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是”与“所有”
2012-04-29
新作文·高中版 2012年6期
“所是”与“所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的“所是”,是一种内在的素质修炼,呈现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由不断地成长而达到丰足自在,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生命的乐趣;人的“所有”,是一种外在的财富欲望,它往往用金钱来衡量生活的质量,有时甚至超出生存的基本需求,让我们不遗余力地谋取可有可无的东西,结果常惶恐而不安。
生活中,我“有”什么,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而我“是”什么,却较少为人们所关注。这种重“所有”,轻“所是”的现象,是对人生幸福的一种误解。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生活的幸福,不仅包含着享受,更意味着创造,“所是”才是创造的基础与源泉。
【点击运用】
一个人是否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地容光焕发。当一个人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着,“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时,这种“所是”才是难能可贵的。适用话题:物质与精神,追求,信仰,创造,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