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数学的口算教学
2012-04-29刘吉晖
刘吉晖
口算是指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在小学教学中居主要地位,但有些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太简单,只要学生做得出来就可以了,就一笔带过。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计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最适用。因此,加强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从我的实践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搞好计算教学,首先必须抓好口算教学。怎样抓好口算教学呢?我粗浅地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写意图
纵观小学数学九年义教教材,不难发现:口算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低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都用口算完成。编者编九年义务教材时也比较重视这部分的内容,在课本的第一册里编排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在课本的第二册里编排2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在课本的第三册里编排了乘法口诀表。这样,利用表上的数进行加减口算练习和乘除口算练习,可以节省教师出题的时间和学生的书写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到了中高年级引入笔算,仍然是以口算为基础。即使到了分数、小数计算,亦是如此。
口算是温故知新的桥梁,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方式,是导入新课的最佳手段。尤其在低年级,刚一上课,教师就出示口算卡片,这是无声的命令,顿时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口算题上,专心致志地进行思考、计算,老师说上多少句话,也起不到如此效果。而且这些口算题,是对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铺垫。教师应用这些口算题卡,复习旧知识,进行旧知识的再现,转入新课。教师只要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点,稍加点拨,学生便发现了知识的变化而获得了新知。
口算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的好形式。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练习,这些练习开头是为了巩固新知识而编排的,它既是对本节课新知识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再现,又是应用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的必要手段,对以后进行思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思维有了依据。课中编排的口算练习,既可调节学生情绪,又可借助口算发现新原理,认识新规律。例如,第六册89页1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800 ÷800,3200 ÷40,22×300,700×400……它一方面巩固了商不变的性质,又对比了乘法与除法之间完全相反的变化情况,学生也受到了锻炼。
二、排入课堂教学,认真落实
1. 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且要持之以恒。由于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经常是教师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思维也比较直观,因而教师必须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口算训练,而不能没有选择地拿着什么,就练什么,必须坚持基本口算天天练,特殊口算结合教学进度练。
2. 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儿童认识事物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口算教学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在应用中加以巩固。
3. 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常用的口算训练方式主要有:看算、听算、小黑板上算。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有时,可以采用几种方式结合,如教学乘法时,先出示卡片:9×8=72,然后再提问加上9得多少,这样有利于分配学生的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同时,单一方式的口算在低年级中最容易使学生乏味,因而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如用卡片、口算表、扑克牌等进行口算,采用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口算,还有“找朋友”、“送信”、“组与组比赛”等。但在训练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动静结合,讲求实效,提倡简便易行。
4. 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教给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不应是现成的知识,而应是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口算过程。如,教8+9+2时,应教给学生用凑10法。先把8+2=10算出来,再用10+9=19。
总之,口算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非常重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好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