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灾后的回归
2012-04-29徐蕊
徐蕊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向田邦子其人并简要分析其后期作品《阿哞》中特有的昭和时期的家庭特征,并结合现今日本“3·11”大地震后的具体背景,探讨日本民众在经历社会重大灾难后对于家庭的回归倾向。同时,探讨日本在“多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迅速复兴的问题。
关键词: 向田邦子昭和时期灾后家庭回归
向田邦子出生于1929年(昭和4年),逝于1981年(昭和56年)。她在有生之年,写下了16册随笔、小说、剧本等,千集电视剧,以及一万五千集广播剧。她在小说及电视舞台剧本中生动地描写了昭和时期的日本人民的家族观,其作品在作家逝世后30年仍深受日本人民爱戴。这在现今媒体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实在已经难能可贵。向田邦子是日本第83届直木奖获奖作家。由她编写的剧本、小说都在日本广受好评。她对昭和时期特有的家庭构造、家族亲情的描写细致入微,她的文字虽然时空相隔,但仍然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向田邦子1981年8月在台湾因飞机失事遇难。飞机失事的新闻轰动了全日本。但是当时,不管是台湾还是内地,华语世界对于向田邦子还是相当陌生。这一次旅行本是日本一家杂志社策划,邀请她访问中国台湾、内地,韩国,印度,法国南部等地区收集灵感用于创作的。可见向田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并与中国有过相当程度交集的作家。华语圈在逐渐了解了这位作家后,被其才情与风格打动,亲切地称她“日本的张爱玲”。
向田的一生恰好贯穿了日本整个昭和年间。在这期间,日本经历了骚动的战前时光,对外扩张对内民众苦不堪言的二战,以及昭和中后期的高度经济增长期、转型期。整个昭和时期对于日本意义非凡,对于经历同样波澜壮阔的历史转变的日本国民来说,向田邦子所撰写的小说和电视剧里所反映的平民家庭生活,更是有着深刻的认同感。为了纪念她对日本剧作方面的贡献,甚至在1983年设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向田邦子奖”,目的是奖励那些优秀的剧本作家。
由于在剧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向田邦子获得了一大批忠实读者观众的倾心。在各种报纸杂志甚至是电视荧屏上,近三十年来从来就不乏纪念缅怀她的文字与图像。除了再版她的小说,播放由她编写的电视剧外,报社电台总是会特别制作节目特辑,刊载怀念她的文章,出版文人、制作人、演员等关于她的缅怀性文字。
在日本“3·11”震灾之后,人们对向田邦子的怀念有增无减。2011年3月30日,位于向田邦子的第二故乡鹿儿岛市的“鹿儿岛近代文学馆”重新开馆。近代文学馆中有一层以“向田邦子的世界”为题,通过再现作家的书房、原稿等专门纪念这位作家。日本NHK电视台也制作专题“没後30年の記念”,每周播放向田邦子的原作电视剧。BS朝日电视台在2012年新春特别节目中特别播出了走访向田邦子足迹的节目,探寻如果向田邦子还在世,会对现今的日本作何感想的问题。在日本人的眼中,这或许就是他们的原点。
日本“3·11”大地震以来,无论国际社会还是日本国内各界都积极救灾。被海啸冲塌的大堤可以重建,震坏的房屋也可以修缮,但是在人们内心,余震或许久久无法停息。
于是,在经历过重大社会灾难之后,人们重新开始了对家庭的回归。商场里的结婚戒指悄然畅销起来。①之前非常流行的晚婚族群及“不婚”族群们有了改变的势头,连原本要加班到很晚,回家途中再绕道喝个小酒的工薪族丈夫们也因“节电计划”,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变长了。原本由于社会分工细致化而导致的家庭的分崩离析也有所好转。更多的家庭可以有更长的时间围坐在餐桌旁吃饭聊天。这种景象就是向田邦子笔下俯拾皆是的昭和时期家庭的复写版。只是布景由现代的起居室变成了“茶の間”,由餐桌变成了“卓袱台”。经过了近半个世界的变迁,人们对于家人的依赖,对于家庭的渴望,对于家的回归都是一样的。
昭和时期的日本,一家人坐在榻榻米上,围着小桌子吃饭,伸手就能触碰到家人的温度。吃着同样的食物,呼吸这一样的空气。与现代社会不同,人们的距离很近。每晚在60瓦的电灯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谁都知道,这些人是一生都会守候在自己身旁的。不只是家人,友人、邻居都是经常在这样的家中闲话家常,增进情感。这就是向田邦子的小说《阿哞》中的情景。与现今世界淡薄的甚至只是通过电话、网络沟通的人际关系相比,昭和时期的家庭关系多了一丝丝温情脉脉。
久世光彦曾这样叙述昭和初期向田邦子在东京的居所:“昭和最初那几年(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二战开始的几年中,我和向田年纪虽然只差6岁,但是回忆中的饭桌的样子很相似。向田家住在目黑,我家住在阿佐谷站附近。父亲都是工薪族,家庭构成一样所以生活方式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后来一直到阪神大地震的时候,涩谷那时候还是郊外,我们两家都是新兴住宅区。道路房屋都是和洋折中的样式,院子里还能听到三味弦的声音。”②
向田邦子一生中经历过二战及战后那些灰暗的岁月,但这些难忘的历史给向田的作家生涯平添了几分成熟的沧桑感和劫后余生的感恩之情,《阿哞》中母亲的厨房还有父亲的教训都让人们更加怀念曾经的时光,从而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给大家带来的静好岁月。
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历史方面的原因,大和民族历来就“多难”,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战,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日本都经历了由废到兴的迅速恢复奇迹。这次灾后日本能否像二战后那样取得经济高速增长,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但是历史的回归点与向田邦子的小说中的不谋而合。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有必要继续解读向田的文本,以期更深刻地理解二战后日本民众的自我治愈,灾后对现今日本国民的深层影响。
注释:
①http://www.cnn.co.jp/world/30002586.html 2011.04.28.
②久世光彦.向田和子久世光彦×向田和子対談 匂い立つ歳月——向田邦子の恋文[J].波,2002,8,(36):52-57.
参考文献:
[1]久世光彦.向田和子久世光彦×向田和子対談 匂い立つ歳月——向田邦子の恋文[J].波,2002,8.
[2]向田邦子.あ·うん[M].文春文庫,1983.
[3]汤加礼.日本灾后影响预估[J].海洋世界,2011,4.
[4]松田良一.向田邦子心の風景[M].講談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