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两大媒体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

2012-04-29武瑾,武妍

今传媒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会舆论真实性

武瑾,武妍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民邮电报和央视对于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两方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探析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并且提出新闻对于大众的信息判断力和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需要加强。

关键词:新闻三要素;真实性;社会舆论;媒介定位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030-02

2011年11月9日,央视12点《新闻30分》报道发改委正在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接入市场的垄断行为展开调查,如调查属实,两家大型国企或面临数十亿的罚款。对于电信和联通是否涉嫌价格垄断,各界众说纷纭,很快影响波及到电信和联通的股市分别下跌。2011年11月11日,《人民邮电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的文章驳斥央视的报道,准备为电信和联通鸣不平。在这则文章中,分别提出关于垄断的基本概念、垄断事实、全球行情和新闻素养等问题全面驳斥央视,指责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日后,央视官方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就电信联通垄断调查事件制作了专题报道,并专访了电信政策专家,随后提出了有关证据,证实电信联通垄断事实确凿,人民邮电报对此消息没有作任何回复,发改委对电信联通垄断事实成立后并未做出惩处的相关报道。

通过对这则新闻的连续关注后,笔者认为,这场看似震撼的报道可以被认为是隔山喊话,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在发改委并未做出任何关于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的证实下,根据垄断法第44条,反垄断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调查核实后,认为构成垄断行为的,应依法做出处理决定,并可以向社会公布。然而,央视抢先在中午时段的《新闻30分》播出此段,并以推测的语气播出报道,引起广泛争议。

一、新闻报道三要素的解读

(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在众多的媒体中,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是首当其冲的,新闻真实性是指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要经得起核对。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它要求新闻事实和客观事实相符合,即对某一时间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和阐述,不应该以媒体的主观角度去评论事情的发展方向。对于央视的《新闻30分》的报道中,确实存在运用“可能”、“如果”这样的字眼,这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央视的《新闻30分》报道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随后《人民邮电报》在头版发表文章,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为题对央视提出质疑,两家媒体的隔山对话成为当时的媒体热点,同时也把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事件推向高潮。在笔者看来,《人民邮电报》在文章中并未对价格垄断事件做出事实推论和证据,只是一味的针对央视提出质疑,对于事件的进展没有提及。这则新闻报道本身没有按照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进行报道是欠缺考虑的,其应遵循事实本来面目进行报道,这同时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和事件;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它有三大基本特征:注重事实,尽量真实地呈现事实与摹写现实;事实和观点分开;忌讳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观点充作基本事实误导受众,避免记者的主观倾向[1]。然而在《人民邮电报》上,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则火药味十足的激情报道。文章以四则反问来质疑央视的做法,提出央视对于此事件的基本概念没有厘清,垄断事实不了解,基本行情没吃透,甚至是媒体素养等问题来抨击对方。让人惋惜的是《人民邮电报》并没有继续跟进事情进展进行报道,而是充当电信联通的“代言人”,一旦媒体如此定位,可想媒体的未来何在?

(三)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新闻报道的要求是及时、准确、客观的对新闻进行报道。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工作者一定要寻找好新闻真实和新闻及时这个平衡点。尽量要做到不偏不倚,尊重事实真相,杜绝“新闻热点”哗众取宠,影响受众对于信息的判断力和认知力。央视《新闻30分》在没有得到发改委的调查结论未出的情况下,就公布此事件稍欠妥当。即使最后结论和报道内容一致,也需要在得出企业垄断的正式结论下来后,对事件进行符合实际的,合法合规的报道,这样任何媒体和企业都会心服口服,政府才有公信力,公众才会更加信任传统媒体,进而扩大舆论引导能力。

二、媒体在公共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1.大众传播媒介是信息的发布者,是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应当积极发挥其信息告知的功能。

