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思考
2012-04-29毕柯红
毕柯红
曾几何时,作文教学让我陷入苦恼之中,孩子们的作文空洞、机械、没有新意,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活力,孩子一遇作文就如临大敌、谈文色变,难道是自己一堂堂的作文指导功夫都白费了,没有对孩子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吗?但我相信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付出的汗水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一天。
认真研究,查找问题所在:
评语。从学生作文中不难发现,一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方面,而我们费了很多精力给孩子写的评语往往没有作用。究其原因,我们评语中虽然用了第二人称,亲切了,但缺乏技巧,中国的语言中一个意思可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于良好的作文加以表扬,效果明显,因为这些孩子平时很少得到表扬;而对于优秀生的作文来说,表扬如同家常便饭,对他们的触动很小,因为表扬过多形成他们过分地欣赏自己的长处,而遇到挫折,就无法自控。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评语,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使其作文有动力,有方向稳步提高;对于学困生,要尽量发现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灵活调配。
内容。孩子作文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我们只注重了指导和评论,没有注重到孩子准备的过程、实践的过程。
解决途径。解放孩子的手脚、心灵,让孩子自己去实践。
记得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动植物公园,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我的要求是看谁玩得最开心。在动植物公园的山坡上,孩子们欢呼、雀跃的身影映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他们充分地享受着回归自然的乐趣。孩子们尽情地打滚、嬉戏,这一刻,所有书本、作业都被抛开了,孩子们受压抑的天性在此刻得以解放。回来后,孩子们共同的心声就是把今天的喜悦和家人一起分享。第二天的日记收上来了,出乎我的意料,作文平平的一个小女孩是这样写的:天上的白云停住了它匆匆的脚步,一定是被我们的笑声吸引住了;绿油油的小草,在微风吹拂下,跳起舞来,好像在分享着我们的快乐;花儿也绽开笑脸,连旁边的树儿都看着我们,也笑了,摇着一身亮晶晶的叶子要和我们做游戏……多富有生命力啊!这不就是孩子们实践了,有感而发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孩子去试一下,只要孩子有参与的意识,就会有收获。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有了感受就要倾诉,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又培养了孩子表达和想象力等,一举多得。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启迪了灵性,这是孩子创造力发挥必不可少的因素。
启迪孩子的灵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要遵循以下的两个原理:
一条是对熟悉的事物有意识地把他们看作是陌生的,再按照新的理论来加以研究。
另一条是对陌生的事物要持熟悉它的态度,采用已熟悉事物的尺度来衡量比较。
在教学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的作文中事例狭窄,诸如拣钱包、送盲人过马路、小孩子摔倒了大孩子把他扶起来……真是孩子身边可写的事太少了、无从选材吗?通过上面的原理,我们可以得知,孩子对身边的事已经熟视无睹,不涉及到他们的切身感受,他们不感兴趣。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去做,但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再容易,我们也不愿意去做。孩子也是如此,甚至要比我们强烈。要想让孩子写好作文,可采用迂回法,不谈作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帮助孩子积累材料,我的做法是,制定了《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的方案,具体如下:
1. 信息回放。把感兴趣的听、见、闻等收集到一起,每周运用1~2次进行信息汇总。
2. 精彩一瞥。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公布栏,可以把校内外感兴趣的事例,进行评论。要求语言美,叙述准,也可以记录好词、好句以备填充。
3. 心语信箱。师生共用,孩子把真实的想法、建议等写在里面,老师与孩子进行笔谈。
4. 班会奖励。表扬有价值的信息,表扬语言准确、表达流畅的同学,调动孩子的写作及观察欲望。
通过上述做法,孩子的作文在悄悄地变化着:一个孩子在描写景物时,有这样一段话:湖边的柳树裸露着光秃秃的柳条,在寒风中摇曳着;岸边的几棵苦榆树的树枝上偶尔停着一两只小鸟,就像一副优美的古画。看到这里,我的眼前一亮,这是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的结尾,这不就是积累后又经过实践的体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