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脉活泉 一塘云影
2012-04-29张振涛
个领域常常因为出现了一两位杰出的学者和一两篇洞解精详的论著而呈现出另一番天地。一个人物、一篇论文、一本专著,可以使一个领域整肃焕然。在宗教音乐研究领域,田青就是这种改写整体状况的学者,其硕士论文《论佛教音乐的华化》就是这种论文,而新著《禅与乐》也称得上是这类专著。如果说20世纪大半个时期的荒芜反衬了第一位拓荒者的身影,反衬了具有拐点意义的硕士论文,那么这本专著之令人瞩目则不是因为前景荒芜而来的反衬,而是因为作者持续有年、参悟体验的敷弘体理和精致表达。
经历百年积淀的中国音乐学应该出现一些从根基层面引发具有总控性基调的论述,期待有人拨开百年乱相,站在历史高度,收结凝聚。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拨乱反正,基本认同了儒释道圆融为中国艺术发展主脉的理念,但此类关乎大体的理念在音乐界未得充分阐发。刚刚出版的《禅与乐》,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深度切入和包容视野。
一般人或许朦朦胧胧地感到禅与乐的相互渗透,但具体事项、具体程度无从谈起,遂成同迷之局,正如田青数次提到的“禅与乐”似乎都“不可以义解,不可以言传,不可以文诠,不可以识度。”儒释道如何融通、体现于音乐形态之中?《禅与乐》以巨细兼备的叙述和框架,展示了禅宗如何从大一统的礼乐文化所笼罩的世俗社会与外传佛教的容受过程中顺势推演,又以何种方式融入中国人的音乐观念和行为模式,并在与儒道两家的相互渗透中,把一个多元文化格局中的艺术圆融形式托举出来,使读者对禅与乐的诸般面相有了直观立体、真实可辨的认识。
全书分为数章,第一章“中国人的宗教观和音乐观”,第二章“白马东来”,第三章“活泼的禅心与流动的音符——禅与音乐的相似性”,第四章“禅风乐韵”,第五章“禅者:在山水与音乐之中”,第六章“禅曲探珠”,第七章“中国音乐向何处去”。
作者先把中国本土的宇宙观与两千年大跨度间宗教传播的历史线路图摆出来,说出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和儒家的宇宙观无非是想告诉读者,与西方宗教不同,自佛教入驻中原便从本土经验出发,卓有成效地建构了一套不但与中国人的宗教观而且与中国人的艺术观相衔接的表达体系。第三章为全书转折,作者指出:“音乐形象的模糊性、多义性,与禅宗公案的不可确解,也有着惊人的相似。”“那种在乐声中‘怦然心动、似有所得的感觉,极像禅宗所说的‘顿悟——在刹那间豁然贯通、洞若观火。”道出了中国人把音乐作为类似宗教追求平和内心的精神支柱这个基本支点,因而合理演绎出音乐与禅宗的对接脉点。
接下来,作者以一系列具体事例,向读者展示出禅宗如何体现于音乐事项中。音乐家往往强调技术而忽略暗藏背后支配其所以然的宇宙观,作者通过音乐形态不同触面的剪切让读者看到,为什么中国的单声旋律如此发达,为什么节奏形态常呈现行云流水般的散板,为什么传统乐曲多有标题且多山水意象,为什么中国音乐崇尚“简约”且发展为“清微淡远”的审美追求,为什么中国人对王维、白居易、苏东坡等文人兼琴人的群体情有独钟。一系列现象的背后就是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理念的深刻影响。千年中国,乐事如麻,作者括尽幽隐,事理双切,采用了让一般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即使不懂音乐技术的读者也能体会的呈现于表象中“禅与乐”之间的联系和玄机。
音乐学人中具有除音乐学之外另一门学科知识的人不多,并驾齐驱、应付裕如者更少见,而音乐技术也使其他领域的学者无法进入这一几乎与其他学科隔绝的“谱系”。田青常年从事宗教文化研究,信手拈来的大量宗教历史知识,为论说搭建平台、展示禅与乐联系的史料、诗词,不但可见作者日积月累的功夫,而且为把两股活水引入一片方塘提供了天光云影般的流畅。无须说,作者切入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来自这两种力量,本书特点也在于此。凡音乐有一现象,作者必引乐入禅,反复论说,归于至当;凡禅宗有一学案,必援禅证乐,畅说而后止。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作者)说:“典型的创新就是掌握了两个或更多领域的人,运用一个领域的框架,予另一领域以崭新的思考。”作者大半生的对宗教文化的体悟和对音乐事业的投入,创造了打通壁垒、天地一新的表述,赋予禅与乐以意象交映的双重光辉。
全书最后,离禅谈乐,但由此恰恰可见作者的突进是以近些年深度参与社会实践从而深化学理的助力。社会实践涉及的越来越辽阔的范围和因之形成的视野,无疑是作者不断写出新作、唱出新主题的生命之源。如同30年前他走进五台山采访佛教音乐时生命被重新定义一样,20年后,他走进非遗保护的广阔领域时,学术生命被再次推向崭新高度,走上一条学理探求与社会实践双镳并辔的道路。生命如果与时代的迫切需求联在一起,就会演绎为一首晓畅大曲。每遇质朴的民间艺人和清新的民间音乐,田青的生命就会盎然喷发,对古典文化挥之不去的隐秘依恋瞬间化为浓烈的诗情和高亢的音腔。他不比其他人更早地接触民间僧人梵呗中的呼吸和心跳,然而,他却比任何人都最早地揭示出这些音乐的价值,让人知道音乐史的主角就是太行深处、五台深处的牧羊倌和吹鼓手。今天,他能够断之于心,笔之于书,让读者看到源自活水的新著,无疑就是来自这一系列社会实践的深度参与。音乐学界缺乏能够与整个社会科学比肩、喊出振聋发聩之声的人物,田青借着“原生态唱法”的论说、“非遗”保护观念的普及,让整个学术界反思“科学”,敲响对20世纪整个音乐界迷信“科学”、改造乐器、编配乐队、崇信“科学唱法”的警示钟。这些振聋发聩的呼唤让整个社会侧目,也是该书后两章最畅快淋漓表达的主题。他以不能让音乐学获厕于学林为耻,因而令音乐学有光,其躬行践行赋予音乐学以敢为天下先的亮彩。无论是“原生态”观念的高涨还是“非遗”观念的普及,音乐界走在了前头,成为当代学术巨流中一股引领发展方向的强大源脉。
新著吸引人的地方当然还在于作者的文字一贯具有的激情和隽永,说不清道不明的禅意和乐感,瞬间找到承载实体,顿悟与琴音之间的连接即刻找到了一种经典表述。作者在文字中创造了音乐的另一种生命,创造了禅悟的另一种生命,也创造了学术的第二生命。
理论家往往在成熟期总结早年介入的研究领域。经年培灌,心浸多载,博赡而能贯通,因而超越材料,文避枝蔓,不求引据浩繁,旨在夺领大势,固多精凿之论,且因已着先鞭,有了策马奔腾的快意,呈现元气淋漓之象,对当下现象的勾连也有了通盘思考的进路。从第一篇宗教音乐研究论文至今30年,作者没有离开学术原点。此书积十年之功,精神贯注,提炼总括,终成巨川,汇集了田青面对音乐、依傍禅宗、阐扬创发的一系列丰富的学术思想。
张振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
(责任编辑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