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桃柳争春瓷器

2012-04-29张建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2年5期
关键词:黄鸟器物柳树

张建华

在我国南北各地的古玩市场上,经常能见到一种在白釉地上用红绿黄白黑等各色彩料绘出桃花、翠柳和黄鸟图案的瓷器,这就是民国时期流行的所谓“桃柳争春”瓷器,或称之为“柳树黄莺”、“绿树黄莺”瓷器。在民国时期的各类瓷器中,如果说“居仁堂制”、“静远堂制”等款的瓷器代表民国时期名贵的宫廷瓷,珠山八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等绘瓷名家的新粉彩瓷代表当时最具艺术风韵的观赏瓷,那么桃柳争春瓷器则属当时寻常百姓广泛使用的民间生活瓷。

桃柳争春瓷器的制作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存世数量尚大,品种也很多。大件的有双耳大瓶(掸瓶、嫁妆瓶)、将军罐、冬瓜罐、帽筒、花觚等,大都用于陈设;中小件的有大小各种茶壶、撇口折肩铺首耳瓶、撇口溜肩鼓腹瓶、糖缸、盖杯、盖碗、小碗、咖啡(奶)杯、盘、渣斗、粉桩(节盒)、油盒(扣盒)、肥皂盒、小罐、水仙盆等,多为生活日用瓷。无论大件还是小件,存世多成双成对,如成对的大瓶、帽筒、盖缸、粉桩、盖碗等,实用与观赏并重。为避免单调,成对的器物造型虽两两相同,图案也均由桃花、柳树、黄鸟组成,但图案的布局则稍有变化。如果其中一件绘翠柳的枝叶于画面左侧,桃花在右侧,另一件桃柳的位置则与之相反:同时黄鸟的方位和朝向也作相应的调整。构图上的变化,使得这类瓷器在陈设时图案左右对称,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在图案的绘制上,这类瓷器有比较固定的格式。通常是在器物的主要部位绘桃树和柳树各一株,桃树的主干较细,而柳树相对粗大,二者作相交状。桃树主枝上大都绘三朵盛开的桃花,通常两朵粉红,一朵色白,也有绘一红一白两朵的。花很少有俯仰倚侧的变化,大都呈正视形,中间是花蕊,其外环列一到两轮花瓣。一般较小的器物花瓣为一轮,五个花瓣,看上去类似梅花。较大的器物常常绘两轮花瓣。粉红色的花,花瓣的根部颜色较浓,而上半部较淡;也有瓣尖色浓而根部浅淡的。每一朵花之外,都衬托数片绿叶,叶尖大多向上,似朝天的小刀。在桃树的细枝上,绘有几个花蕾,亦衬托几片绿叶,有时也見绽开的花朵,但个头要比主枝上的小一些。花蕾也有粉红和白色两种。叶片大都狭长而端尖,类似豆荚,外形和叶脉用黑色细线勾出,再染以绿色。柳树不仅主干画得相对粗大,而且颜色略重,多呈黑色或蓝灰色,有别于棕色的桃树树干。树干上往往绘出几个树瘤,以显其粗糙的纹理。细的柳条柳叶用若干黑色的细短弧线或直线,并涂染数笔绿色表现,显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在树冠顶部,露出些许黑褐色柳枝,绿色的枝条便有下垂之感。有的柳枝微微飘向一侧,显出柳枝柔软春风吹拂之意。

桃柳之外,绘一到两只黄色的鸟雀。鸟身大部呈淡黄色,翅和尾的末端为黑色,喙为珊瑚红色,从这些特征看,很像是一种鸣声悦耳的食虫益鸟黄鹂,即黄莺。绘一只的通常立在柳树上,与桃花相对。两只的其中一只在柳树上,多作昂首鸣叫状,另一只在空中飞舞,二者相互呼应;或两只黄鸟分别绘在桃柳两树的枝干上,姿态各不相同;也有两只黄鸟都画在柳树上的。整个画面看上去,颇有“黄鹂鸣翠柳”之诗意。为了突出桃花和黄鸟,在构图上不拘泥于比例,往往将其画得较大,显得很醒目。在桃柳之间,有时点缀一两个小小的彩蝶。主要画面之外的大片空白处,也大都点缀这样的彩蝶,视器大小,彩蝶的数量不一,有三只呈品字布局作上下翻飞状,也有仅绘一只的。在施彩上,无论粉红或白色的花瓣还是花蕾,彩料都比较厚,尤其是白色,用手抚摩,有明显的凸起之感。而树的绿色和鸟的黄色则不明显。

有盖的器物,盖上也绘有图案。像盖碗、盖杯、茶壶、糖缸之类,主要图案绘在器身腹外,盖上绘辅助图案。至于粉桩、油盒、肥皂盒之类,器腹面积较小,盖面是人们的主要视点所在,主要图案便绘在盖面上,有树有花有鸟,其他部位则绘辅助图案。辅助图案有时将黄鸟省略不画,有时黄鸟和柳树均省。以四层的粉桩为例,由于其每一层垂直的外壁面积都比较小,不宜安排较多的内容,因而只绘出向两侧伸展的桃花花枝,而无柳树和黄鸟;肥皂盒的盒身侧面也往往如此。至于扁矮的油盒,侧面面积更小,往往仅点缀三个小小的彩蝶而已。

