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聚会决春秋
2012-04-29赵志鹏
赵志鹏
1949年的7月,滇东南不同的山路上匆匆行走着一支支大小不一的武装警卫部队,护卫着中共在云南和滇桂黔边区党和部队的领导以及云南各地党和军队的负责人和代表,向一个目的地进发——滇东南小镇阿猛。中共华南分局派出的代表林李明与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从昆明一道来了;从滇北寻甸马街出发的桂滇边部队副司令员朱家璧来了;转战盘江南北的桂滇边工委书记周楠和桂滇边纵队司令员庄田来了;坚持广西左右江地区的右江地委副书记余明炎来了……他们为了中央的统一号令陆续到来,聚集在滇桂走廊要冲的阿猛海(湖)畔的一座文庙里,筹划着一件关乎云南解放的大事,根据中共中央及中共南方局的指示,云南省工委和桂滇边工委将在这里召开合并扩大会议,以实现云南全省及滇桂黔边区党政及其武装部队的统一领导,加速云南全省的解放进程。
阿猛文庙坐落在阿猛中心小学一隅,清末建筑,由正殿、两厢房、照壁组成。正殿开三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青瓦屋面建筑。整个文庙占地400多平米,照壁两旁有侧门进出,园中古柏桂树掩映,屋檐雕梁画栋,正殿前的红柱与墙壁上木质花窗更显现了文庙的古朴与宁静,与50米开外书声萦绕的校园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殿占地面积214平方米,为当年会议大厅,现内置革命历史陈列展览。照壁外正对着的是苍松翠柏环绕的纪念碑,碑呈步枪状的三根长短柱直剌苍穹,象征着滇桂黔三省革命武装力量的聚合,红色基座正面镌刻的金黄大字为“中国共产党滇桂黔边区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成立纪念碑”,背面为会议的历史记载。
还在1949年年中,解放战争势头迅猛发展,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先后解放了太原、杭州、武汉、南昌、上海等大城市,继续挥师南进。在这一形势下,中共中央对长江以南地区党的领导机构做出了调整,中共南方局派林李明到云南传达中央这一指示。7月初,抵达开广地区的林李明、郑伯克、周楠、庄田等人会合后,传达了中央及华南分局关于云南省工委、桂滇边工委合并成立滇桂黔边区党委,统一领导云南全省及3省边区党的活动和武装斗争的指示。并决定召开云南省工委、桂滇边工委合并扩大会议。来自云南全省各地和滇桂黔边区党和部队的重要领导干部先后聚集到文山地区指定地点参加会议。会议于7月6日召开筹备会议;15日在阿猛正式召开;19日,会议正式宣布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成立,按照中央指定,林李明为书记,周楠、郑伯克为副书记。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分析了全国和云南全省的形势,研究决定了云南解放的方针、策略和具体工作方案等等。推举林李明、郑伯克、庄田、张子斋、郑敦为常委以及11人组成边区党委执行委员、10人组成的边区党委候补执行委员。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会议决定桂滇边纵队和云南省工委领导的武装部队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简称边纵)。纵队司令员庄田、政委林李明、副司令员朱家璧、副政委郑伯克、参谋长黄景文、政治部主任张子斋。
会议的主要内容在阿猛形成,史称阿猛会议。由于会议是在敌人的反扑及围剿期间召开的,会议流动进行,领导机关由盘江南岸推向北岸,至8月21日,桂滇边工委、滇工委合并扩大会议结束。
会议实现了云南全省和滇桂黔边区党的统一领导,也实现了各武装部队的统一。解放云南的各种决策命令据此发出,各武装部队奔赴各个战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云南及滇桂黔边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行动。在以后几个月时间内,云南各地和滇桂黔边区建立了一个市委、12个地委及行政专员公署,党领导的各地武装力量编为边纵12个支队另两个独立团。此间,边区军民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粉碎敌军的“围剿”,迎接野战军进军西南,解放全边区的斗争高潮。到1949年底,共解放了60余座县城,文山地区除了文山、马关两县城等少数孤立据点外,大致解放。仅时隔半年,阿猛人民就迎来了追歼国民党残军的野战大军,文庙会址再次见证了会议主旨即云南全省解放的进一步实现。
1950年1月初的白天,阿猛山头路边,到处鞭炮声声,战马嘶鸣;夜晚,阿猛湖畔,几十只载满解放军的渡船往来穿梭,船上的火把流星般飞舞;照亮阿猛夜空的还有陆地上人们手中的火把,到处都喊着、传递着“大军来了!”的消息。家家户户都举着火把跑出来,辽阔的河滩和躁动的阿猛街跳动着无数火龙,差不多隔二十步就有一人举着火把为解放军照路,人民解放军在火把的照耀下通过阿猛街,通过曾经召开过阿猛会议的文庙,山边远处的火把如同火龙照耀着解放军前进的步伐。不久,文山全区解放了,云南全省解放了。历史翻启了新的一页。
历史跨进了新世纪,阿猛会议会址也经历了63年的风雨历程,人们不会忘记这里当年汇聚了云南全省及滇桂黔边区党的最高领导和各地革命精英、各部队指挥员,他们在这里完成了一件关乎云南全省解放的大事,召开了云南革命史上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阿猛会议会址每年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造访者,仰望高耸入云的纪念碑,聆听萦绕苍松翠柏间的琅琅书声,缅怀先烈,继承传统成为我们开启动力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