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夏习俗及传说

2012-04-29余春明

吉林农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阿斗瘟神立夏

余春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是仅次于清明的节日,这一天华夏大地都有着浓厚的喜庆气氛。虽然不同端午、中秋和春节一样放鞭炮热闹,却也有着独特的喜庆方式。这些方式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系列的立夏习俗。各地有各自的特点,但大同小异。

南方各省立夏这天至今还流行吃煮鸡蛋、竹笋和带壳豌豆等食物,期望无灾无病。民间相传吃煮鸡蛋使心气精神不亏损,吃竹笋双腿健壮有力,能走远路,吃豌豆可消除眼疾。

江苏浙江等地煮茶叶蛋,将新茶叶浸入水中与鸡蛋同煮,以不破裂为佳。民谣曰:“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踏烂石板,指强壮有力。又云:“立夏吃只蛋,力气大一万;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走路从上坎跌下坎,多没劲。于是,立夏这一天,家家煮蛋,人人吃蛋,确保夏天身体强壮。

还有“挂蛋”的习俗,挂蛋是针对小孩子而言。在立夏这天,父母将煮熟后蛋壳完好、无裂缝的鸡蛋装在事先编织好的丝网袋内,挂在小孩的胸前,目的是避免“疰夏”。所谓疰夏,是说立夏之后,人容易感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出现神倦身瘦等症状。小孩挂蛋在胸前就可避免。民间有个传说,说是瘟神喜欢睡觉,直至夏至日才醒。醒来就在人间散步瘟疫,小孩受害最严重。女娲娘娘听说后,与瘟神理论,不准他胡来。瘟神无奈,只好答应。他们约定,以胸前挂蛋为标志,立夏之日胸前挂蛋的小孩就不会伤害,这就是挂蛋的由来。我们家乡这个习俗在稍后的端午节可见,小时候我就挂过蛋,当时并不知缘由,只知因有鸡蛋吃而兴奋不已。小孩子还会玩撞蛋的游戏,即两个人各用自己的蛋头及蛋尾分别跟对方相撞,以谁的不破为赢。这也象征一年无灾无病,健康成长。

立夏这天,各地还盛行称人的习俗。人们会在公众活动较多的堂屋桁条上拴上一根粗大的棕绳,棕绳的下端挂好称谷子的大称,男女老少大家都要称称重量。俗话说,平时称人,称一称,瘦三斤,只有到立夏日称才吉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肥瘦是身体好坏的标志,大家都希望体重逐年增加。因此,称人时,负责扶称的在报体重时,还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说几句吉利话。如称老人:“称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莫肯莫肯偏莫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称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

民间流传称人源于三国时期。传说刘备死后,孔明将其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吴国,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云的面给阿斗称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称一次,看增加多少体重,并写信告诉孔明。也有的地方流传说司马炎俘获阿斗后,曾被孔明七擒七纵而心服的南蛮王孟获立夏那天带兵到晋都检查阿斗是否受了虐待。晋武帝不光平时不敢怠慢,立夏这天中饭更是让阿斗饱食一顿糯米煮豌豆。孟获一称,每年总要长几斤。这是同一说法的不同版本,这个“扶不起的阿斗”才得于在晋都终老余生,民间称人的风俗也由此而来。人们习惯地说增加体重为“发福”,减少体重为“消肉”。清代虞景璜在《庐江竹枝词》里写道:“果存樱桃笋作羹,年年届节把身称。阿侬多吃豇豆饭,比较前年重也轻?”记录的就是这种习俗。

家乡在立夏这一天还有一种特别的风俗,母亲会为女孩子穿耳朵眼,以备长大后戴耳环用,据说这一天穿的耳洞不容易长合拢。这一风俗安徽合肥也盛行,而且那里立夏日不能坐门槛,特别是小孩坐了,一个夏天会疲倦多病,一年都精神萎靡不振。但如果不小心坐了,就必须坐满七条门槛才可破解。

一个普通的立夏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却有著如此丰富的习俗,从而形成了民族厚实的文化底蕴。作为龙的传人,不能不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而自豪;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传承民族文化,不至于让这些凝聚民族之心的文化和习俗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丧失。

猜你喜欢

阿斗瘟神立夏
立夏喽,碰碰蛋
立夏
阿斗来到我身边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战瘟神
大疫
林散之《毛主席<送瘟神>诗联》
立夏
Début de l’été
阿斗“乐不思蜀”?原来心中自有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