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的创造性处理例谈
2012-04-29成万兵
成万兵
从实质上讲,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的核心追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教材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正确的解释与灵活的应用。那么,教师怎样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内容、环境以及个性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处理教材?
一、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学习
新课程的数学教材,其编写的显著特征,首先是契合了新课程的新理念,巧妙地把数学问题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其次,虽然数学教材上已经提供了一些现实生活的情境,但是很多时候因地区文化差异、学生经验认识水平、情境的刺激强度不同而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就需要老师有效地、创造性地创设生活情境。
例如,在一年级《统计》(下册)的教学中,由于该册的统计知识是要求学生对一些随机出现的事件进行科学的记录,通过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从中获取新的信息。但教材上只出现了这样一幅图:4个小朋友围坐一起,由一个小朋友报出盒子中每个图形的名称,其他小朋友进行记录。这样的情境首先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太过于机械枯燥。其次,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很难把这些静态的现象理解为动态的随机现象。为此,我对教材上的情境进行改造。1. 出示一幅图形,国王的图形展览。2.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让这些站了一天的图形在晚上一个个溜出去玩。3. 教师提出:怎样可以知道溜出去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形?多少个正方形?学生提出用数一数的方法。4. 电脑上重复图形溜走的现象,学生发现很难数清,继而经过商量把它记录下来。5.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么记?然后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6. 汇报各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比较之后形成学生自我的一种策略,也就是打“√”或打“|”来帮忙的方法最简便。学生在整堂课中通过这样一个既拟人化又动态化的情境快乐地学习,不仅习得了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体验了数学统计方法形成的全过程,从中真正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
二、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的、感性的、符合儿童特征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极主动而又趣味盎然地探究,将记载于课本教材中却失去了生命意义的知识重新点燃,让学生充分享受一种研究者与发现者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力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其在实践中体验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享受到研究知识、探究知识的乐趣。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 教师让学生用桌上大小不同的圆片或圆形实物,同桌合作先测量出它们的周长,最后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实验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2. 学生利用直尺、绳线,通过绕线法或滚动法测量出周长和直径,并填表。3. 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学生通过充分的实验,在不断得出数据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三、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
一定意义上讲,教材是实施新课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材安排的数学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全部。况且,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写得十分详尽,也不可能把一些定理、法则、公式、规律的发现探索过程叙述得清清楚楚,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加工,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形成过程,从而建构对数学定律的理解。以六年级《体积和体积单位》中“体积”为例,我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1. 先出示一个装名片的盒子,把这个盒子装满面团,而后把一块小木块塞入面团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2. 质疑:为什么一部分面团会从名片盒背面的小洞口被挤出来?3. 取出小木块,通过痕迹让孩子看清小木块所占据的空间。4. 同样再塞入一块大小不同的木块,而后再拿出,让学生比较后看清木块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被挤出来的面团也或多或少。这样一来,学生对体积的涵义已有了最为直接的感受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合理地处理教材,是考量教师能否先走进教材后走出教材、超越教材能力的标志,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数学教师毕身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