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作”王琛:让快乐微公益成为可能
2012-04-29陈雪娇彭迪
陈雪娇 彭迪
“小题大作”是高校学生在“微公益”中“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它突破了学生群体的狭小生活圈,而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公众群体,通过组织网友答题来实现企业捐赠公益。
“这个项目的价值在于把公益‘隐藏起来,因为四处泛滥的‘公益活动和‘慈善信用的崩溃,让中国公民社会似乎更遥远。‘小题大作通过脑力训练和测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实际上把‘参与精神无形中传递给参与者。”最近,作为华语区唯一代表,“小题大作”微公益获得2012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最佳社会公益技术应用”提名。这项荣誉的获得是王琛始料未及的。
“小题大作”的诞生
23岁的王琛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他与同校的孙博文、白浩天和香港大学的黄海共同创立了“小题大作”——中国第一个趣味性公益问答网站。
“从去年开始,微公益理念诞生。当动车事件发生时,有个珠海的政协委员倡议每人捐一元钱,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希望更多人愿意通过微博的力量去做公益。然后第一个想到的是互联网,这是最容易让大家用简单的方式参与的工具,我就去找世界上比较好的模板。联合国组织下面的免费大米网站给了我很大启发,它们的模式是背单词捐大米,这种模式很好,可是价值太低了,大概是答1000道题只捐一元钱。如果抱着做公益的心态的话,我不会做。如果与企业品牌相结合,这里面的公益价值就能被更好的利用。这就是我们做‘小题大作的初衷。”王琛说道。
对于“小题大作”这个名字,王琛团队也是煞费苦心。“我们要想一个名字既能够概括我们所做的东西,同时又很有意义,一开始想的完全不好听,“你答我捐”、“微捐”,许多千奇百怪的名字,直到后来我提出‘小题大作,结果反应非常好,比较符合我们做的东西,才定了下来。”
在北京的日子,四个年轻人同吃同住,一同缓慢却坚定地朝着梦想前进。孙博文、白浩天和黄海可以为了一个技术上的问题连续奋战不眠不休,没有假期,没有周末;王琛则每天背着公事包穿梭在北京的各个写字楼与咖啡馆之间,一遍遍跟新认识的人阐述他们的公益理念,每天都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坚持。最大幸运是他们四人都有无条件支持他们的家人。王琛说,做公益这么久以来,全部都是他们自掏腰包。
三方共赢的创新机制
带着“小题大作”的想法,王琛开始试图说服企业提供捐助资金。第一个答应王琛的是“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安猪,2011年10月28日,“小题大作”正式上线,866名用户答题后,“多背一公斤”向“立人乡村图书馆”捐出了16 个价值100元的1KG盒子 。随后,4622名用户答题完毕,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向“百万森林”项目捐献了1576棵沙棘树;1258名用户成功答题,爱浪音响向石下希望小学捐赠了254套新桌椅……
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创新公益机制:用户每答对一定数量的趣味百科问题,就能使公益项目得到相应数额的物资捐助。捐赠物资不经过小题大作团队,直接由企业捐助方捐给项目。网站还建立了相应的反馈机制,使用户可以及时、全面、透明地了解公益项目的执行情况。王琛他们最希望的是,在“小题大作”上,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快乐轻松地为公益出一份力。
“小题大做”的题目约有2000道,在设置上分为生活小常识、生物、商业、历史、体育、天文地理、艺术、娱乐八类,如今又增加了冷笑话、泰坦尼克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为了找到效果更持久的宣传渠道,王琛想过很多方法,比如写软文、拍纪录片、接受采访和跟媒体合作等,但他最推崇的还是近来流行的微博。“微博传播成本低、速度快,但也存在问题。你用什么方式能扩散出去?不是每个东西都有‘病毒营销的特质。所以我们怎么样能扩散出我们这个圈子?从学生这个圈子冲出去其实很难。”
王琛认为“微公益”的开展必定需要社会资源的投入,尤其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获得实力雄厚的企业支持更是关键。“企业本身做捐赠是没有宣传的,这种模式可以把捐赠跟宣传结合,本身是有价值的。我们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帮他们想更多方案,这对于‘微公益平台的持续维系很重要。”
在谈到项目运作中的困难时,王琛认为联系企业是最艰难的,“你要打不止一百个电话,打通找到人很难,找到人愿意听你讲又难,听你讲完愿意让你发邮件给他很难,发完之后愿意回复你巨难,愿意跟你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理想主义的实践者
三年前,王琛曾创立青年公益组织VJoin,志在搭建青年人和公益组织的桥梁,2011年大学三年级结束后他选择从伯克利休学,在北京筹备“小题大做”微公益平台。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盲目的人,在休学之前,他尝试了申请所有商科背景的工作,并在暑期实习之后拿到了投资银行的return offer(录取通知)。他用这份经历证明了自己其实是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同时也化解了父母的担心。拒掉offer正式休学做公益的时候,王琛在跟父母交流的过程中自信地说:“我相信,现在我能拿到这个offer,两年后,我依然能拿到。”
电影《Three idiots》给他的启发很大,“我们不一定要为了成功,做事有的时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成功。所以没必要在我们这个年龄,太强调怎样做才会成功。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和是很多人去挤去竞争一条路,竞争的人多了,自然成功机会就小,这样很累,还不如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何况我没有走极端,不是说我不找工作,完全去做一个和个人发展无关的事情,我只是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发挥一下任性。”(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陈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