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有感
2012-04-29尹海影
尹海影
实施慈善教育,将播撒爱心与提升教育品味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慈善”有了新的理解和体验。
第一,慈善不在于你捐多少钱,关键是要从心开始。提到“慈善”二字,我脑中立即浮现的是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名人的善举,某某明星对灾区的捐款、某处发生天灾人祸后有关部门组织的捐献以及类似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等这些善举。理解了慈善的真谛,方才明白慈善并不完全需要用金钱的数量去衡量,慈善其实很简单。你可以把攒下来的零花钱,捐给山里的孩子。尽管不多,却是一份温暖、一份爱心;你可以主动为老人让座,你可以随手拾起一片垃圾投进垃圾箱;你可以给予路过的陌生人一个真诚的微笑……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收获爱的温暖。无论你付出的东西多么渺小,即使是一封信、一元钱、一支铅笔或一个微笑,只要饱含着你的浓浓深情,就如同冬日的一缕阳光,能驱散阴霾与冰冷。
第二,避免说教式的慈善教育。“慈善”这一话题,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果班会课上,照本宣科地把《慈善读本》的教材内容传输给学生,形式上比较枯燥,教育效果也不佳。把慈善教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慈善和培养慈善意识,教育效果会更佳。这是我对比自己班《慈善读本进校园》主题班会和初二(2)班主题班会开展情况的体会。初二(2)班围绕“爱和感恩”这一主题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学生们的形象演出,让我体验了一次“慈善之旅”,让我重新认识了慈善,也让我懂得要让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自然而然体验慈善公益,避免单纯的说教至关重要。
第三,培育孩子的慈善意识,要从小抓起。慈善意识的培养,不是仅仅靠一本教材的灌输、几节主题班会的开展就能实现的。慈善意识要从小培养。家长们要重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他们从力所能及的小事中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心灵深处关心他人、感恩他人,让孩子们成长为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
(本文作者系福州市罗源三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