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海托起黎明

2012-04-29桑俊杰

诗林 2012年6期
关键词:国旗黎明眼睛

桑俊杰

黎明跳上海的睫毛,深沉辽阔的海疆渐蓝渐绿,海天之际黎明的色彩,被海底涌起的日轮染得金红一片,这金红向上升腾着被海的巨臂托举成诗意的辉煌。诗人姜黎明在诗意的辉煌里,求索了三十余年。诗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诗的文学表现形式决定了诗人与其诗歌文本的血缘关系,即诗是诗人心灵与灵魂的外化。人的灵魂是看不见的,人的灵魂只体现在其精气神之中,但诗人的灵魂是可以触摸的,因为诗人的灵魂随着激情升腾于诗歌文本的表现之中。读罢姜黎明的《青春诗选》,我进一步完整地认识了解了姜黎明诗意人生的轨迹和不懈追求。

沙滩上带血的脚印/绽放一簇簇绚烂的花朵/流泪的风帆上/写满了追求的诗行——《孤羊》。《孤羊》诗中的意向,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诗人诗歌美学精神的自我写照。不是所有写诗的都能够成为真正的诗人。三十余年来,姜黎明写了近两千首诗,出版了四部诗集,从其《青春诗选》首版自序中可以看到他诗歌人生的轨迹。姜黎明是一个痴心于诗的人,为了诗他可以舍弃一切,但终生不舍的是诗友情,至今他的留言簿上清晰地记载着巴彦布、叶文福、戴砚田、雁北、顾志成、雷抒雁、刘湛秋、阿红、贾平凹、顾城、臧克家、艾青、贺敬之等知名诗贤为之鼓励的题词,著名诗歌评论家人朱先树、著名诗人中流还分别为其出版的不同诗集热情作序,这种关注是姜黎明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得到的关爱与认同。

能静下心来走向自己,走向心灵本质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非凡的勇气与非凡的毅力,既要抵御心灵外部的各种诱惑,又要舍去生活赋予的美好享受,更要忍受孤独甚至是孤立,还可能要忍受生计之苦。姜黎明做到了,从这一视角解读姜黎明,着实难能可贵。在我看来,他的诗歌一直遵循着古典浪漫主义的写作原则,一方面严谨地继承了中国及外域诗歌文本表现形式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提纯现代诗歌的叙述语言,表现了他作为当代诗人的兼容能力和完全个人化的创造才能。正如他在诗集《年轻的太阳》后记中所表述的那样:写出来的诗尽量让读者感到是学了古典诗的现代诗,学了外国诗的中国诗,学了他人诗的姜黎明的诗。这也正是所有成名诗人的共同特征。读其诗作能使人深刻感受到,他不仅有着较好的中国古典诗学修养,而且中西诗学兼收并蓄。姜黎明擅长西方诗歌的长句式,诗贵技巧,讲究语言的精炼,而长句式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一种诗学语言的笨功夫,姜黎明早期的作品就是下的这种笨功夫,正是这种笨功夫成就了今天的诗人姜黎明。在诗歌文本的长句式表现上,姜黎明尝到了诗歌语言张力的快感,尝到了诗歌语言力量的青春之硕果。

《青春诗选》是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三叶草丛书,并由姜黎明担任丛书主编,姜黎明把自己的《青春诗选》编为五辑,分别为《青春雨》、《青春泪》、《青春潮》、《青春树》和《青春风》。可以说,《青春诗选》在某种意义上是诗人为读者提供的自身诗歌与人生的青春档案。这之中,既能使读者阅读诗人对诗歌文本艺术的创造,又能使读者通过其创造的诗歌文本,打开诗人姜黎明艺术人生的档案。有古典式的爱情悲欢,有传统式的缠绵亲情,有不屈不挠的志存高远,有感怀身世的淡淡忧伤,有关注社会的沉重叹息,有喻事明理的深刻思考……如此等等,构成他青春期的诗歌写作,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框架,在这框架之中,他一直保持着那一颗原本属于自然的、真诚坦荡的、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多愁善感的灵魂,淋漓尽致地得到呈现和宣泄。这种呈现和宣泄,给读者的是灵魂的升华与心灵的感染。

