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诠释

2012-04-29徐驷红吕梦亚

北方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节约型节约浪费

徐驷红 吕梦亚

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节约的紧迫性,如何在生产和生活中厉行节约,特别是在技术方法上如何有利于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从理论上澄清一些认识,搞清楚一些重要的关系。节约应当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对待,在倡导普遍节约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要把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扎根于节约文化之中,要把通过先进技术实现节约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制度基础上。我国现在有13亿人口,今后高峰时将达16亿,地大而物不博,土地、水、矿产、能源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排在世界最后列。 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约的1/3,还在不断减少,要养活这么多人难度极大。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的1/10,如果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 每年需50亿吨以上,全世界生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其它如水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无不面临危机。我们还很落后,还要通过工业化走向现代化,需要惊人的资源量来支持,不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水荒、地荒、 煤荒、油荒、电荒和环境污染只会愈演愈剧,若再不更弦改辙,别说发展,恐怕将来难以找到一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连子孙赖以生存的基地都要没有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必由之路。

一、“一般节约”和作为历史范畴的节约

节约的涵义和节省、节俭基本相同,而节约和浪费(广义的浪费应当包括使用价值的损失和毁坏)则是对立的范畴。节约一般是指减少或者避免在人力、物力、财力(后二者构成物质财富)上不必要的、没有预期效果的消耗; 而浪费则是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不当或者没有节制。因此,提倡节约就等于反对浪费。节约既包括生产上的节约,也包括生活中的节约。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为了减少和杜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消费中的浪费。节约有其抽象的、一般的涵义,在任何经济社会形态中都有一个节约的问题。但是,节约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具有历史经济规定性的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生产方式中,节约的目的、对象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对于所有者或者业主来说, 节约的对象都是物质财富(抽象的财富是货币) ,其主要着眼点都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的支出,而劳动力的浪费和自身生活中的挥霍从来是无 所谓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谓节约本质上是资本的节约,资本家最关心的是资本成本的节约,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不过首先,节约资本和节约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约资本往往以浪费劳动和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为了节约资本,除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一般社会力(劳动的社会结合力,科学和自然力)以外,尽量压低作为可变资本的工资。为了节约资本,一方面,尽量减少在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在工资既定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甚至冒着很大的劳动风险。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阶段,上述情况是司空见惯的;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已经有很大改善。其次,节约资本和消费者的节约(资源和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资本家来说,消费者越是浪费,越是挥霍无度,市场上表现出来的需求越旺盛,盈利的机会和可能就越大。为了盈利,资本家甚至挖空心思鼓励和诱导不合理的消费。在不存在对立的生产方式中,特别是在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中,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被扬弃了。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节约(经济),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555页) “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本身。”(同上,第 225-226页)可见,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节约的内涵和节约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国现阶段,从经济制度来讲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节约不只是资本的节约,劳动的节约经济论坛也开始提到日程上来。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方面,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采取市场经济形式,在很大的范围内和一定的程度上,生产资料仍然采取资本的形式, 劳动仍然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所谓“合同劳动”就是雇佣劳动)。因此,生产上的节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表现为资本的节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经济规律在这里同样会起作用。例如,在我国今天的中小型私营企业中,在建筑行业中,为了节约资本而压低工资、克扣工资、拖欠工资的情况,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的情况,置生命安全于不顾的情况,甚至生产有害于健康的产品的情况,等等,并不比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少多少,其中私营煤矿更是一个典型。另一方面,我国比重很大的固有经济和特有的管理方式, 由于缺乏产权约束和责任约束,也为浪费大开方便之门。

二、经济节约和节约文化

勿需详细罗列资料就清楚,我国的浪费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浪费的经济社会根源,特别是要搞清楚导致浪费的特殊性原因。原因不同,减少浪费和实现节约的办法也应当不同。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更多地以经济手段、经济政策促进节约和减少浪费。比如,为了实现资源的节约,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资源价格(煤价、油价、电价、水价、等等)进行调节。如果资源价格偏低,就会诱导人们多消费,就有可能造成更多的浪费;如果价格调高一些,就会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乃至浪费。在这里,价格成了重要的经济杠杆。除此之外,利息率(所谓“资金价格”、汇率以及税率等,也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很多情况下,经济手段和经济政策可以取得单纯的行政手段难以取得的效果。

但是,在一定意义上,经济手段是作为外在的强制力量起作用,它不能解决人们观念上的问题,不能解决如何树立节约意识的问题。而恰恰是节约意识和节约观念具有基础的性质。在我国的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节约都是重要的内容。回顾我国解放前和解放初的农村家庭, 节约教育是经常性的必修课,而且家长对子孙、前代人对后代人都以身作则。 这种教育甚至是通过普通家庭妇女的朴素教育进行的。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儿童从小就在脑海中打下“浪费有罪”的烙印,而且令他们牢牢记住:即使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如水)也不应当浪费;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 然而在后来,特别是告别困难时期以后,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节约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有所忽视。虽然也有一些厉行节约的教育,但既不入情入理也不注重实际效果。甚至于我国还出现了一些相反的教育,教唆青少年如何超前消费,如何奢侈消费,如何即时行乐,等等。我们应当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应当把以经济手段促进节约和灌输节约文化结合起来,把经济节约建立在节约文化的基础上。在节约文化的建设方面,不仅要从对娃娃的启蒙教育做起,从学校教育做起,而且应当对在岗的领导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进行正确的节约理念的再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三、技术节约和制度节约

