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应对新课改
2012-04-29王凤举
王凤举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学是学好生物的关键,疑问是学生积极思考和求知的潜在动力,创新离不开探究,应开展趣味性教学。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自学创新趣味性教学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学科不被重视。
由于生物学科在初中不参加升学考试,因此很多初中学校对生物教学不太重视,尤其是农村中学基本上不开课。即使到了高中,高一的学生也不太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生物是一门副科;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生物是理科中最好学的一门学科,在学习中就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其他几科。这样,很多的学生在平时考试中就考不好,造成生物知识基础打不牢,导致在高考中得不到高分。
(二)过分强调课堂气氛。
在当今课堂教学中,评价一节课上得好与坏,课堂气氛是否融洽是关键。但是,在追求课堂效果的同时,“度”的把握是很难的,一旦把握不好,不仅课堂效果达不到,反而会使得课堂纪律显得有点差。
(三)教学缺乏多元化。
1.教材难易不易把握。在课前准备上,老师围绕这一节课准备了很多内容,但一节课下来,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的取舍患得患失;总感觉有一些重要内容没有讲到,而一些不必要内容讲得过多。
2.时间安排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有一些现象存在,现在的学生很少预习新课知识,课后也不及时巩固;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缺乏信心,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总想多占多讲,尽可能地给学生多讲一些知识,以弥补学生自学能力的不足。
3.教法不合理。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只留下很少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甚至有的老师满堂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我们学校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多媒体教室很少,平时很少利用多媒体教学,造成教学缺乏新意,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自学、创新、探究和趣味性教学
(一)自学是学好生物的关键。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做到课前预习新课,课上认真听课和思考,课下及时复习并加以巩固。
(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学生积极思考和求知的潜在动力,从疑到问是学生认真思考、综合分析、推理,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在上必修①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探索历程的实验时,用一个塑料瓶注入大半瓶水,然后在瓶内放入几片新鲜的绿叶,放在有光的环境中让学生观察瓶内的现象。让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叶片会浮在水中而没有沉入瓶底?气泡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紧扣教学主题,通过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知识的创新离不开探究。
学生通过探究不仅获取了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时,为了探究生物的性状分离比,让学生模拟实验,并通过分析、讨论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果较好。
(四)趣味性教学。
我从事教学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深刻地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可以说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兴趣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1.新课的引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引言应该仔细揣摩,力求通过引言使学生快速直达主题,进入求知的学习状态。
2.教材不同,教法也不同。巧妙的教法能够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例如,学习遗传病遗传规律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个时期的变化情况,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在学习细胞呼吸时,一摩尔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释放出2870千焦的能量,其中有1161千焦的能量形成ATP,记忆时可以把2870记为“二爸七十”,1161记为“爷爷六十一”,即采用“谐音”的方法来记一些数字。
3.多媒体给学生新颖、生动的感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课件,让学生耳目一新,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在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时,传统的教学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展现细胞的分裂情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细胞的分裂过程,直观且生动。用多媒体展示板书,知识结构紧密,板书清晰,设计合理,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生物教学必须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地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红.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1).
[2]陈淑玲.中学生物教学实施自主学习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6(7).
[3]何昭红.温馨的春风快乐的你我[J].求学,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