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讽刺:苏格拉底之死
2012-04-29李致
李致
【摘要】苏格拉底之死作为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幾千年来受到了无数的关注与探究。本文从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原因、为何会从容殉道和死后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三个方面来解读苏格拉底之死。
【关键词】苏格拉底;民主审判;从容殉道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面对生,我们可以当下一搏,绚烂如花。而面对死,我们如何能够做到从容面对,静美如秋叶呢?苏格拉底的死,可以说给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诠释!
大卫在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描绘的苏格拉底则镇静自若,左手高举,仿佛在高呼:信仰不变!灵魂不死!我不由得用手把周围的人都遮住,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我找不到一个即将赴死的人应有的恐惧与失落,只能感受到浓浓的意气风发和不灭的大义凛然!不过苏格拉底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死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又是什么力量让一个赴死的人如此的泰然自若?他的死又为雅典、为后世带来了什么?这一系列的困惑让我想走进苏格拉格的世界,探求他短暂却不乏华丽的一生。
一、因为审判,所以陨落——为何会死于民主审判?
古希腊是全世界第一个实行民主制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惟一一个实行民主制的古代文明之国。为何一个崇尚民主的地方会让追求真理、宣传民主的苏格拉底遭受民主的审判?遭受死亡的厄运呢?
笔者认为,苏格拉底之死真正的凶手是人民的审判,是五百人的陪审法庭的审判造成了苏格拉底的陨落。
首先,笔者认为这501名法官的产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雅典民主法庭没有设立法官,只设主持人负责组织审判和维持秩序,判决权力完全属于陪审员。雅典法庭的民主,完全体现在陪审员。陪审员由10个部落30岁以上的公民组成,这些公民没有必备的法律知识,没有专业的培训锻炼,不懂得如何按照法律思维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这时,法官就不是作为一种职业,而是作为一种代表资格存在。这501名法官坐在审判席上考虑的不是法律的规定,而是苏格拉底在自己心中的印象,苏格拉底与自己的关系,苏格拉底与自己是朋友还是敌人。501名审判员用公众的意志代替了法律。这时,民主的司法已经不是理性的判断,更不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是501名审判员的个人意志。
另外,这501名法官也没有足够的任期时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他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之后,只有一年的任期时间。一年的时间太短暂,根本无法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法官,最多只能让他们了解一下审判的程序和初级的法律知识。同时临时性也决定了他们在开庭审理案件之前几乎不可能对案件进行调查,对于案件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更不可能做出理性的判断。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查,这些法官裁判时能够依靠的只有双方在法庭上的辩论和自己对他们的喜好。
1、雅典的票决制
苏格拉底的命运掌握在501名审判员的手中。审判程序是原、被告先行辩论,然后举证,最后陪审团投票。被告获“无罪”票多,或“有罪”和“无罪”票数相等,均无罪。之后还要点算原告所得票数,如不足总票数的五分之一,原告就要遭到处罚,以惩罚诬告。
如被告被判有罪,则当场由原、被告分别提出具体判罚,再由陪审团投票选择其中之一作为最终判罚。
这一看似荒诞的程序,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为让陪审团采纳自己提出的判罚,原、被告都会提出尽量合理的刑罚,不会随心所欲信马由缰,除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口若悬河,陪审员两次全场哗然。第一次是因为他说自己是天底下最具智慧的人,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我承认我无知,而他们却不承认。我正是在这一点上比他们更智慧。因此,德尔菲神谕无误: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其智慧实际毫无价值的人,方最具智慧。”
在第一次的投票中,苏格拉底以二百八十票对二百二十票被判有罪,因此要进行第二次如何定罪的开庭。如果苏格拉底在第一次开庭的表现还算温和,那么他在第二次的法庭上的表现真的可以用狂妄来形容。他辩解自己非但无罪,反而对城邦有功,理应得到城邦的礼遇。藐视法庭的态度和不合情理的刑罚意见,激怒了陪审团,甚至也惹恼了本来同情他的80名陪审员。最后,苏格拉底以三百六十票对一百四十票被判死刑。
2、法庭外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暴露民主制缺点的做法让一些善良的雅典人民不解,误将他当成了雅典的敌人。苏格拉底尖锐的言论也让执政者不安,他们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所以他们利用陪审团制度,让它成为绞杀异己的疯狂机器。同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让许多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印象大打折扣。《云》中的苏格拉底被塑造成一个满口胡诌天体理论的自然哲学家和一个教青年进行可笑诡辩的智者。在观众心目中,前者的所为是不敬神,后者的所为是败坏青年,这部在雅典最大节日之一中隆重上演的剧目,无疑会在许多雅典人面前丑化了苏格拉底形象,苏格拉底在民主的审判中成就了不民主的现实的牺牲品。
二、因为信仰,所以从容——为何会淡定地殉道?
