妥善保管用于研究,哪些应该埋葬,岛上居民正在作具体研究。

不过,雷恩对此感到不安。他说:“如果这些人骨原属地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话,它们将被全部埋葬。”他强调说:“应该怎样在凭吊祖先这种文化氛围和从人骨中学到什么这样的科学的价值观中找到平衡呢?此次不仅仅是归还文物,对于将这些文物进行更有效管理和为今后研究提供有用材料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亚欧文物归还现状

韩国首尔近郊的利川市是一个人口约20万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条以烧烤闻名的小吃街。在一个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庭院一角,有一片3米见方的空地,空地上一幅古代石塔的巨幅照片下面写着这样的文字:“利川五层石塔在没有征得当地居民的同意之下被移至日本,它的回归或许可以抚慰朝日两国间过去的不幸经历带来的伤痛。”

石塔曾经是利川一所寺庙中的古建筑。在殖民地时期,日本通过朝鲜总督府带回国内,现在放置于位于东京都港区一家名为“大仓集古馆”的私立美术馆的屋子外面。数年前由于舆论要求归还的呼声不断高涨,2009年利川市开始举行署名活动,在一年时间里,约一半的市内人口参加了署名活动。随后,利川市成立了石塔回收委员会,并到日本向其政府提出归还石塔的申请,并参加了在东京举办的专题活动。据负责咨询的回收委员会委员李奎先(64岁)说:“石塔凝聚着祖先的魂魄,被夺走一直不归还,这让我们无颜面对子孙。”

利川石塔只是一个例子。在殖民地时期,一些古墓屡次惨遭盗挖,包括高丽青瓷等在内的许多出土文物都不知去向。据韩国国立文物研究所统计,流入日本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已经增至6万件以上。在日本结束对朝鲜半岛的统治20年后的1965年,日韩两国政府缔结了《文物及文化合作相关协议》,尽管那时日本归还了超过1000件的文物,但许多一级文物至今还留在日本。

许多韩国人至今仍然受殖民地时期的影响。他们认为,《文物及文化合作相关协议》只不过是政治妥协的结果,应该予以取缔。但是,两国政府始终根据协议来处置文物归还问题,使民众不满始终无法消除。

最近,情况开始发生变化。2006年,东京大学向首尔大学赠送了记录朝鲜王朝历史的《朝鲜王朝实录》。2010年,菅直人内阁在“日韩合并”100周年纪念之前称要将皇宫内收藏的朝鲜王朝祭祀和举办礼仪的《朝鲜王朝仪轨》归还韩国。据负责仪轨归还具体事宜的僧侣慧门说:“我非常感动。仪轨的归还对开启日韩两国的新局面作用巨大。”但是,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许多文物由于深藏于私人家中,因此难以正确把握具体数量,归还文物最终还得靠这些收藏者的善心。

2011年3月下旬,日本参议院表决通过了《国外美术品公开促进法》。共6条的这部法律在第3条中明确规定,“不能随意处置文部科学大臣所指定的需强制执行和暂时扣押的文物”。事实上,在欧洲就出现过将租借来的艺术品单方扣押的纷争。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文教科学技术科科长寺仓宪一称,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向德国法院提出诉讼,称德国租借的绘画作品为列支敦士敦王公所有,并要求德国将其归还捷克斯洛伐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通过没收国内贵族的财产作为德国对其的赔偿,但遭到王公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双方诉讼到国际法院,但王公贵族们的主张没有得到认可。寺仓指出:“在欧美,超越国境的扣押文物行为经常出现。在许多官司中,以保管为由不认可文物所有者的主张,对现在的所有者来说存在风险。”

俄罗斯也由于害怕其他国家主张文物所有权的情况发生,要求这些国家完善防止租借出去的文物被单方扣押的相关法律。英国在俄罗斯举办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作品展览会期间制定了这样的法律。美国、法国和德国也都在制定相关法律。

让文物归还有据可依

随着希腊要求英国将文物归还“故国”的愿望日益强烈,大英博物馆中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引来了世界的目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希腊民众在曾经是电影演员、当时任文化大臣的玛丽娜·墨蔻莉的带领之下掀起了要求英国返还文物的运动。尽管希腊还为此计划新建博物馆,并且准备“借2004年奥运会之机让英国归还文物”,但由于遭到英国政府的断然拒绝,因此该计划流产。就这一情况,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国际文物法专家河野俊行指出:“要想英国将文物整体归还,要求归还文物的行动就必须像5月的梅雨那样绵绵不绝,让英国对希腊民众那种矢志不移的精神产生危机感。”

文物归还问题难以解决,原因是没有一个可以在多国间进行交流的国际性组织。主要的国际条约是1970年联合国大会上制定并于两年后正式实施的《禁止和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口及所有权转让手段的相关条约》,日本于2002年加入该条约。但是,在条约生效之前,除了殖民地时代被带出的文物外,归还文物事宜只有当事国双方协商解决,有些拥有需归还文物国家和博物馆甚至不与原属国进行交涉,理由是文物“是人类共同的财产”、“对文物在归还后是否能得到妥善管理感到不安”、“保护那些可能因战乱而丢失的文物”等。

但随着归还要求的增加,对这种观点予以批评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促使双方进行交涉,要求归还文物的国家和团体大多是向保有国的法院提起诉讼。河野说,在这种情况下,“保有国答应归还文物的事例也不断增加。”2005年,意大利政府向埃塞俄比亚归还了阿克苏姆王国的花岗岩石柱。日本东京大学也于2006年向韩国首尔大学“捐赠”了《朝鲜王朝实录》。

暂且不去议论保有国将文物带回国内的正当性,仅从文物原属国掌握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返还文物的现实来看,这些国家已经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今后,要求归还文物的国家肯定会增加。因为,不仅掠夺和非法出口文物,而且通过交易流入国外的美术品等数量将不断增加,这种问题更加难以解决。要处理这样的问题,用普通方法肯定不行,这就要求文物原属国在交涉事件增多、尚未掌握丰富的文物归还的相关“知识”之前,先制定针对归还文物的相关法则。

文物到底属于谁这一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许会有不同的诠释。面对各国不同的立场,面对文物的保护问题,流散文物的回家路都不会是顺畅的。

越南大气污染世界前十榜上有名

据《越南快报》报道,此前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年会上发表的有关全球大气污染与人体受害的研究报告《环境绩效指数》显示,越南进入大气污染世界前十行列。

该项报告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附属环境研究中心编制的。研究人员对全球132个国家进行了调查,通过人造卫星对地球大气污染浓度进行了测量,并对当地居民健康受害等情况进行了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越南的大气污染现状在132个国家中排名第123位,水质污染排名第80位,整体环境污染排名第79位。

越南的有关专家称,越南的大气污染排名不佳,主要是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和工厂密集地带的大气污染严重所致。大气污染除了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外,对于眼睛和鼻子等器官的损害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统计数据表明,越南中央肺病医院以往70%的患者为结核,现在的患者大多为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等,慢性肺病患者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10~20倍。

除越南外,大气污染排名世界前十的国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等。

(王英斌)

猜你喜欢

马丘比丘大英博物馆秘鲁
逃离大英博物馆
马丘比丘被叫错100多年?
2020年10月秘鲁农产品出口增长25%
大英博物馆馆藏侯马青铜器:技术研究
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房
戴面罩游马丘比丘(环球360°)
马丘比丘为一名旅客开放
毕业一起去旅行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徒步去马丘比丘,看天空之城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秘鲁成为玫琳凯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