在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对相关方面的信息处于“饥渴”状态,急需了解周围环境状况的变化,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大众媒介能够及时发布事件的相关信息。而大众媒介由于追求第一时间“失语”,往往会造成公众对媒介后续报道存有质疑,降低媒体报道应有的公信力和传播效果。央视在没有得出企业垄的结论之前,追求“第一时间”发布了这样一则影响极为重大的报道,使用了“如果”这样的字眼,使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央视本身作为我国主流电视媒体,其公信力可想而知,这样没有证据,且缺乏事实根据地对没有确凿结果的新闻事件公开报道,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公众而且对于此次事件所牵涉到的两家企业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此所带来的社会负面舆论将会接踵而至,倘若发改委证实两家企业并无割据垄断现象,且不说之前造成的社会影响,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政府喉舌的公信力何在?大众传播媒介在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决定了在公共事件发生后,一定要发出自己作为主流媒体的声音。《人民邮电报》刊登的《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一文以自己充分的论据摆出观点来驳斥央视发布这则报道的内容,并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证实两家企业并非割据垄断。作为旗鼓相当的主流媒体,具有同样巨大的公信力的央视,对一个并没有调查清楚的新闻事实进行猜测与不同的判断,使人对新闻事实感到费解。

2.大众传播媒介是重要的舆论环境营造者,应当积极发挥其舆论环境塑造的社会功能。

环境塑造的效果在于舆论引导,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现代社会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舆论组织,必须在公共事件应对中担当舆论引导者的重要角色。美国学者费姆·邦茨说:“一个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来建立起的信誉。”《人民邮电报》在央视官方网站专题报道中引述专家论证后,并未作出任何回应,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看似垄断事实得到了肯定,社会舆论也开始倾向于央视的报道,但谁都知道,这是要靠合法合规的实体程序的监督来检测的,究竟是否垄断,则是在严格的审查之后依据相关法律政策来判定。在央视专题报道之后,《人民邮电报》对之前刊登的驳斥央视的文章并无作出客观准确的解释,损伤了自身可信度,也将近年来媒体为追求时效性不惜制造假新闻吸引公众眼球等公信力下降等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3.大众媒介是重要的社会协调者,因此应当积极发挥其社会协调和控制的功能。

媒体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通过对公共事件的信息进行传播报道,对于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正是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发表诉求的渠道和出口。但央视与《人民邮电报》打的这场“神仙战”不仅不能帮助公众发表诉求,提出意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大众媒介应是事件的反思者,无论是央视还是《人民邮电报》都应该给予公众明确客观的答复,使其对社会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协调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大众传播媒介应对公共事件的策略

(一)严格遵循新闻报道的三原则

新闻报道具有“客观、真实、公正”三个基本原则。客观是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媒体报道事件的角度问题,如若有所偏向,替某组织某部门说好话,那么它就不再是人民的媒体而是某组织部门的宣传工具。真实的新闻报道是权威的,是能站得住脚经得起检验的,政府和老百姓需要媒体用最准确的报道还原事实真相,不让小道消息甚嚣尘上,更不能为追求时效性而制造新闻“噱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媒体应不偏不倚依照客观事实作出论断。

(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任何时候,如若公众对某个事件或新闻报道提出质疑,都应委派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出面代表媒体或代表政府给公众作出针对本事件的澄清或解释,让公众了解事件的真正始末,澄清谣言,化解危机。

(三)建立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队伍

只有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才能够使新闻报道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社会职能。因此建立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队伍迫在眉睫。

四结 语

针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在发改委证实此事实确凿后逐渐冷却,然而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重新成为了媒体讨论的话题,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是重要的舆论环境营造者,应当积极发挥其舆论环境塑造的社会功能。这不仅仅对新闻报道,更是对整个大众媒介的整合与协调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谢耘耕,曹慎慎,王婷.突发事件报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 杨魁,刘晓程.政府·媒体·公众: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应急机制研究——以2008年“5·12”大地震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http://tech.ifeng.com/telecom/special/fanlongduan/content1/detail_2011_11/11/10586028_1.shtml.

[4] http://media.ifeng.com/school/zyz/xgbd/200910/1029_8519_1410609.shtml.

猜你喜欢

社会舆论真实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广告的真实性
试析网络时代下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论社会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抗战初期国内社会舆论与中韩联合抗日动员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