在如何节约和减少浪费这个问题上,不少人更多想到的是如何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节约。比如:为了减少汽车以及各种内燃机的油耗,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解决跑冒滴漏的问题;为了减少原材料消耗,也需要改进技术,或者变革生产方式,为了节约用水,要从技术上解决工业循环用水、 以滴灌取代浸灌、以节水马桶代替旧式马桶,等等。的确,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节约,潜力非常之大。就直接的原因来说,很多的浪费是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造成的;煤矿屡屡发生的瓦斯爆炸、坑道坍塌漏水等,几乎都存在技术设备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会发现,在许多场合,不是因为没有先进技术,不是我们搞不出先进的机器设备,而是因为缺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或者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同当事者的利益相矛盾。我国的浪费情况如此严重,主要原因也在这里。撇开对劳动力的浪费不论,我国最大量的浪费存在于政府经济和政府机构。单就浪费的经济根源来说,主要是财富和资源的耗费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广义的利益)缺乏联系或者没有联系。这里所涉及的是制度或者体制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管理体制、法律制度,等等。实践反复证明,如果制度不合理,再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不能杜绝浪费。现在,由于建设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由于遍及全国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由于互相攀比的政绩工程造成的浪费,同单纯由于技术设备落后造成的浪费相比,不知道要大多少。因此,技术节约和制度节约都应当得到重视,进一步讲,技术节约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制度基础上,制度合理是技术节约得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所以节约同现实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关系极大;在一定意义上,节约也是一个经济范畴。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不合理的制度,修补制度上的漏洞,要尽可能地把节约同个人的、集体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四、厉行节约和合理消费

提倡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处理好节约和消费的关系。节约不是倡导禁欲主义,节约不等于减少消费,更不等于不消费。节约只是要求减少和避免由于不合理的消费造成的浪费。首先,从生产的一般目的来说,生产就是为了消费,满足社会需要。如果不合理地抑制消费,实行禁欲主义,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其次,从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一般关系来说,在一定意义上,消费也是生产。消费不仅决定生产的方向,决定生产能否持续地进行;而且,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人本身的生产过程,活的生产能力的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新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部分地也是生产条件的生产过程。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问题,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和基本要素,但是,投资是生产消费,消费作为生活消费是本来意义的消费,出口将转化为其他国家的上述两 种消费。因此,归根到底,拉动经济增长的是消费,特别是生活消费。 凡是合理的消费,包括合理的高消费和合理的奢侈消费,都是合乎生产目的的。但是,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都有一个合理的界限。这里不仅涉及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是否合理,而且涉及消费的水平是否超出了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就生产消费来说,首先是生产的产品(以及服务)必须符合从市场上表现出来的社会需要;其次是生产中对稀缺资源的耗费尽可能不高于平均水平;再次是生产带来的外部效应(例如污染)不能超过科学标准。就生活消费来说,首先是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要物尽其用,避免浪费(包括在合理的消费升级中避免浪费) ,不能把可消费的东西当作废品、垃圾扔掉;其次是对奢侈品的消费应当符合文明要求,对人的享受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不能过分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再次是公共消费中必须核算消费的成本和代价。目前,在节约和消费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个极端的问题:一是压抑了居民的合理消费,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显著偏低,不仅不符合生产目的,而且不利于经济增长。另一个是消费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特别是在消费升级中存在不少浪费现象。例如,在住房消费方面,购房一步到位,人口少、收入低也要一下子住上1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在新房的装修中过分强调高档、个性化和互相攀比;在二手房的装修中,即使是住过很短时间、装修得很漂亮也要将原来的全部装修“推倒重来”。这种情况在已经很富裕的西方国家也不多见。这不仅造成材料和金钱的大量浪费,而且对左右邻居造成严重的干扰。在私人汽车消费方面,既不顾道路、能源、环境、停车场等的承载能力,也不顾对自己有多大实际的使用价值,盲目买车。在这方面,我们有些政策出于对“支柱产业”的支持,助长了这种不合理的消费。实际上是颠倒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变成了“为生产而生产”,“为生产而消费”。要发展但不要浪费,要消费但必须适度,要分清这一界限。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任务,必须使大家认识到我们面临资源全面短缺乃至枯竭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正确的生活方式,建设文明、节约、清洁、和谐的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是无限的,需求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但是,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问题, 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

(作者单位: 1.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南昌大学 )

猜你喜欢

节约型节约浪费
不浪费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节约
节约
节约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浪费等于扔钱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