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2012-04-29李惠杰
李惠杰
一、教师言传身教,渗透德育
老师是学生品质修养、作风习惯乃至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的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体育课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就要在课前提前候课;要求学生不穿便装上课,教师首先要穿好运动服。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二、课堂常规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
比如体育器材的摆放和回收。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学内容都要用到体育器材,在迎面接力中学生要用到接力棒;在前滚翻教学中要用到体操垫;在跳高教学中要用到海绵包等等。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教会学生主动帮助回收器材。如在滚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取体操垫,如何摆放体操垫,如何收回体操垫。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的教学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特点,其教育效果也不同。一般说来,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形式和要求的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如球类教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还是侧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四、集体项目中,德育尤为重要
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积极地为集体尽职尽责,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有大量的集体运动,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密切的交往与合作,从而体验到集体的荣誉,体验到被同伴接纳、受同伴欢迎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进而培养起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通过遵守活动规则,可以养成守秩序懂礼貌等好习惯;通过集体竞赛,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从中学会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失败与成功。例如队列比赛、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角色定位。它强调的是集体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通过教学设计和气氛的营造,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配合、互助等方面和谐发展,使他们懂得没有同伴间的密切配合,就很难完成练习。同时也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相处得更融洽、更亲和,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大。
总之,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应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将德育的内容贯穿到体育教学之中,不断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