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大学生考试舞弊动机与教育策略

2012-04-29肖周芹

考试周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舞弊心态动机

肖周芹

摘要: 考试舞弊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高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是有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考试舞弊动机有三类:认知偏差导致的舞弊动机、消极情绪造成的舞弊动机和人格缺陷产生的舞弊动机,这三种舞弊动机的产生根源是各种不良的心态。针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各种动机和心态,高校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考试舞弊教育策略

目前,我国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比较普遍,有人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做过问卷调查,在其调查结果中指出:“有48名被试者,报告自己从来没有考试作弊行为,占总样本的6%,也就是说有94%的被试者,承认自己有过一种以上的考试作弊行为。”[1]要消除大学生考试舞弊这种高校“流行病”,首先必须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动机和原因进行全面的深刻的分析,然后根据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各种动机和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和消除考试舞弊现象的目的。

对于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原因和动机,不少教育工作者进行过研究。有人认为:“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由多种原因所致,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与教育因素三个方面。”[2]我将着重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大学生的考试舞弊动机有以下三种。

首先是认知偏差而导致的舞弊动机。这种舞弊动机产生于以下三种心态:第一,认为学业成绩无用的心态。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认为,在当今社会,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成长与就业,不是凭自己的学业成绩,主要是靠社会关系,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拼爹”,在学校里取得的好成绩,不如有权有势的好爸爸。所以,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采取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在考试时希望通过舞弊蒙混过关。第二,害怕吃亏的心态。有些学生平时学习还比较用功,但在考试时发现一些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同学,由于采取舞弊手段,所获得的分数与自己凭努力得来的成绩相差不多,有时甚至高于自己刻苦用功得来的分数。所以,他们心理上感到不平衡,觉得自己吃亏了,在这种怕吃亏的心态支配下也走上了舞弊的道路。第三,对舞弊行为怀有侥幸的心态。我国高校为了加强学风和考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考试管理,对考试舞弊的学生给予了非常严肃的处理。但为什么还有许多学生明知故犯,重蹈那些舞弊学生的覆辙呢?原因就在于不少学生存在着一种侥幸心态,他们曾经在考试中采用过舞弊手段而取得了很好的分数,在下一次考试中,在这种侥幸心态的支配下,又故伎重演,再次舞弊。

其次是消极情绪所造成的舞弊动机。一些消极情绪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考试舞弊行为,这些消极情绪有如下体现:第一种体现是对考试的恐惧情绪。有些学生对于考试怀有一种恐惧情绪,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害怕不能及格,认为只有通过舞弊,才能获得及格成绩。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好,考试及格是没有问题的,但受虚荣心的驱使,总想得到高分,所以这些基础好的学生对考试也怀有一种恐惧心态,他们害怕得不到高分,于是把舞弊当成获得高分的最好手段。第二种体现是厌学情绪。有些学生在高考前的期望指数很高,他们一心想到重点大学就读,但是在高考中发挥不好或能力有限,结果进了一般大学或高职高专。所以,这些学生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但为了混取一张大学文凭,在考试中只好通过舞弊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第三种体现是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悲观情绪。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社会上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之有较大的增长。所以,21世纪的大学生比上个世纪的大学生,在就业上遇到了更多的困难。特别是一般高校或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中,更处于劣势。因此,一些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感到十分悲观,他们认为不管自己怎样努力学习,由于自己学校名气太小,将来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下,这些学生得过且过,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对学习缺乏激情,对求知没有兴趣,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时只好舞弊。

最后是人格缺陷而产生的舞弊动机。这种舞弊动机源自以下几种心态:第一种是缺乏自控能力的心态。一个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但有些大学生缺乏自控力,在考场上如果看到别人舞弊,或者感到有机可乘,就不能控制自己,于是进行舞弊。第二种是表现欲望过强的心态。一个没有任何表现欲望或表现欲望过强的大学生,其人格都是不健全的。有些大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很强,他们或者想通过舞弊获得高分炫耀自己,或者在监考老师严密监视之下依然敢于舞弊或巧于舞弊来显示自己有“胆量”或有“本事”,以此来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第三种是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它的主要表现是在不能自我控制的情境下不由自主地重复着一些观念或行为。有些大学生从中小学时代就有考试舞弊的行为习惯,已经形成了一种强迫症,只要一进考场,就会不由自主地重复过去的舞弊行为。即使是一些十分简单的大多数人都能过关的考试,这些具有考试舞弊强迫症的学生,依然要进行舞弊。

