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低效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2-04-29祁永喜
祁永喜
摘要: 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低效性的原因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低效性原因分析对策
一
在新课改活动的开展下,作为传统学科的物理教学,应该思考着如何在理念和操作层面上来迎接这一挑战。高中物理课堂常常给人以沉闷的印象,教师和学生互动少,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出现这种物理教学低效性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1)缺乏对高一学生的正确引导。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接受能力、思维特点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初中物理常常与生活中现象紧密相连,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形象思维。高中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太紧密。解决物理问题时不仅要建立物理模型,还要将问题抽象为质点。在高中物理阶段,过多地运用到了抽象思维、动态思维,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想象能力。教师要做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工作,针对高一新生特点,制订过渡教学计划,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
(2)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常常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掌控着课堂内容、进度,甚至是学生的思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潜力并没有被挖掘出来。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教学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语言单一,只注重知识教学,很少考虑学生反应。
(3)教师不善于课后思考。
大多数教师喜欢把重点放在备课上,缺乏课后反思环节。尤其是进入职业倦怠期的教师,对工作缺乏激情,很少进行反思。教师对上课时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思考,才能及时对自己教学方法、理念进行修正,才能够不断地前进。
2.学生方面
学生从心理上排斥物理,认为物理太难学了,对于稍难一点的题目不愿尝试去解决问题,为自己不会找借口;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能紧跟老师的步调,课后不能及时进行复习。学生不重理解,不重基础,不重物理场景的构想,割裂实验与知识点的联系。时间长了,学生物理成绩越来越差,对物理学习也提不起劲了。
二
要改变物理教学低效性这种状况,必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需要从理念和实践上来进行教书育人。学生需要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来改变这种状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1.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使课堂不再是“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一言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来,控制权不仅仅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讨论、思考的氛围,指导帮助学生独立主动地获取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场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教师这个职业也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方法、问题的引入和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环节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师不仅可以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和小组协作等传统教学手段,还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与物理教学进行整合。特别是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现象和过程而进行生动的模拟的时候,多媒体教学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将传统和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也不能盲目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对教学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这也同时对教师的科学素养和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做好正确引导,让学生树立好学好物理的信心,及时纠正学生对物理的错误观念。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进入课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及时让教师了解自己的疑惑所在,课后加强书本知识的复习和基础题型的巩固。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着重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构建物理场景的能力、实验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结性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正逆向思维的能力。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改变低效性教学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关系,学生才敢于暴露自己的疑惑和理解上的误区。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情况,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观念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在教学实践中要多思考,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修正。教师不断地学习,才是前进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春贵.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探究教学策略浅析[J].数理化学习初中教师版,2011(2).
[2]施锦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J].考试教研版,2011(8).
[3]林艳钦.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2).
[4]张超群.浅谈高一物理教学[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报,2004(2).
[5]孙成山.浅谈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回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