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
2012-04-29魏联民
魏联民
一节精彩的数学课,与老师的学科素养密切有关。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欠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专业成长的最大障碍之一。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造就—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如何在相对紧张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之余,及时提高自己的数学学科专业素养,已成为加速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作为“文化”的数学特有的魅力呢?我们数学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学科文化底蕴。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必须广泛阅读,才能引领学生在书海里遨游。但我要说:让我们数学教师也加入“让好书引领师生成长”,读数学教学实践的书、读数学学科文化的书、读文学书、读名著,在读书中丰富自己的数学背景,提高自己的数学学科素养,更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厚重、更开阔、更深邃,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也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真正美丽起来。
我觉得我们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最基本的应该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感等方面。
“专业技能”作为我们数学老师来说主要就是指“教学技巧能力”。教学技巧也是一种能力,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组织课堂、控制学生注意力、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业检查评价等能力,是我们数学老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我觉得专业技能是教师的灵魂,只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我们真正的教书育人。这就需要我们去钻、去学、去奋斗。一个教师要教好课和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必须以这“三熟”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情况。熟悉教材和教法,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让课堂教学灵活起来。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三熟”,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在妥善处理好偶发事件后迅速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案,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得快而且自然。每位教师要重视每一堂课,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听课、出课、评课等活动,都会慢慢总结出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了。
“专业知识”主要指“学科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数学知识的应用”等,不能认为现在拥有的知识教学已经足够了、绰绰有余了。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也告诉我们,我们数学教师现有的知识应该不断地更新,我们往往缺乏“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具备这样的能力必须需要丰富的数学知识,我们的知识只有不断地递增、丰富,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掌握丰富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认真研读领会课程标准,理清数学课程每个领域的核心目标及其相应的数学内涵,以及每个具体的数学内容的课程教学要求。
“专业情感”主要指我们要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等。我们数学老师同样需要平时所说的“师德”,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同样要有一种做老师的光荣感、使命感、义务感。也应该要有见识、有献身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有独立性、有幽默感。数学老师也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用“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对别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对自己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等。
教师职业正在走向专业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的学科素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学生的成长。新课程为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数学教师要用新课程标准审视常规教学,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总结,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全面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学科素养,这样,我们才能给每个孩子一杯具有生命意义的水!让我们的教师生涯充实、美好、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