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语文教学中提升德育价值的教学方法

2012-04-29丁娜

考试周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渔父屈原祖国

丁娜

摘要: 培养人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培养人才尤以德为先。在整个中学教育过程中,中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日益迅速。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学语文教师应以其独有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及任教学科的特点在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自身在学校德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把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重要目标。《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把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教育定为国家八大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日本在《21世纪的教育》中明确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全国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各科教学,德育的大量内容是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一点一滴灌输的。在各科教学中,语文课堂又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中学语文教学时间最长,课时最多,德育内容特别丰富,语言德育的实际效果,往往超过了包括思想品德与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因此,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语文德育,既是责无旁贷的,又是大有可为的。所以说,现代中学语文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在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德育作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不只是对如讲授法、讨论法等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使用。

1.情感激发法

文章皆为有情物。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特别是名家名篇,更是情理交融。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容易被外在的情感或环境所影响。如果说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充满激情,情绪饱满,挖掘出课文中的情趣和理趣的话,那么学生也很容易被引发出学习的情感。并且使学生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与哲理的启迪。读到苏东坡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学生会为祖国壮美的山河而惊叹;读到白居易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时,学生会泪眼愁眉;读到《荷花淀》那月下水乡迷人的环境时,学生会陶醉其中。

现代散文选读中《我的母亲》一课即可充分利用语文老师的情感魅力,感受胡适母亲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懂你》的音乐伴奏下,老师舒缓倾吐心声:“‘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曲满文军的《懂你》,代表了多少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天下儿女的深情告白!民国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冬天一个宁静的夜晚,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胡适先生,回望自己走过的40年人生,想起了自己没有父亲的孤独童年,想起了自己那位年轻守寡已经离开人世10多年的母亲,是否带着同样的一份懂得和感动,写下了关于‘我的母亲的文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特殊的年代,走近那位特别的母亲。”先声夺人,奠定整堂课的感情基调。分析完母亲的形象后,用黎巴嫩著名的文学骄子纪伯伦的话过渡:“‘除了相远之外,人们怎能相近?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人生的真相:距离使情感更清晰和深刻,也揭示了一种人生的悲哀,即相守时的陌生、不理解,难以珍惜。可是为什么不能在此时此刻,随时随地将深情的眼眸投向你至亲的人呢?”(此时,阎维文歌曲《母亲》响起)“当你入学的新书包他们给你拿;当你雨中的花折伞他们给你打;当你爱吃的三鲜馅他们给你包;当你委屈的泪花他们给你擦!在他们平凡而琐碎的人生间隙里,每个有心的儿女都能看见他们伟大的付出,看见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辉!请为他们而感动和奋发!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开始,我们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今生今世的证据!感恩,也是一种动人的美德!”相信此刻不仅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会被亲情深深震撼。

2.联系实际法

著名教育家斯卡特金说:“理想的教学主要是讲授基本的、少量的知识,而在这些知识中,支架着科学的联系。”应试教育只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以记得牢、会答题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导致考试结束,脑子里死记硬背的那些东西也就随“分”而去,不留任何痕迹。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语文课实践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做法,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任务由学生实现和完成,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课实践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原则。语文德育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应当紧密联系实际进行不应当架空说教。这种联系实际,一是社会实际,一是学生实际,有时甚至兼而有之。

比如分析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从这首诗中的“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切入,结合舒婷写作背景:舒婷初中毕业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进而剖析文章的社会意义,点明文章的现实价值,通过联系实际的科学分析使学生对国家对社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心目中的祖国及作为祖国一分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认识个体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感情迁移到个人。

3.多方比较法

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之间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用于语文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事物的特点,增强道德判断力。提高认识水平可以是同类比较。

例如上《渔父》这篇文章时,就可运用比较初步感知屈原与渔父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原文分析两者不同的人生态度。”接着,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特点,比较读书时语气的不同。最后,运用多重比较将主旨升华,“渔父飘然而去了,带着他的微笑与洒脱,留下屈原在江边孤独思索。他在想些什么呢?他将何去何从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屈原的这一结局让我觉得非常遗憾,他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么?几条其他的道路,或者如果你是屈原,你会选择什么?屈原是否可以选择——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苟活,在自己的后半生实现他的理想;像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形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另栖高枝,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苟活?隐遁?去国?这么多的选择,为什么偏偏都不选?要选择一条不归之路呢?”主旨升华后,语文课堂中的德育也由此可以展开。“悠悠中华五千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生难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屈原、司马迁、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并说出你的理由。”再运用实际联系法,谈谈自身感悟“那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呢?”这种教学方法既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更提高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地位。

比较也可以是异类比较,例如李白与杜甫诗词风格对比;孔孟与老庄思想对比。还包括正确与错误,正面与反面相比等。

4.评价欣赏法

这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进行评价欣赏的阅读方法。通过评价、欣赏,学生能明确是非与美丑,从而在道德感与美感上受到影响,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比如,可以让学生对某一步教育电影或动画电影做一次影评分析。让他们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美丑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做比较。

例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就可以应用这一方法,通过观看《巴黎圣母院》电影,更好地看清外在与心灵、美与丑的区别,通过联系鲁迅笔下国人的劣根性——麻木不仁来对比审视《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围观者更令人发指的残忍粗暴,从而剖析现代国人的心理,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其为人处世敲响警钟。

当然,教无定法。教师要灵活变通,结合文章需要恰当运用以上方法,才能使课堂充满德育的气息,让学生于无形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古人早就提出过“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又有“文以载道”的说法。而语文自身文与道的辩证统一决定了在语文教育中语文训练与品德教育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既是对我国语文教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遵循。

猜你喜欢

渔父屈原祖国
不可忍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