这类瓷器的图案,绝大多数是手工绘制的,但有的图案是用瓷用花纸贴出来的,人称“贴花瓷器”。在放大镜下观察,很容易看出这种图案中的枝干、花鸟都是由密集的小点构成。瓷用花纸的采用,增强了产品图案一致性,缩短了制作工时,节省了绘瓷成本,但图案品种变化少,看上去也不如手绘的那么自然生动。

有的器物除有图案之外,还题有词语或诗句,如“桃柳争春”、“春风桃柳”、“桃红含宿雨,绿柳带朝烟”。在图案之外,或书有商铺字号,如笔者所见的一件渣斗上,图案的另一面有墨书“天津德聚永出品”行书款,自右至左单行横书。另一件糖缸上,在图案和“春风桃柳”题字之间,有墨书“济南恒兴顺出品”楷书款,“济南”二字在上,自右至左横书,“品”在下,作双行竖书。天津、济南皆大都市,但没有瓷窑,看来这类瓷器是商铺以自身的名义在外地瓷厂定做的。晚清以来,浅绛彩及部分粉彩瓷器,无论是画山水,还是画人物或花卉,很多都落有作者的名款和干支年款,颇有文人瓷的气息,也便于产地和绝对年代的确定。这种桃柳争春瓷器也有落绘瓷人名款和干支款的,通常是形体较大的一类。如一件兽耳瓶画面的另一侧,题有“桃红柳绿燕子忙句丁卯之冬月仿六如之法李福兴作”字样,“丁卯”是1927年。底款落瓷业公司的在这类瓷器上比较罕见,有底款的多为红彩印章人名款。曾见一胎釉俱佳画工也好的盖杯,底有“罗惠昌造”红彩印章款。另见“喻丰厚造”红彩底款,器形有大瓶、糖缸等,胎白釉润,似南方产品,其中大瓶题字可见“辛酉”字样,可知为1921年产品。北方窑的产品大多数没有款,器底为白釉底。

综观这种瓷器的制作,胎质粗细不一,胎体厚薄也有不同。白釉有的较白且润,有的略微泛黄;在成型方面,同样一种器形,譬如瓶或糖缸,有采用手拉坯工艺的,这从器内一圈圈旋纹并且器底略厚的特点就可看出。但也有的瓶或糖缸两侧白器口向下直至器足,可见相对的凸棱——模具的接缝痕,可知是用模具“印坯成型”或“灌浆成型”的;在色料的运用上,同样表现一种颜色在呈色效果上也不完全相同,如有的柳树所用的绿色颜色较浓,有的则淡而偏黄,出现这些差别的原因,往往和不同的烧制地区所用的色料成分不同有关。

一直以来,玩瓷的人对民国瓷向来更偏爱绘有人物或山水图案的,因为这类图案往往表现出更高的绘画技巧。桃柳争春的瓷器因属民间生活瓷,存世量既大,图案又多出无名工匠之手,构图上也有固定的模式,缺少变化,所以不怎么被重视,市场价往往较低。近年来,陶瓷仿古造假成风,不仅仿六朝青瓷、唐三彩、宋代名窑以及元青花、明清官窑等,而且这种桃柳争春的普通民国瓷居然也成了仿制的对象,出现了不少新作,并流入到古玩市场上,其中以大瓶小瓶居多,也有盖罐、笔筒之类。然而看惯了民国时期的瓷器,再看这些新作,就会发现新作尽管胎质还说得过去,釉面也较匀净,然而桃柳的颜色看上去却不那么舒服,不够地道。柳树的绿色或偏灰暗。尤其是黄鸟,黄色往往偏深,黑色部分显得过多,姿态尤嫌呆板,看上去不自然,大都没有民国瓷上的黄鸟那么活灵活现。虽然现在搞仿古瓷的人不乏高手,仿出的精美之品也不在少数,市场价也不低,但桃柳争春之类仿瓷使用的色料在发色的鲜艳上明显不如民国瓷,绘画技法也比民国时期的无名工匠逊色不少。当然也有一些出自技术水平很一般的作坊的低档仿古瓷。这类低档仿古瓷的大量生产,实在是我国当今制瓷业的悲哀。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民国时期的老瓷与近年的新仿瓷相比,通常还是老瓷画得好。近十多年来,这类民国桃柳争春瓷器的价格也在逐渐走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百多元人民币在古玩市场上就能买到一对大瓶,而今价格比那时已翻了十倍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常见的民国瓷中做工较佳且保存完好的器物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少见了,对于其中画工较精、或带有商铺字号或人名款识、或题有诗词语句且书法较好的器物,还是值得关注的。

猜你喜欢

黄鸟器物柳树
天上掉下一只小黄鸟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黄鸟
创意数字“2”
黄鸟喈喈为谁鸣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