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信心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2012-04-29曾宇翔
曾宇翔
摘要: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成熟的自我意识、自我肯定,即不自信所引起的。本文总结引起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认为通过自我意识培养、鼓励自我表现、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和打造社会实践平台等途径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们的自信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大学生自信心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追求成功和个性的张扬与现实的残酷无情的矛盾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同样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由于各种自我认识和态度的差异,大学生们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及未来发展的自信度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大学生最为亲密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过程中发现,同学们由于各种原因,自信心方面差别很大,许多存在心理障碍的同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一个充满自信,冷静对待困难和乐观面对未来的人,通常积极乐观,身心健康,不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问题。分析学生自信心方面的问题,相应提出自信心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尽快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树立自信心,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和原因
具体而言,大学生们自信心不足的产生与以下心态相关。
一是心存不甘,不勇敢面对现实。这重点表现在新生身上,历经寒窗苦读,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理想总是很美好的,有较高的期盼也很正常,但是现实与理想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对比,对于很多高考失意,本来有可能考取更好高校的同学来说,总会觉得失落,觉得理想中的象牙塔不是这样的,从而产生失落情绪,自我否定,自卑感油然而生,自我意识缺失,进而对前途感到迷茫和黯淡,对人生和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心理负担加重,各种心理问题应运而生。近两年来,这类学生为数不少,及时发现,进行心理舒缓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缺乏交往技巧,人际关系紧张。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宿舍氛围,容易形成快乐一起分享,痛苦一起分担的相互帮助的气氛,人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容易产生自我重要的感觉。然而,许多同学来到学校,与老师、同学及舍友的关系处理不当,不融洽,产生被大家孤立和抛弃的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总想着跟自己有共同背景的人交往,如跟老乡交往,不愿意主动融入其他集体,自我封闭,信心不足。
三是不敢尝试,消极谦让。许多同学生性被动和内敛,对很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消极谦让,总是把机会让给别人,貌似清高,其实这一次次的放弃,无形中磨灭了他们的自信,没有尝试,就不会取得成绩和获得成功,就不会有自我的肯定,总觉得别人行,自己不行,自信难以树立。
四是不懂得规划,缺乏目标的指引,学习生活动力不足。目标是方向,是希望,更是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目标,没有阶段性的目标,自己该往哪去,总体方向都把握不住,就必然会消极怠慢,得过且过,不会有达到目标的喜悦,也不会有取得进步的兴奋。
二、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根据以上的表现,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高校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大学生成熟的自我意识。个体能否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是衡量其自我意识成熟与否的基本标准。对有些自我评价太低及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意识存在严重偏差的同学,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劣势,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平台,关注他们的表现,一旦有值得肯定的表现就给予中肯的赞赏,增强他们对自身优势的认同,不断增强自信。
其次,鼓励积极表现自我,自觉行动,从行动中获得自信。积极的心态,自觉的行动,是个体获得成绩的前提,没有成功的喜悦就不可能获得对自我的肯定,自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点滴的成功和成绩所促成的,对于那些不爱表现、安静低调的同学,可以指导他们采取例如做一件自己可以做成的小事、热情帮助别人,以及在每门课程上要求自己主动回答问题一次等行动,不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增强自我重要的感觉,进而获得进一步积极行动的动力和更加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再次,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努力获得他人对自我的肯定。他人对自我的关注,对自我表现的肯定也是增强自信心的重要方面,人人都有获得他人关注的需求,而要得到他人的高度关注,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重要影响因素,为此,针对有些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同学,可以多指导帮助他们获得友情,学会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同学老师的关注和期望,积极地悦纳自己。
最后,打造社会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服务和奉献中培养自信。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最热衷的活动,原因很大程度应该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追求自我价值,有强烈欲望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当个体深深感受到通过自己对他人的服务和奉献,使得他人的处境和状况得到显著改观的时候,就会大大地获得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体验,对自己的价值就会有较高的评价,也会产生一种不断争取自我能力提高和自我进步的动力,而充实忙碌的人生就不会有太多的闲暇去彷徨和忧虑,内心也就不可能空虚和失落,心理平衡感就会增强。
根据学生工作实践,我认为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成熟的自我意识、自我肯定,即不自信所引起的,不自信,不懂得树立自信是诸多心理失衡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信,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鼓励自我表现、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及打造社会实践平台等途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在实践中取得成绩,增强自信,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积家主编.陈俊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志峰.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塑造.思想教育研究,2005,(3).
[3]陈迎明,喻跃龙.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对培养大学生自信心的激励作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VOL8,(1).
[4]卡内基著.杨卫芹译.卡内基励志经典大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