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意 品味 领悟 知法
2012-04-29高永纪
高永纪
“读”是阅读教学中感知、明意、品味、领悟的关键手段。缺少了读的环节或是读的力度不到位,都无法达到上述的目的。故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切切不可轻视或忽视“读”,否则,阅读教学就会失去生机,甚至可以说失去生命。
一、读,能明意
所谓“明意”,是指文章的主体内容,即梗概。它是初步整体读文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准确抓住文体的主要内容是领会作者写作目的、明确编者意图的第一条通道。那么,打开此通道的唯一钥匙就是“读”。只有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如默读、轻声读、自由读……才能准确提炼出文章的主体筋脉。实践证明,这种了解性整体读文的形式,无论就年段上讲,还是从阅读体裁上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后者,如低、中、高年段的古诗文、寓言、童话;高年段的文言文、散文、论说文等,这些体裁的文章,如若不能更好地了解文意,就谈不上领会诗情、话意、寓理乃至作者的所悟、所感。那么,自然也就达不到“阅读与育人”相结合的目的。所谓:万事开头难,我们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读文情感,使学生经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才能顺理成章地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深入课文、进入角色去品味其内含、感受其真谛、领会其主旨。
二、读,能品味
每篇文章都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载体,它的血肉乃至命脉就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无疑,我们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去触摸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语言,才能使之津津乐道地感受文章的勃勃生机和其所要展示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么,要达到实效的披文入境的最佳手段是什么?那就是入情入境地读。也只有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如自由赏读、角色赛读、品味评读等,抓住关键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百读不厌的情感,方能达到阅读之良效,方能感悟到文体的灵魂及精髓所在,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及心灵的震憾。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一文,这是一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与抒情相互交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尚好的题材,如若不通过入情的朗读,学生就不会深刻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如若不通过入境的朗读,学生就无法发自心灵深处地去体会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鬼子英勇斗争。正是这入情入境的读,小英雄雨来才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强烈共鸣。此时此刻,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种场景之中,使之学生内心再次受到了强烈的荡涤、感染。至此,水到渠成,便达到了阅读与育人相得益彰的效果。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读文要胜于教文、讲文、析文,何乐而不为之。
三、读,能领悟
阅读教学的任务:一则在于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提升;二则更在于通过文与道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受到情操熏陶、人格的感染,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奠。纵观小语阅读题材,寓其理于文体的形式无非是:在题中、在文首、在文末,还有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前三者需引导学生锁定瓜根顺藤而去,启发学生抓住一些说理性的素材边读边感知,边读边释疑,边读边领会,最终验证其理所在,达到教育目的。而后者呢?则恰恰相反,如若不通过各种激励性的导读、研读、品读等,就无法使文理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自然也就达不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自然也就失去了编者和作者的良苦用心。事实证明,无论是哪种寓理形式,如若脱离或淡化了“读”的环节,其作者的妙笔也难以在学生心中生花。可见,这不能不说,缺乏“读”的课堂看似热情洋溢,其结果都是乏味的,无疑是对学生宝贵时间的浪费。那么,只有读出来的、品出来的、悟出来的文理,才是鲜活的、有感染力的、有征服力的。
四、读,能知法
阅读教学就其技能角度上衡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却源于常规教学中对每篇例文构建方式、方法等的探究、理解和掌握,至此,在实践运用中方可信手拈来。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则视其对学生的培养、训练过程于不顾,还所谓什么:省时节力,简捷明了,便将其阅读题材的构建特点和盘托出,欣喜地奉送给学生,其结果呢?这种奉送方式恰如晴天闪电,瞬间在学生思维长河中划过,根本没有留下什么痕迹。长此以往,莫说布局谋篇能力的形成,就连例文的写作知识都没有弄清,其缘故何在?一句话,就是缺乏对例文的读。而有的教师,其所作却截然不同。她能在把握教材构建特点并结合学生年段实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引导学生读出什么,读会什么,读明什么,读懂什么,层层到位,环环相扣,使学生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例文内容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积极自主地掌握例文的构建特点。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到的何止是一篇例文,也是许多类似的文体所涵盖的构建手法、方法等。自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却是顺理成章拿来之用。我们说,这样的课堂又何愁习作能力难以形成?正所谓: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
总之,无论从阅读教学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从阅读教学的某种程度上讲,忽略了“读”的课堂,毫无疑议,就是黯然失色、没有生机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所获也无非是一些肤浅、琐碎的东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