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活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2-04-29秦莉
秦莉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它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可见,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认识,这种学习方式远比让他们坐在教室里静听、静观、静思要好得多。
找准兴趣点,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
为了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教师就要进行充分的学情调研。开学初,我带领学生一起翻阅教材,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哪课,不喜欢哪课,理由是什么。学生兴致高涨,畅所欲言。一部分学生对《秋天的节日——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不感兴趣,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不像《找秋天》、《我们班里故事多》等几课有意思。怎样才能把学生觉得没意思的课上得有意思?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创设了相应的故事情境。上课伊始,我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老人的故事,我并没有把故事讲完,而是留有悬念,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陈述故事后续的发展。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哪种故事的结果是最积极的。
故事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多样的答案,体现了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一改传统的被动、说教式学习。作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回归生活,开展生活再现的活动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情感。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在上《美化家园》一课前,我为每组学生都准备了分类用的“垃圾桶”。课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现有的“垃圾”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倒垃圾是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学生应该具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汇报交流环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不同的垃圾分类方式展开辩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掌握了知识,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的生活中,他们为班级购买了几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并在上面贴上了标识,认真地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这一活动的取材源于学生的生活,而他们活动后的收获又进一步指导了他们的生活,这不正是教学的价值体现吗?
引导发现,开展探究式活动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儿童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掌握学科结构的态度或方法便是“发现”,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儿童发现的过程。发现法,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价值。
在讲《我们换牙了》一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都知道每天要刷牙,但是,为什么要刷牙?牙齿中为什么会有细菌?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我请学生品尝黑色的巧克力饼干,然后让他们漱口,并要求他们把漱口水吐到预先准备好的纸杯中。当学生看到水杯中的漱口水时,都不由地惊呼起来。因为水杯中呈现出大量的黑色食物残渣。牙齿中留有食物残渣,便会滋生细菌,这个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在活动后,健康意识提高了,他们再也不敷衍刷牙这个重要的生活环节了。
学生在自我发现与自我探索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习自得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收获、有所启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编辑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