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性探析
2012-04-29郭中奇
郭中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多数班级管理的改革比较缓慢,多倾向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因此,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的班级自主管理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也是摆在每个教育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既紧迫又现实的问题。
一、班级自主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班级是实现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场所,每个学生都希望在班级中得到表现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机会。虽然新课改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再仅限于成绩,但是目前大多数班级依然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班级中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以充分发挥和展示学生的创造潜能。
2.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学生是教育对象,是学习的主体;而班级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传统的教育体制,班级管理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分数提高,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需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班级的管理中,要让学生放松心态,让有潜力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和信任度,充分展示学生的组织才能和个性特长,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中收获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实效。
3.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够深入。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班级自主管理需要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班级管理需要激发班级全体师生的热情,需要全体同学有集体协作的精神和共同奋斗的目标。班级自主管理是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只有在集体合作、自由的环境中,每个学生的才能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
1. 树立班级自主管理理念,创设自主管理良好氛围。教师的管理理念,对班级发展及学生成长有显著的影响。班主任自身应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具备管理的自主意识和优秀的管理经验,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成长的范本。另外,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推进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既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还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桥梁。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创设民主、和谐、自主的建设氛围,首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摆正班主任的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提升个人魅力,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积极热情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和机会。
2. 加强对学生个体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强烈愿望。中学阶段,学生开始初步形成独立评价自己的意识与能力,决定了其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这时,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强烈愿望,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不能采取压制、强制策略,要培养学生习惯、奠定学生自主管理基础。通过引导来唤醒学生自主管理意识,通过让学生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明确学生为班级集体进步的意识和职责。让学生有共同努力的方向,团结协作,使这种班集体精神得到内化,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在自主管理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3. 转变班级及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模式,实现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要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班级自主管理,首先需要转变班级及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模式。班主任工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自身的素质、班主任的工作质量以及班级学生的质量。班级的管理机制主要是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导向、激励、匡正机制,不仅要发挥班主任内在的积极性,还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首先,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目标要明确。明确的班级目标有明显的目标导向,让班主任在班级建设时有明确的方向可以把握,并时刻保证建设的方向,使偏离之处得到匡正。其次,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要全面、系统。评价机制不仅包括班主任的教学成绩,也要包括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成果和其他班级建设情况。第三,评价方式要具有多样性。班级自主管理评价要灵活。由于班级自主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评价体系中适当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比如小组评价、组与组评价、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以此来激发每个学生争当表率的强烈愿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可以弥补评价制度的单一性,可以更加动态、全面地对班级工作有一个合理的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完善、公平。
总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是实现班级管理民主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只要学校、教师、班主任、学生及家长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尽快实现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