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的文化修辞意义

2012-04-29叶惠美

现代语文 2012年6期
关键词:禅宗婚恋语义

摘 要:“心”作为分布极广的修辞范畴,在中国古典哲学、禅宗、文学等领域中有着丰富的文化修辞意义,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关键词:心文化修辞意义

“心”本义为心脏。《说文解字·心部》:“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凡心之属皆从心。”徐灏笺:“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心”并非只指“心脏”,而是更多地被用来指称一些抽象、不可见的概念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用可见的生理结构来指称不可见的“神”:“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孟子在其著作《孟子·告子上》中则用“心”来注解“仁”“义”“礼”“智”四种范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信也。”在日常生活中,心诚则灵、诚信待人、善心处事,以及以“良心”为最高的伦理准则。

汉语中,“心”是一个具有丰富义项的常用词,作为构字部件和构字语素,其生成能力非常强。许慎《说文解字·心部》中收入的汉字有270多个,《康熙字典》中归入“心”部的有1170多个,《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由“心”构成的汉字超过了一千个。“心”在汉语中占据的地位不言而喻,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一、好与坏:心的双重审美意义

《汉语大词典》中,“心”参与构成的语词所指称的事物多与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有关。“心”的引申义除了与其本义有关连外,还呈现出道德伦理上的两极指向,凸显了一定社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心理。

(一)褒义

善心:好心,善良的心。

真心:不含欺诈或欺骗的;心意真实恳切。

诚心:诚恳的心意。

忠心:忠贞不二之心。

红心:比喻忠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心。

一心一意:形容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悦目娱心: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安心乐业: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心灵手巧:聪明能干,手艺巧妙。

……

(二)贬义

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黑心:陶瓷器件的一种缺陷,被认为是由于黄铁的分解所致;比喻嫉妒、怀恨、邪恶等坏心肠。

祸心:作恶的企图;为祸之心。

狠心:心地残酷的。

恶心:厌恶之极,不堪忍耐。

粗心:不谨慎;不细心。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狼心狗肺: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意懒心慵:心情怠倦消沉。

心烦意冗: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同“心烦意乱”。

形槁心灰: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三心两意: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通过语义认知,我们知道第一组词的释义都是表示肯定、赞扬的褒义词。它们都含有[+美好]、[+善良]、[+言行]等义素,都是从正面肯定“心”,赋予“心”以美好的修辞指称。第二组的释义则是表示否定的贬义词,均从“心”的负面来消解“心”的善良、纯洁、美好的品质,此时的“心”是恶之源,祸之首,是人性自私的表现。

从心的这两种“好-坏”语义的对应上看,“心”被赋予社会文化审美内涵,直接表现出社会道德价值的两极指向。

“汉字历来存在一种‘能指扩大的原则。在这个能指系统中,其下位符号都承载了上位层累符号的全部语义场。能指的层累链条越往下延伸,其能指越被放大,秉承的语义场越丰富”(孟华,2004:255)。汉字“心”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其语义必将丰富发展。

二、恩爱愁怨:心的婚恋修辞意义

纵观汉民族的婚恋史,婚恋与“心”结缘是一种必然。当两个异性相遇,“彼此怦然心跳”,彼此想念不忘,爱慕不舍,不忍舍弃,不想分开,一场恋爱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心”成了男女双方互诉衷情的表白,是对爱情的忠贞。

(1)我心匪鉴,不可茹;我心匪石,不可转;我心匪席,不可卷。(《诗经· 小雅》)

(2)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五张机》)

(3)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李白《子夜吴歌》)

(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例(1)中,“心”既是心脏,又是一个人有限的爱情空间的象征。在这个例子中,明确表明了自己不是一块明镜,不能什么都包容;不是一块石头,不能人人随便转移,不是一张席子,不能人人随便卷起。例(2)和(3)中,“心”分别是“连理枝”和“鸳鸯”,是恋爱双方对未来的一种期盼,是坚贞不渝的爱情。在例(4)中,李之仪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心”是融于水而又外于水的绵长不绝的情意,是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在民间的婚恋中,“心”不但成为婚姻的前奏——恋爱,而且成为婚庆的吉祥象征。“同心结”“心形红双喜字”常悬挂或张贴在婚庆场所,是结婚时必不可少的重要装饰品。“同心结”是一种古老而寓意深长的花结,由于其两结相连的特点,寓意“永结同心”,常出现在婚庆活动中,表达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心形双喜字”称为“心心相印”,常为人们所喜爱。与“心”为原型的婚庆装饰品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它是远古结绳记事的延续,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质朴纯厚的情感,代表着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期望,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组成新家庭,相偎相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当两颗原本紧挨在一起的心越来越远,当男女双方变得越来越陌生,爱情也随之变质了。“心”不再是男女双方信誓旦旦的誓言,而是幽怨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纳兰性德《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李白《白头吟》:“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可见,“心”伴随着人类婚恋的发展,折射出丰富瑰丽的修辞文化意义。在婚恋过程中,“心”已生成为人们抒发对爱情的坚贞以及感情破裂后幽怨的哀伤、对对方无尽的思念等主题意象的集体无意识的固有承载。

三、思与悟:心的宗教修辞意义

古人重视直观体验。这种思维方式也作用于对心的认知过程。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心脏是对思维反映最直接最敏感的器官,这就促使古人赋予“心”以思维功能。如:《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心”的官能就是思索。

中国古人认为,人和世间万事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一部分的人,理所当然地具有自然的一切特性,在本质上和自然应该是同一的。古人将“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自己的行为理论,将身心与宇宙的冥合视为人生的极致。古人认为,人的思维可以直接与天道、神明相沟通,因此非常注重悟性思维,强调神悟、感悟、觉悟、心悟、颖悟、超悟、辩悟、玄悟、渐悟、捷悟等等。这在禅宗中的表现更为明显。禅宗作为佛教的一大宗派,主张修习、坐禅养心,舍妄归真,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的自由。因此禅宗也被称为“心宗”或“佛心宗”。在禅宗中,“心”常常被言说。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慧能《坛经》)

心即是佛即是心,心佛元同亘古今。觉悟古今心是佛,不须向外别追寻。(宋·释慧开《日本觉心禅人远来炷香请益注诗迅笔赠之》)

在禅宗里,“心”是世界的唯一主宰者,既包含着感性认识,又包含着理性认识,是超越生命的一种精神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心”既是对自我本心的坚守,也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生命的有限和思维的无限的一次博弈,是关注生命,净化心灵的一种大智慧。

四、结语

“心”不仅仅是一个物象,一个范畴,它已成为一种文化,有着丰富的修辞意义,浓缩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渗透着道德追求和审美情趣。“它就像一面镜子,摄下了民族经济、文化、心理各方面的特点;它又像一副隐形眼镜,规范着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规范着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申小龙,1990)

参考文献:

[1]谭学纯,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

社,2004.

[2]李惠婷.汉语“心”的语义网络探析[J].文化研究,2011,(6).

[3]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谭学纯.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M].上海:上海三

联书店,2008.

[5]马惠玲.言语关系的修辞学阐释——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6]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叶惠美广东从化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510925)

猜你喜欢

禅宗婚恋语义
禅宗软件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语言与语义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张九龄与禅宗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