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的工作快乐
2012-04-29李鑫
李鑫
我们常说,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因为创造,而使教师的工作和生命有意义。然而,在现实的教师工作中,多数教师还在进行着重复性的劳动。这种重复有其客观原因。如,教材内容的重复、教学年段的重复以及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的重复等等。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如,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以及教师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远离发达的城市、工作环境不尽人意、学生愈来愈少、福利待遇低、教学内容枯燥、循环往复等等。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产生懒散、乏味、倦怠的思想倾向,使得教师的日常工作缺少生气、激情、活力和创造。尽管各级行政、业务部门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然而教师的激情荡漾也只能是一时的,回到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则又是心若止水。要解决这一现状,一方面需要改变大环境,如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环境、制定奖励政策、激励教师求实上进等等;而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自身的调整。本文仅从教师主观方面进行拙略的阐述。
一、学会在适应中寻找快乐
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认识到选择的是一种沉寂和奉献。我们不能主宰环境,但却能够主宰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中国地域辽阔,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别。近几年,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4~2005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对经费投入保障和对口支援、服务以及教师培训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有些政策已经开始得到落实和实施。我们教师要看到农村教育发展的曙光和前景,用积极的态度、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在思想上营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教师个体而言,首要的是心理上的调整和适应,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细想,我们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很多,如果厌恶这个“家”,就会抵触它、憎恨它、甚至破坏它。只有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能以爱的心态主动地接受它、认同它、适应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它。也正是在这种适应、欣赏、建设中发现“家”之美,农村教育之美,找到在“家”工作之乐。
二、学会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当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教师的职责也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将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将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名目的学习、培训、考试纷至沓来,加之校本培训的发展,无疑会给教师的工作增加一些负担,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那么,如何学习、抱着怎样的心态学习,就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是主动地学,还是被动地学?是快乐地学,还是消极地学?明代哲学家王艮曾写下这样一首《乐学歌》:人心本自乐,自将私心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於乐!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诚然,今天的学习与之明代的学习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乐学的思想境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如果我们在心理上不抵制学习、不抱怨学习,而是进行不断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把学习变成自觉的行动,变愚学为智学,变厌学为乐学。
三、学会在研究中寻找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教师的现实工作中,有许多可研究之事。首先,是研究学生。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更应成为教师的研究对象。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他们的特点,研究教导之方法。在学生的举手投足之间,感受他们的善良与纯真,在与学生的交往、交流中,体味其中的快乐。在因材施教的变化中,找寻教育的乐趣。其次,是研究教学。贯穿于教师一日工作之中的就是教学。对于教学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循守旧的教,是一种教学,而创造性地教也是一种教学。前者使教学工作单调乏味,后者则生机盎然、蓬蓬勃勃。教师要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中去,善于发现教学现象,从小的问题入手,思考和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实施教学之设想,在发现后思考,在思考中求解,在求解中寻乐。其三,是研究教育。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种种释义,都在引领教师通向教育真谛的大门。在现实世界里,处处皆教育。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这是一个终身值得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研究。在反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领悟教育的内涵,感受教育过程中的快乐,享受点点滴滴成功教育的喜悦,实现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脱变。这是每一位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