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巷里的人间烟火
2012-04-29李婷胡纯
李婷 胡纯
不似北京胡同的青砖灰瓦,槐花遍地;也不似上海弄堂的玲珑雕花,一派婉约,在武汉喧闹的城市中心,隐匿着这样一些静谧的里巷,古朴、幽静,经历过盛世与繁华,也见证了落寞与衰落。3月的早春,老街上走走停停,总会在一个不经意的转角遇到惊喜。
钻进胜利街旁的同兴里,25座石库门建筑整齐的排列在两侧,红瓦的屋顶,假麻石的外墙,门楣下晒太阳的老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安宁,岁月早已将三十年代的莺歌燕语冲散在时间的叹息里;靠近车站路的三德里,曾经纸醉金迷,经过几十年生活沉淀,已成为最具汉味的市井社区,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只有向警予的故居留在这里,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大气恢弘的大陆坊,出自建筑大师庄俊先生之手,尽管华彩不再,但是鲜艳的大红色砖墙仍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在武汉,有太多这样大隐于市的老街老巷,每一条里分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有着不同的气味,值得细细寻觅。
最完整的里分——同兴里
繁华深处,守望街坊情
【小档案】
建成时间:1932年
简介:位于江岸区胜利街东侧,黄兴路与车站路之间。主巷道偏东西走向,东口通鄱阳街,西口出胜利街。全场230米,宽4米,水泥路面。门牌:1——31号,原是大买办刘子敬私人花园,1928年前后,由徐、胡、刘等十六家,在此建楼房25栋,形成居民区。里内均二层砖木楼房,排列整齐,居民稠密,巷道纵横狭窄,不通汽车。
建筑风格:中式石库门、外墙粉假麻石、红瓦屋顶。
早在1993年,同兴里就被定为武汉市二级优秀历史建筑保护项目。今年,它又被提名为“江城最美街景”,深藏不露、大隐于市,很容易就在黎黄陂路喧闹中,忽略这条宁静的里巷。
转个弯,踏进这条不足500米的巷子,外街的嘈杂一下被甩开。经过近百年岁月洗礼,同兴里保存极其完整,斑驳的红木门,别致的门牌,高高的天井……无不凸显出武汉人市井生活的味道。
前身私人花园群
在同兴里入口的第一座洋房上,黑底金字的大理石牌子介绍这里巷的来历。同兴里的前身,原本是清朝大买办李子敬的私人花园,1928年左右,生意大户徐、胡、刘等十六家在此建楼,便形成了这里的居民区——同兴里,意为“美好愿望”,由义品洋行设计,武昌协成土木建筑厂、永茂隆营造厂承建。建设共历时4年,1932年形成现有的规模。
解放之前,这里的主人无不是商界精英,白俄茶商的府邸、法国领事馆……5米多高的门楣,精致大气的雕花楼顶,充满异国风情的景观阳台都让人浮想联翩,谦卑的佣人搀扶着穿着金丝旗袍的太太从雕花楼梯上缓缓而下,马夫早已经赶好马车在大门外等待,这又是一个觥筹交错的夜晚。
紧邻着泰兴里,也是昔日法租界的所在,整整齐齐的两层砖木结构住宅,“一栋楼就住一户人家。”说起这里曾经的辉煌史,在这里住了快50年的秦女士啧啧称羡,上世纪60年代搬进来时,内部的装修在当时堪称奢华,“铺着木地板,纯红木家具,洗手间还有精致的圆弧形镜子,纯白浴缸,在当时可都是稀奇的东西。”
精致洋楼 汉味市井
不足500米的巷子,25栋洋楼,有着相同的外貌,内部设计却截然不同。唯一结构相似的两栋,同兴里7号和9号,听说是一对做棉纱生意的兄弟。
不过如今的同兴里,早已经和这些繁华无关。随意走进一栋楼房,年久失修,楼梯幽暗,墙面已经斑驳,横空胡乱牵扯的电线上,挂满了晾晒的衣服,在空中晃晃悠悠,摇摇欲坠
的让人忧心。天井里摆放着住户的杂物,住户已经无暇顾及,再也没有了车夫的吆喝和哒哒的马蹄声,偶尔骑自行车的市民从里巷穿过,叮叮的车铃在里巷间久久回荡。
在过道的“万国旗”下,老人们眯着眼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在这里,能听到的全是纯正武汉话,只要你讲普通话,巷子里的人可能还会多看你两眼。随便找其中一两个老街坊闲聊,他都能讲出一大摞的老底子的事来。
17号门牌下坐着一对老夫妻,已经年过八旬,每天习惯在里巷晒晒太阳,和邻里拉拉家常。婆婆姓陈,60年代就已经在这里,一住就是大半辈子。她回忆,解放后,原先住在这里的房屋主人,有的去了宝岛台湾,有的去了太平洋彼岸美国,政府回收了这里的房子,私房便成了公房。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陈婆婆对这条古巷的故事却是记忆犹新。最初,这里是机关的办公地或者职工宿舍,仍然是一家一户。没过多久,这里的每一栋楼里都被分成了豆腐块的小房间,两层的小洋楼顶上也搭出了第三层,赏景的小阳台变成了公共厨房。
里分的街坊情
