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铅超标 保健品不可靠
2012-04-29宋颖
宋颖
作为保健食品的螺旋藻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而近期新闻报道,有些品牌螺旋藻铅含量超标。这让长期服用螺旋藻的人有些无所适从。为什么螺旋藻会含铅?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品还能不能吃?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螺旋藻。
螺旋藻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原始生物,又名蓝藻。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35亿年,是现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螺旋藻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低等植物,因此,它也是地球上最早的自养光合生物,被称为活化石,因其外形呈丝状螺旋体故称为螺旋藻。
研究表明,螺旋藻营养丰富全面,具有高蛋白、高营养、高吸收率的特点。其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藻多糖、不饱和脂肪酸、藻胆蛋白、β-胡箩卜素、超氧化歧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如螺旋藻干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72%,是牛羊肉的3~4倍,是猪肉的7倍。γ-亚麻酸含量高达11970mg/kg,γ-亚麻酸在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如促进细胞增殖、促进前列腺素分泌等。β-胡箩卜素含量170mg/100g,是胡萝卜的近10倍。螺旋藻可以提供人体均衡的营养,在预防医疗领域中可以起到抗疲劳、抗贫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辐射、抗癌、抗病毒等作用。
由于螺旋藻全面均衡的营养和极高的预防保健价值,很多的营养学家、医学家称其为“地球上的营养冠军”。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螺旋藻为“人类21世纪最佳保健品”。这也许是很多人青睐螺旋藻保健品的原因。
螺旋藻的这些营养和保健优势本应造福于人类健康,然而铅超标的现实却让人不寒而栗。
为什么螺旋藻内会含铅呢?原因在于蓝藻是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它的细胞壁是由多糖物质构成。绝大多数蓝藻的胞外多糖具有阴离子特性,对许多重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富集能力。胞外多糖的这种吸附作用可在藻细胞表面形成高浓度的重金属区,然后,会进一步转移到藻细胞内。铅是重金属的一种,它也会被螺旋藻胞外多糖所吸附。
因此,作为保健品原料的螺旋藻要严格控制养殖水质以及养殖周边的情况,以免污染。还要对螺旋藻的重金属累积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严禁不良水质培养的螺旋藻进入流通环节。
铅对人体的危害是慢性或累积性的。当人暴露于高浓度铅时,对神经系统、肾脏、骨髓造血机能、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及人体其他功能会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铅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食物、水、空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吃或少吃含铅食品,勤洗手,多通风。
螺旋藻铅超标,还要不要食用呢?
通过前述对螺旋藻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螺旋藻是一种营养丰富全面的食品,而且它也是我们国家卫生部发布的药食同源的食品。但目前螺旋藻市场上产品参差不齐,并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大家在选择这样的产品时要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不要盲目相信广告。螺旋藻只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长期服用对于亚健康、慢性疾病可能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亚健康和慢性疾病的产生更多的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造成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是最根本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只有食物多样可以达到营养互补,也可以避免单一食用一种食物而产生毒素富集的现象发生。俗话说,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搭配。人们有保健意识很重要,但我们的健康不能完全依赖于保健品,科学饮食才是更重要的。
那么,保持健康,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1.食物多样化。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天然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种类各不相同,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构成平衡膳食。
2.多吃新鲜的深色蔬菜水果。这样的蔬菜水果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还可以提供多种类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植物化学物质就可以起到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抑制肿瘤、抗感染、抗病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3.减少日常生活中食用油、盐的用量。食用油摄入过多会引起能量过剩,从而导致脂肪堆积,引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临床高血压的干预治疗证实,当食用盐摄入增加时,血压就会增加。因此食用油每天每人25g~30g,盐每天每人不超过6g(其中包括隐性盐的摄入,如咸菜等)。
4.食不过量,天天运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三餐分配比例,还要注意每餐之间至少间隔4个小时。规律、适宜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状况,可以提高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坚持天天锻炼,可以降低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5.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吸烟、饮酒会消耗身体中大量的营养素,长期过量饮酒等于慢性自杀。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拥有健康的一个条件。
6.合理选择饮料。很多人用饮料代替水,这样做是不对的。多数饮料含有一定的糖,大量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从而引发肥胖、痛风等慢性疾病。
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再多的保健品也是无济于事。不能做到坚持锻炼,就容易导致能量过剩,为慢性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保持健康要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