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玩出“泥人帮”
2012-04-29赵倡文
赵倡文
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妻,各自手里拿着一根旱烟斗,谈笑风生,乐乐呵呵。老汉的另一只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体贴地给老婆婆扇凉……
这幅反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场景,既不是老照片上的内容,也不是画纸上的东西,而是河南省沁阳市崇义镇小金陵村农民、人称“泥人郑”的郑成高用普通的胶泥捏出来的。
郑成高的泥塑情结,缘自他心灵手巧的母亲杨艳香。在农村,无论是婚丧嫁娶的红白事,还是逢年过节走亲戚,都要蒸各式各样的花馍,杨艳香就是农村蒸花馍的高手,一个小小的面团在她手里不大一会儿,就会变成花蝴蝶、小老虎等形象逼真的动物。街坊邻居谁家有事,都要请她去帮忙。郑成高儿时经常跟着母亲走东家、串西家,母亲在案板上捏面团,他就蹲在地上学着母亲玩泥巴。
郑成高初中毕业后没再上高中,但他没有像村里其他年轻人那样外出打工,而是在家一门心思钻研起捏泥巴来。父亲看他每天足不出户,照着书报上的图片用泥巴捏来捏去,无奈地叹口气说:“这孩子要玩物丧志呀!”街坊邻居都笑话郑成高捏的东西“四不像”,母亲心疼地说:“孩子,捏泥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妈妈可以告诉你一些经验,你也得好好学习才行呀!”
母亲的一句话,点醒了郑成高,于是,他一面向母亲学习,一面向同学借了一本美术书,认真学习起美术基本常识。
捏泥巴的核心问题是泥,泥土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泥塑的成败。一直以来困扰郑成高的问题,是他的泥塑作品一干就裂开了。母亲见了说:“我见人家扎纸人的在捏纸人的泥头时,都要在泥里搅上棉絮或纸浆,你不会也试试!”郑成高听取了母亲的建议,果然,他在泥里搅入棉絮后,泥土干裂的问题解决了。在母亲的帮助下,郑成高又相继解决了泥土的干、湿、软、硬等问题。
在实践中,郑成高深深地感到自己泥塑方面的知识匮乏,捏泥人的技艺难以有大的进步与突破。一天,他得知村里一位退伍军人有一本有关捏面人的书,便借过来如饥似渴地学习,掌握了不少相关的知识,如人像高低的比例是“站七、坐五、盘三半”,仕女像是“瓜子脸、蚂蚱眼、鼻如胆,樱桃小口一点点儿”等要领。郑成高的捏泥人技术有了提高。
真正使郑成高的泥塑水平得以升华的,是发生在2002年的一件事。这年6月份,郑成高骑摩托车与一辆汽车相撞,腿部骨折。在家养伤的一年多时间里,每天,他白天没事就陪母亲唠嗑,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和捏面团的经历,吃过晚饭就钻到屋子里对着泥巴发呆,有时一坐就到半夜。在全神贯注的凝思中,郑成高悟得了泥塑的要诀,在他手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应运而生。有人看了他捏的泥人后,赞不绝口。乡亲们看了也不停地夸奖。郑成高由村民眼里不求上进的年轻人,一下子成为村里的名人。每天傍晚,村里人便会三三两两来郑成高家参观他的作品。
这天,大家围坐下来,说起了过去的生活,有人提议让郑成高把过去的生活场景给捏出来,郑成高欣然应允。可是,真的动手捏时,郑成高为难了。捏什么、怎么捏,他心里没有谱,毕竟那个年代他没有亲历过。他又求助于老母亲,母亲便像给儿时的他讲故事一样,叙述着过去的故事。慢慢地,过去的生活场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郑成高的眼前,定格在他的脑海中。
从构思到捏出成品,郑成高用了十几天时间。当大家看到郑成高用泥巴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再现出来后,都说天津有个“泥人张”,咱们这儿有个“泥人郑”,“泥人郑”的水平一点也不比“泥人张”的水平差。就这样,“泥人郑”郑成高享誉乡里,他的作品不断被慕名而来的泥塑爱好者购买收藏。
现在,郑成高快乐地在家当农民。农闲时,他就乐此不疲地捏泥人,捏出的作品一部分自己收藏,一部分出售。有时,附近的寺庙里会请他制作泥塑像,他总能出色地完成工作。郑成高在进行泥塑创作的同时,还向木雕、水泥雕方向发展,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
题头照片:泥巴在郑成高的手里变成栩栩如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