“一栋楼,最多可以住20多户人家。”陈婆婆说,一栋楼只有一个厕所和厨房,所以里面的这些设施都是公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厨房,被隔成很多个小区域,每家一个小灶,每到下午做饭时间,厨房里就格外热闹。不仅如此,街坊之间还养成了相互关照的习惯,“谁家的被子忘了收,谁家烧水忘记了,大家都会帮忙提个醒。”诸如公用厕所的卫生,还有轮流值日的规矩,靠的就是邻里之间的那份默契。
陈婆婆回忆,60年代,那时候吃水困难,每天巷里的居民还会轮流排队取水。有时候碰上插队的情况,平日里相处得还不错的邻居也会因此脸红脖子粗。90年代,电扇还没有普及,夏天的傍晚,同兴里还会摆起长长的竹床阵乘凉,老人闲坐、小孩子在一旁玩耍,躲猫猫,仿佛是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一晃之间,陈婆婆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看着同在一栋楼住的秦女士出生、结婚、生子,“原先是一个小黄毛丫头,现在都当年轻外婆了,从这栋房子里,走出了好几代人了。”陈婆婆感慨,现在老人的孩子们买了新房子,接老两口过去住,可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巷的一切,不愿离开。陈婆婆说,最难舍的是这里的街坊情,这里每一块斑驳的石砖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有值得回味的故事。
最原始的里分——三德里
烟花之地,变身市井
【小档案】
建成时间:1917年
简介:位于江岸区中山大道中段北侧,海寿街西侧,东通海寿街,南出中山大道,西通友益街,主巷南北走向。长135米,宽6米,水泥路面,不通汽车。门牌1-76号。里内均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式样相近,巷道纵横。
建筑风格:砖木瓦料建造,内墙多为木柱架嵌五寸砖墙,或板壁及板条墙,属普通里分住宅。
走进三德里,老巷的独特气息便扑面而来,76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构成了里分的主体,纵横交错的巷道串起了这里的世事百态。这里不再有法租界时期的影子,夜夜笙歌早就过去,灯红酒绿已成往昔。
据说,它是武汉最早的里分,清末民初之时,由浙江财团三兄弟合资兴建,并在这儿开设三德堂商号,因此命名为三德里。三德里东通海寿街,南临中山大道,西达友益街,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它在这城市的中心成为了故事的发源地。在车水马龙的中山大道旁,与它一墙之隔的三德里俨然和这里的繁华无关,绿瓦白墙,拱门牌坊。
比上海历史早
其实,叫“三德里”的里弄,上海还有一个,位于上海宝山路的三德里建于1917 年,这里因诞生《新青年》、商务印书馆等而出名,可惜毁于日寇1937 年大轰炸,消失至今已有70 多年了。而武汉的三德里比上海的三德里历史要早,且至今保持较完整里弄格局。
位于汉口车站街的三德里民居,建于1901 年,是汉口最早的里弄建筑,到现在109 岁了。解放前,三德里居住的都是有钱人家,王太婆15 岁时搬入三德里,目睹了这里70 多年的变迁。她说早时这里住的大多是达官贵人,进出坐的是黄包车,女人们回家后就很少露面,以至当时她在三德里没认识多少人。上世纪40 年代末,很多人去了国外和台湾,十年前,还有一位曾经在三德里住过的老人带着家人专门从美国回来看老房子。
曾经的高档住宅区
毗邻汉口最繁华的中山大道,曾划入法国租界,三德里在解放之前,属于当时的高档住宅区,盛极一时。穿过岁月的蒙尘,我们仿佛依稀可见,那些趾高气扬的洋人,长袍马褂的买办,莺啼燕啭的女子,是如何穿越在这灯红酒绿的街道,演绎那么多注定要被历史长河淹没的故事。
有资料显示,解放前,三德里一带交通便利,影剧院、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众多,这里住的一般都是商户买办等达官显贵,以及帮会头目,比如人称“四大青山”的杨青山等四个流氓头子,还有一些声名鹊起的交际花等。
时光飞转,曾经有过的繁华和传奇都已经灰飞烟灭了,但仍有些名字经得起时光流逝,依旧可以百世流芳。向警予,当时她化名夏易氏,1927年她主动请缨到武汉,在时局非常紧张的时刻担任了省委机关报《大江报》主笔,租住在三德里27 号楼上,这里是共产党重要秘密联络处,又是报纸的编辑室。由于叛徒出卖,1928 年3 月22 日清晨,向警予在居住处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同年5月1号,在余记里的一处空坪,向警予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如今的三德里,家家遍植盆花,户户生绿吐红,古旧的巷子也因为有了这些鲜活的植物而充满活力。在这里,街坊相互说着问候,邻里之间拉着家常,里分的各个角落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最贵族的里分——大陆坊