大学生的考试舞弊,对高校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会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也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高校要减少和消除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必须针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动机和心态采取如下教育策略。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纠正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一些大学生之所以认为自己没有舞弊而感到吃亏,就是因为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没有认识到考试舞弊是一种不道德的甚至是可耻的欺骗行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和就业观,要让大学生明白这种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一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在就业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只是极少数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凭自己的才能获得就业岗位的。高校教师要教育大学生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考试只是一个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它不是最终目的。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绝对不是为了在每次考试中得高分,所以,对于考试不应怀有恐惧心理,即便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也不会每次考试都很成功,因此,对考试存在莫名其妙的恐惧情绪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加强高校的考试管理,改革考试方法和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一些大学生的舞弊现象的出现,与考试管理和监考教师的工作态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凡是对考试管理十分严格、对考试舞弊学生采取严厉处分的学校,舞弊现象都比较少,而考试管理十分松懈的学校,舞弊现象就比较严重。在考场上监考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很重要,一些对工作十分负责的教师,在监考时勤于在考场上走动巡视,一旦发现个别学生有舞弊的迹象,就马上进行制止,那么,这个考场就可能不会有舞弊现象的发生。而有些监考教师对工作不负责任,他们或者充当“老好人”,对学生的舞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在考场上做私事,不巡视,不注意观察学生考场的行为,在这样的考场上必然会出现大范围的舞弊。在加强考试管理的同时,还要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目前学生的考试舞弊,在开卷考试或操作性考试中,很少舞弊,而在闭卷考试和理论性考试中,舞弊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在考试科目上,那些通过复述课本上的知识来答卷的科目,尤其是那些人文社会学科类的课程,舞弊现象十分严重,而那些通过逻辑推理或创造性思维来答题的科目,则很少出现舞弊现象。所以,要减少舞弊现象,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在高校的考试中,要提倡多种形式,既有闭卷方式,又有开卷方式;既重视理论性考试,又重视操作性考试。在试题的设计上,重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重在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而不是单纯对知识的回忆和复述。高校不仅要改革考试的方式,还要改革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方式。目前,我国高校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是以期末考试的分数为主要依据。这种评价学业成绩的方式会助长学生考试舞弊的倾向。一些平时学习比较用功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时还不及那些平时不用功但善于在考试舞弊的学生的成绩。所以,高校教师要改变这种单凭一张期末考试的试卷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要降低期末考试分数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中的比重,加大平时考察成绩和作业成绩在评价学业成绩中的比重。

再次,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学风和考风都是密切相关的,一所高校,如果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更不可能有严肃的考风。目前,在高校中有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本职的教学工作敷衍塞责,不精心备课,不认真讲课,在教学内容上,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根本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的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有些教师为了讨好学生,让学生在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打高分,他们在考试前划定很具体的考试范围,甚至透露考题,这些教师的这种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学生参与舞弊。而且,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不公平的。一些平时从不听课的学生,只要把老师指定的考试内容事先整理好,带进考场,伺机舞弊,那么所得的分数有时甚至高出那些认真听课但从不舞弊的学生。所以,要建立严谨的考风,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教风,要加大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督导,制定严谨的教学规范,杜绝向学生透露考题的行为。

最后,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上所述,一些大学生参与考试舞弊,既不是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问题,又不是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问题,更不是基础太差的原因,而是人格上的一些缺陷导致的。如有的学生缺乏自控力,有的表现欲过强,有的患有强迫症,等等。对于这些人格有缺陷的学生,要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措施。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运用不同的心理教育措施。对于缺乏自控力的学生,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于表现欲望强的学生,要因势利导,把他们的表现欲望引向积极的方向,而不是在舞弊中表现自己;对于患有强迫症的学生,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通过各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措施,不仅能够减少大学生的考试舞弊现象,还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向丽.大学生成就目标、中立态度与考试作弊关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2]冯晓玲.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归因与对策分析[J].考试研究,2009,(2).

猜你喜欢

舞弊心态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应对策略
还是“看掐架”心态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