苏格拉底放弃了以年岁已高向法院请求宽恕;他拒绝了以缴纳罚金来免除一死;他也没有接受朋友们为他铺好的越狱之路。在逃生和宁可服从法律规定含冤而死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玛克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到:“我们的生命,如果它在它恰当的时候停止,因为它已经停止,所以也并非遇收到不幸”。苏格拉底虽然向往着生存,但绝不是生存在不光彩的道德中,也不是生存在不正当的法律下。从这一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死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告诉赫尔摩奇尼斯,他之所以不愿为自己辩护,是因为知道他的神灵叫他不要这么做,认为还是现在死去为好,免得老年为疾病所困。他在最绚烂的时候选择离开。
苏格拉底以牛虻自比,称自己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他的使命是像一只牛虻一样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交给他的一个不渝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成了他短暂生命的信仰。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因此,在苏格拉底的信念中,自己与雅典公民不是对立,而是一体的,离开了雅典公民(逃亡),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他要以自己的牺牲,唤醒雅典公民的觉醒。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那不公正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苏格拉底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这样做,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邦法律的义务。
所以,在仆人给他端来毒酒时还能不忘询问狱卒可不可以洒出少许酒来祭神。
所以,在举起毒酒时能够平静的说出“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
所以,在毒酒渐渐发挥作用时还提醒着:“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苏格拉底在法庭中向雅典公民呼喊着“不管你们是否听从阿尼图斯的话,也不管你们是否宣判我无罪,我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方式,虽百死而無悔。”没有丝毫的激愤、畏惧或是悲哀,苏格拉底依旧用他智慧的语调诚挚地奉劝着一切。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死成就了雅典法律的神圣,也给我们生动地诠释了那句法律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最后,苏格拉底带着信仰,从容殉道。
三、因为悲剧,所以纪念——一个人死亡引发的蝴蝶效应
雅典公民处死苏格拉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错误,并不是没有清楚的认识苏格拉底思想的价值,而是反映了雅典公民已经无力解救自己。
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以至于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掉的污点。苏格拉底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国则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慷慨赴义,为“法律”两个字镀上了永不褪色的金环,为“正义”两个字施行成年洗礼。他的法庭申辩,就是他为自己撰写的气吞山河的悼词。“民主”杀死了他,但却并未因此作为凶手坠落地狱——它以苏格拉底之死为桥梁,走向霞光万丈的法律和正义。
人们哀叹着他死的悲剧。黑格尔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悲剧性的,他认为:“只有当一个可敬的人遭受无辜的灾难或冤屈的时候,我们才特别称之为悲剧;苏格拉底就是这样,他无辜被判处死刑,这是悲剧性的。”人们感叹着他的才华。柏拉图赞叹:“他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智慧、最高贵和最优秀的人。”
苏格拉底的生,如夏花般绚烂;苏格拉底的死,更如秋叶般静美!他的死没有重于泰山那样的悲壮豪迈,也没有“轻于鸿毛”那样的卑微琐屑,但是他的死却有着对自然法则、人生法则的参悟,有着智者对茫茫宇宙中渺小自身的精确定位!
参考文献
①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2007:35-46
②柏拉图:《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8-89
③哈曼 著,刘新利 译:《纪念苏格拉底》,华夏出版社,2009:132-143
④格里马尔迪 著,邓刚 译:《巫师苏格拉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3-56
⑤康福德:《苏格拉底前后》,格致出版社,2007:78-89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2010级法学院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