公寓式里分 曾引领“新生活”
【小档案】
建成时间:1934年
简介:位于汉口扬子街与南京路之间,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912号,系私人银行“大陆银行”所建,是名大陆坊。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庄俊设计;李丽记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数3层(转角4层);朝扬子街口转角处为原银行营业处,另两面为3层,一层为商店,二、三层有阳台为住宅。
建筑风格:公寓式里分,民国时高档住宅区,一片欧式建筑,透出一股旧时贵族气息。最初,这里的住户多为银行高层职员、军官、生意人、医生等。1938年武汉沦陷后,曾经住过日本宪兵队。上世纪80年代,大陆坊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加盖了一层,住户也急剧增加,部分墙面开始破损,木质楼梯的油漆逐渐剥落。
去年,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上,大陆坊又作为唯一一幢民居建筑,被列入武汉地标建筑候选名单上。它在建筑上的造诣,业内人士都称赞不已。但在坊间,它却常常被淹没在数以千计的老巷中,栖身于繁华的商业街区,高楼林立,容易被埋没。但却也给了它天然的优势,街外的喧闹仿佛与它隔绝,这里的幽静出乎我们的意料。
大师作品 名噪一时
中山大道转入南京路口,会看到已经斑驳腐旧的“大陆坊”三个红字。走进巷子里,一排红砖清水墙建筑夺人眼球,房屋排列凹凸有致,整齐有序。深拱形的门栋,又高又窄的窗框和厚实的木质百叶窗都透露着一股厚重感。墙下的角落,红色的门楼,已经斑驳破损,仿佛印刻着岁月的痕迹。
小巷不足百米,设计得非常巧妙,足够一辆小车通过,居民的采光通风可以得到保障。走到巷子口,设计师特意设计了一个很急的转角,不但阻隔了外面路人的视线还能隔音,也避免外面人车借道通行。在没有门卫、铁门把守的情况下,将整个大陆坊自然地与外界隔离开来。
深感有趣,查阅资料才知,设计师是中国建筑大师庄俊先生,大陆坊与大陆银行,以及200米外之处的金城里与金城银行,都是他设计的。庄俊,出身清华,留学美国,凭借着上海金城银行大楼以及在汉口的这几幢建筑而声誉大增,名噪一时。其中,在武汉的这几幢建筑也成为他极为代表性的作品。
大陆坊初建成时,用途是作为大陆银行以及其员工住宅区。据“金城里与大陆坊”专业研究报告称:大陆坊沿街部分原为三层,“底层石材贴面,二层以上墙面为红砖清水墙,窗间壁柱粉白色,红白相间。”而背街部分原为两层,以楼梯间作为立面设计重点。弧面造型,八边形窗户,外凸的梯形立面,中间凹成入口处。相同的立面单元随主巷的倾斜而呈锯齿状布置,极具序列感。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住房紧张,才各在原基础上加盖一层。
仅存的公寓式里分
那时,大陆坊和金城里作为银行职员的高级住宅,其布置完全采用了西式住宅样式,强调空间的功能性,餐厅开始独立于客厅设置,并出现了新型的生活空间,如卧室内的卫生间、浴室等。客厅和餐厅等户内公共空间,避免了卧室间相互穿套的情况,也使厅与卧室之间明确得分离开。在当时的武汉,西式的生活方式作为“新生活”的重要参考标准,逐渐受到城市中产阶级的追捧,并成为社会身份的象征。
对于大陆坊的建筑风格,有业内人士点评为,“典型的古典复兴式建筑,三段式立面处理手法,临街部分处理大气,背街则以主巷型交通方式结构,形成独有的空间。”据说,用如此简单的布局方式让公寓与商铺分开,使得主巷与道路相连,内部又独享一份安宁,这类公寓式里分的结构形式,在武汉后期的里分中也得以沿用,比如江汉村、洞庭村等。
但遗憾的是,由于战争的爆发,公寓式里分并未在汉口得以发展,使得金城里和大陆坊成为汉口仅存的两处案例。如今的金城里因其独特的城市区位条件和建筑群体关系而被改造为武汉美术馆,这也是国内第一处将近代居住类建筑改造为市级美术馆的案例。而大陆坊,则成为目前唯一仅存的公寓式里分。
时尚新潮 有史可稽
近在咫尺的佳丽广场、江汉路步行街,走出大陆坊,这块区域可以称得上是汉口最中心繁华的地方。而早在上世纪30年代,这里就是引领时尚、潮流的发源地。
现在扬子街路口转角处,顶部带有钟表的婚纱楼就是大陆银行原营业处。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陆银行在汉口设立以来,这里作为银行及其住宅区,住的大多为银行高层、军官、生意人以及医生,属于当时的高档住宅区。作为“新生活”的引领者,这里过的是让老百姓艳羡的“西方生活”,住着公寓式的建筑,对街望去就是金城银行,站在窗边就可以看到街景,还有街心公园,那时候的前沿习气,多少为现在的繁华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