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典诗文 提高文化素养
2012-04-29王晶
王晶
一、激起诵读古典诗文欲望,走进古典诗文殿堂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三字经》、《弟子规》,都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它们用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又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鲜明和谐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以诗讲诗、以诗解诗”,以其引导学生领会诗文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文的欲望。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时,因为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可以借机发动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引导学生比较这些诗的相同与不同,从而实现以诗解诗的目的,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如刘禹锡的《秋词》,要求学生反复背诵,背熟记牢,进而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文的欲望。
二、教给阅读古典诗文方法,培养诵读古典诗文能力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更是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诗文应采用不同的读法,如读叙事诗时,要注意先理清诗的故事情节;读抒情诗时,要注意分析诗中的感情层次等。指导学生阅读诗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先整体后局部,把握全诗内容。所谓先整体后局部,即在读一首诗时,应该先一口气读完,从整体着眼得出一个大致的印象,全面把握作品的倾向和意图;然后再从局部入手,去考察作品的结构和层次,通过对诗中一句、一词、一字的分析,进一步领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
二是注重朗读和吟诵,在读中有所感悟。朗读和吟诵都是读诗时常用的方法。朗读,是清晰响亮的高声读,是以声传情;吟诵,是用像唱歌似的音调有节奏地低声读,是以声赏情。指导学生朗读和吟诵有机结合,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三是注意体味诗文语言的音乐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作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同时,还要注意体味它语言的音乐美。指导阅读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和用词给每句诗划出音节。一般情况下,五言的可划分为两节,七言的可分为三节。阅读时这样分出节奏,反复吟诵,就较容易理解诗的内容,进入诗的意境,品味出诗的美来,进一步培养学生诵读古典诗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揣摩古典诗文高深意境
一是指导学生以充分理解为基础,进行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必须让其认真阅读和仔细品味诗文的意思,一旦领悟,想象和联想就接踵而来。如,在指导学生读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阅读,弄懂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再经过反复的吟诵,从而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大概是主人十分爱惜翠绿的苍苔,怕它被来人的屐齿踩坏吧,作者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作者赏春而不遇,却发现了一枝红杏花,并且由这枝红杏花,联想到满园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景象,满园的春色岂止是一座柴门,一座小院所能关住的!这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让其进行充分联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甚至能想到: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同样,人类社会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也不是任何力量所能限制的。通过仔细读、反复吟诵和体会,引起学生想象和联想,进而增加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味道。
二是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对所读诗文进行想象和联想。要让学生能在读诗中展开想象,平时应注意指导他们认真观察,勤于实践,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来理解书本知识的倾向。因此说,知识多了,想象力就丰富了,就能一触即发,呼之而来,从而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来,这就是为古代私塾让学生博览群书的效应。
三是以诗的内容为中心,进行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到的事物应与诗中所写的事物和道理有本质上的联系。如,陆游的《示儿》与王昌龄的《出塞》有着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本质,因此能够互相联系。同样,很多古诗都有相同的情感取向。教师教授诗文的时候,要注意积累和对比运用,发挥和促进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提高学生的诗文文化素养。对于许多古诗,除理解意义外,其气势、节奏、神味都不是浮光掠影地看一两遍所能深刻领会的,必须反复诵读,细细玩味,才能心领神会,深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