自信能鼓起前进的风帆/自卑会熄灭奋斗的火焰/生活在以微笑向你招手/又以坎坷向你发出挑战/只有与黑暗殊死地搏斗/才可能迎来灿烂的春天——《给》。这是《青春潮》一辑中的《给》,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标明给的具体指向,却给读者一片广阔的思考空间,诗人写这首诗时正值豆蔻年华,步入社会面临种种选择、考验和挑战,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是诗人为自己在内心确定的思想标高。《给》或许正是诗人的自励及与同龄人的共勉。

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都晓得窗户是屋子的眼睛/透过窗户能看到人的行为/通过眼睛能透视人的心灵/有的眼睛像一团热烈火焰/有的眼睛似一块无情冷冰/有的眼睛像冬天里的积雪/有的眼睛似夏日中的清风/有的眼睛白昼间黯然失色/有的眼睛黑夜里一片光明——《眼睛》。诗人在这首诗中,透过自己的眼睛,发觉不同的眼睛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对其鞭辟入里的写真令人顿悟、发人深省。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常想/宝贵的生命啊应当有一根桅杆/这桅杆应该矗立在坚实的地面/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常想/心灵的宇宙应升起永不陨落的星座/这星座应该时刻照引着生活的航船——《当国旗升起的时候……》。国旗是中华民族从漫漫长夜升起的朝阳,中国人对国旗的敬仰与崇拜,胜过宗教的仪式,姜黎明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一个年轻诗人对国旗忠诚的爱恋,他的表述或许在诸多写国旗的诗中不算最极致,但其青春风吹拂的国旗飘扬得充满了信仰与光芒,这种信仰与光芒是青年诗人姜黎明正确人生的答案。以青春为坐标,使姜黎明完成了一个由诗歌圣教徒,向成熟诗人的蜕变。这种蜕变使诗人变得哲思深邃,变得诗情入微,许多诗只要认真咀嚼都会令人品味出独特的滋味与收获。假如你的生活之路不够平坦/也不要平添许多忧愁/博大,可以稀释哀怨/痛苦,能够使人早熟//卸去沉重的精神负荷/快乐就会跃上生活的枝头/倒霉,也能变成一笔财富/起码可以认清谁是朋友——《答小B》这种诗重在说理,但又很有诗味,姜黎明是用理语入诗,即用诗来说理,这是姜黎明诗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如此含道应物、奇思妙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思索和深刻体察的结果。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具普遍意义的道理,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达到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对假丑恶的无情鞭挞。在第三辑《青春潮》中写给朋友的诗和第四辑《青春树》中写给古人的九行诗九首,以及第四辑中的一些咏物诗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姜黎明的诗歌在神韵的追求上,空灵浑成,着重捕捉心与物相遇时刹那间的感受,并立即升华为一种哲理思考。

总之,好的诗人,必须具有大爱的本质;好的诗人,必须具有青春的心智。姜黎明的大爱表现在对祖国、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对友情、对父母血脉亲情的无限深情。姜黎明的青春心智表现在对诗歌美学文本创造的痴迷精神,“读姜黎明的诗,确实是一种享受,行云流水,韵味隽永,旋律独特”(中流语)。姜黎明虽然已经年届天命,但诗歌的坐标永远是青春季节,他在属于自己的青春雨里、青春泪里、青春潮里、青春树里、青春风里,激荡着献给祖国、献给世界的青春诗篇,其诗情才智上下五千年,纵横沧海间,与青春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哲学对话,表现了一个优秀诗人的对诗美学文化本质的追求与执著,正如著名新诗评论家朱先树对其诗歌创作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信姜黎明不会辜负这种评价,相信姜黎明会有更精美的青春诗篇问世。因为姜黎明属于大海黎明诗意的辉煌。

猜你喜欢

国旗黎明眼睛
黎明之光
触摸国旗的那一刻
国旗升起
国旗国旗我爱您
美若黎明
尊重国旗
黎明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