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12-04-29陈斌
陈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师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新知。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情境─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有效情境,就是以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为目标。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头脑思考身边的数学问题,一句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观察蝴蝶、飞机、建筑物、奖杯等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发现这些物体的图片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随后又让学生举例,寻找生活中具有这些特点的图形,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地内化。课尾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古今中外的建筑物、自然界的倒影现象、雪花、中国剪纸、工艺品……真实优美的情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应用价值。
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趣味情境,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中枯燥乏味的消极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时,我利用计算机课件把圆平均分成若个小扇形,然后拼成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极限”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悬念情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我提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后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但如果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或他们的面积和高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这样引导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掌握。
教师设置一些令学生迷惑不解、好奇关切的悬念,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心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奋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时,我在新课开始之前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些数,我判断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由于我知道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回答起来又快又准,学生对我的回答感到惊奇,产生探究心理要求。这时我就可以对学生说:“学了今天这节课以后,同学们就会明白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什么样的数不能被3整除了。”
总之,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