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甲老人孟昭旭的七年爱心接力

2012-04-29王为峰

慈善 2012年6期
关键词:台前县敬老院老干部

王为峰

重阳节前夕,台前县退休老干部孟昭旭,带着一份份特殊的礼物,奔赴全县九个乡镇敬老院,看望130多位孤寡老人。这是他第七次为全县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过“九九重阳”老人节了。

孟昭旭每年九月初九会根据老人的实际需要,为他们送去不同的节日礼物。他这次买了100多个小马扎,敬老院里的每位老人一个;并订做了九个大蛋糕,每个敬老院一个,让老人们欢欢乐乐过一个祥和的节日。

孟昭旭,今年68岁,十几年来悉心侍奉赡养自己的老母亲直到91岁寿终,是当地出了名的孝子。如今他把这份孝心推及到对敬老院孤寡病残老人的关爱上。他成了敬老院老人们的共同的“孝子”。

每逢“老人节”,他都自掏腰包给老人们过节。此外,他还给老人们拍照,记录幸福时刻;订阅《濮阳日报》、《慈善》、《老人春秋》等报刊,使老人们能及时了解党的好政策。这7年间,他先后共出资5万余元。

不仅逢年过节,就是平时,孟昭旭也经常看望老人们。他每到一处,都与老人们亲切交谈,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他和老人们畅谈当前的好形势,聊聊如今的好政策,使老人们倍感党和政府“阳光政策”的温暖。

在后方乡敬老院,来自张庄村的孙常梦老人抓住孟昭旭的手激动地说:“过去在家一个人过,饥一顿饱一顿的,俺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了新铺盖,一天三顿饭吃得热乎乎的,还有人疼有人关心、疼爱,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 “党和国家给咱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就是要咱们把身体养好,快快乐乐多享几年福,安度晚年。”孟昭旭安慰道。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昭旭不仅密切关注着子女的成长,还关爱着社会上家庭贫困的孩子。尤其是对那些命运不幸的孩子,他更是给予特别的照顾。

台前县一中高三学生程某考入信阳师范学院,但因家庭困难,无力交纳学费。闻讯后,他立即送去600元,并赠送了一批学习用品,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鼓励她克服困难好好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有一次,他从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母亲牵着女儿的手、走过风雨十一载》的报道,介绍了辽宁省凌海市居民申艳萍的女儿李昆不幸患有红斑狼疮病,花去了几万元的治疗费,使这个经济拮据的家庭陷入了困境的情况。他得知后不仅汇去2000元钱,还积极向《慈善》杂志社请求援助这个不幸的家庭。《慈善》杂志在刊登后,像孟昭旭一样,许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为申艳萍母女解了燃眉之急。

“爱心账户”蓄满爱

孟昭旭平时非常俭朴,省吃俭用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资存入“爱心账户”。

当闻知有需要救助的人,他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他先后为南方洪涝灾区、非典危重病人、贫困学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捐款数万元。

他还坚持为县城群众操办红、白事,操心费力不说,白搭功夫还倒贴钱,但他无怨无悔。10多年来,他先后为300余对青年男女主持了婚礼,为150多位老干部主持了丧礼。他处理婚喜红事坚持新事新办,处理丧葬白事坚持节约从俭,倡导了文明新风。

孟昭旭所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所受的累和苦难言难尽,但他始终如一。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一句话,他就会无偿地提供热情帮助。

为霞尚满天

近年来,孟昭旭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和老干部们一起搞调研,调解社会上的矛盾纠纷,参加乡镇、县直单位的行风政风评议会,及时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反馈给有关单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余热。

孟昭旭发挥爱学习、爱写作的特长,笔耕不辍,每年都写出几万字乃至十几万字的心得体会和新闻通讯,每年也都会有10余篇文章见诸报端。他还与《慈善》杂志建立了密切关系,不仅为其供稿还帮助需要救助的人。

爱心接力代代传

为使爱心接力传递下去,孟昭旭常常深入村庄、社区、学校举办爱心讲座,教育青少年,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的种子散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其中,他撰写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我做起》等文章得到县里有关领导的肯定,在县、乡部分中小学巡回演讲,收到较好效果。

孟昭旭用爱心倡导着社会新风尚,播撒着人间大爱,推动着社会和谐,发挥着全部的余热。他被先后授予台前县“家庭美德标兵”,濮阳市首届道德模范、“感动濮阳孝亲敬老标兵”、河南省十大孝老之星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台前县敬老院老干部
北京老干部之歌
台前县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台前建县40年
台前建县年40
台前县
火场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