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槟的那些事儿
2012-04-29
香槟你一定不陌生,庆祝、聚会或者Party都少不了这冒泡的助兴酒,而不管是像F1车手那样狂飙泡的疯狂庆祝,还是只是小酌一杯,香槟都可以和各式欢乐契合,而关于香槟你不知道的一些事情,或耐人寻味,或过分解读,都令香槟增添几分暧昧和趣味。
藏在香槟里的欲望
在十七世纪前,法国BENEDICTINE教区,丹姆·培里永Dom Pérignon是当时一位本笃教派奥特维雷修道院的修士,主管教会的财产与酒库,他令酒在酒瓶里二次发酵,因此有了气泡,可谓“香槟之父”,并且在葡萄酒品质的改良方面,也胜过了以往的任何人。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把软木塞引介到产酒的香槟区的人,以代替当时用麻屑做的瓶塞,并使酒中的气泡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而如今香槟产区最古老的香槟厂Ruinart,则是当年他的同事Dom Ruinart所创立;著名的凯歌夫人Madam Clicquot在失去丈夫以后,一心投入到香槟的世界里,不仅成功令凯歌香槟成为贵族皇室的宠爱,更发明了“转瓶除渣”法,造就了我们今天得以享受到的清澈透明的香槟;不甜香槟的创造者Louise夫人亦是在丈夫去世后接管Pommery公司,奠定了现今香槟的主流风格……再细数下去,这个修士寡妇团的数量恐怕会更庞大,这的确是件令人惆怅的事情,一直被视为欢乐、喜庆、分享、浪漫又甜蜜的香槟,它的背后所隐藏的,竟然是那么多禁欲主义者的名字。
怪不得如今人们会从香槟里体验出这样多的释放情绪,原来正是当年的那些孤身者们,将自己所有的心、念、欲、情,都溶解在漫漫岁月里,溶解在与香槟的耳鬓斯磨里,又随着如今这一时一刻的瓶塞开启,喷薄而出。
食欲与情欲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两大动力,如此看来,香槟已经两者兼具。
工艺决定口味
香槟主要以白色的霞多丽Chardonnay与红色的黑皮诺Pinot Noir两种酿酒葡萄精心混合酿制调配而成,有些则会再多加入一种皮诺·莫尼耶Pinot Meunier葡萄;不过,也有少数酒厂会特别推出纯以单一品种,如单一的霞多丽或黑皮诺酿制的香槟。一般而言,霞多丽比例越高的,则风味越是清新爽口,带有香浓的果香与蜂蜜香;黑皮诺则为香槟注入严谨厚实的结构,口感倾向强劲醇郁。
香槟的气泡,主要发生在装瓶后的第二次发酵过程里。在这个阶段,酿酒者将糖和酵母添加入酒中,因此造成第二次发酵与二氧化碳的产生,这也就是气泡的由来。
品味好香槟
好香槟的气泡,一半在杯子里,另一半则跳动在你的舌尖上。
真的,别以为只有广告里那种一倒入杯子,气泡汹涌而出的酒才好。恰恰相反,通常那种情况所见到的,不是用了一瓶普通的气泡酒,就是用了强制发泡的“广告香槟杯”,要不就是加了小苏打。
真正好的香槟,那从杯底升腾起的气泡,是绵密的、细腻的、间隔均匀的,通常只是小小的几串,像珍珠一样,但却可以持久。甚至,哪怕几个钟头以后,杯子里已经再看不到任何涟漪,你依旧可以在舌尖上体会到那种细微的跳动。
一向以严谨态度出名的Bollinger酒庄,通过测量计算出,一瓶香槟中大概总共有5600万个的气泡,或许,在我们还未有意识的时候,就已经错过大半了。
品味香槟是一个过程。启瓶时,默默等待瞬间迸发的激动心情;斟酒时,从溢满气泡的瓶口,欣赏缓缓流出的金黄色,这时的酒杯中,慢慢升腾的气泡伴着微微散发出的香气;轻啜一口,那一瞬间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视觉、嗅觉和味觉上的享受,更有一种心理上的愉悦。
那些似与香槟无关的事
瓦格纳说,“香槟是让我得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动力”;莫奈在自己的画里画香槟,梦露据说每晚用香槟沐浴,甚至连杜鲁门都说,“只要有香槟相伴,死又有什么可怕。”
仿佛没有人不爱香槟,只不过对于文人或艺术家来说,它更似灵感缪司。
约翰·施特劳斯的《香槟波尔卡》,两分多钟的曲子,充满了开启香槟酒瓶的不同扑扑声,节奏跳跃的速度比心脏还快。
那些与香槟无关的事,常常比喝着香槟更能令我们接近某种香槟的“本质”。
红酒喝不完可以拿来炖小牛肉;白酒总可以用来蒸个蛤蜊、炒个虾;就算是草头,一大碗也绝费不了多少五粮液。但这香槟,怎么说呢,一不小心就从人间仙酿变成了鸡肋一样的一堆酸水,喝也不是,入菜也不是。
真的,开过的香槟是禁不起久放的,这才是真正令人心疼的奢侈。就像好年华也禁不起蹉跎。
下次再开香槟,一定要找个人和你分享。香槟,虽不是用眼泪酿造,但却可以带来些许真心的眼泪。无论是因为欢喜,还是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