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户调查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

2012-04-29周厚智,杨钢桥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6期

周厚智,杨钢桥

摘要:农业规模化生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地规模经营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关键所在。从农户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建立了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测度模型;并利用湖南长沙市2个郊区县14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因素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技术、各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及其市场转移概率;目前,农业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地投入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影响最小;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为1.42 hm2,但目前户均农地经营面积仅有0.31 hm2;为了使农户家庭劳力与农地达到最优配置状态,进而使农户家庭收入达到最大,应选择转入农地或转出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农地经营;适度规模;测度方法;农户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274-04

Research on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Farmland Operation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Rural Households

——A Case Study of Two Suburban Counties in Changsha City

ZHOU Hou-zhi,YANG Gang-qiao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scale production is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market economy; And farmland scale operation is the key of agricultural scale operation. A model was built for measuring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farmland operation from the angle of maximiza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utility; And the model was tested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41 rural households from 2 suburban counties in Changsha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factors had influenced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farmland operation, which were the market price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rket price of each factor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 transition probabi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s still in the phase of decreasing rewards. Agricultural land input had the largest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llowed by labor input while minimal impact factor was capital input. The moderate scale of farmland management was 1.42 hm2 per rural household, but the current farmland area of operation was only 0.31 hm2 per rural household. In order to make household labor force and farmland to achieve optimal allocation state, thereby make their household income reached the maximum, one way is to increase the farmland scale which peasant household operated while the another way is to reduce labor force.

Key words: farmland scale operation; moderate scale; measurement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rural households

農业规模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1];农地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地规模经营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关键所在。准确、客观、科学地测度土地的适度经营规模,可以为政府进行农地流转决策、为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和为农民农地流转意愿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2-4]。然而,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范畴,其规模大小受到若干可变因素的影响[5]。专家学者们在关于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测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胡瑞卿等[6]分别从农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土地适度规模问题;罗芹[7]从产量最大化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农业适度规模的测度模型;张侠等[2]根据我国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给出了户均适度经营规模的计量方法;齐城[8]以劳动生产率为评价标准,推导出了土地适度规模的计量模型;钱贵霞等[9]在建立了土地适度规模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对全国十大粮食主产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农户最优土地规模;杨钢桥等[10]选择湖北省江汉平原与大别山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出了这两个区域的耕地经营适度规模,并分析了耕地经营适度规模下的绩效。

但是,由于地域环境有异,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其研究结论都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本研究选择湖南省长沙市2个郊区县作为典型区域,从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的角度,推导出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测度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对调查区域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完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度方法、促进农地合理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科学依据和案例支持。

1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测度模型的建立

贝克尔(Gary.S.Becker)[11]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家庭的作用做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他将家庭视为和企业属同一种类型的经济单位,家庭把“时间、资本和原材料……组合起来以生产其他一些有用的商品”。家庭生产函数作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分析工具,已经在消费理论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可以把它扩展到所有非市场活动和多产品组合生产方面”[12],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本研究借鉴钱贵霞等[9]和杨钢桥等[10]学者关于粮食生产最优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合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补充了农户的闲暇时间与资金储蓄收入等变量,构建了完全市场下的農地经营适度规模的测度模型。

1.1研究假设

1)以单个农户(Household)为研究基础,而不是以个人(Individual);根据消费者理论,本研究中将农户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即在具有利己特征的同时追求家庭效用的最大化。

2)将农户看作生产、消费、闲暇决策的统一体,这三种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对如何分配时间、消费多少和生产多少产品同时进行决策的问题(Simultaneous decision)[13]。

3)农户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农作物为主,不考虑养殖、种果树等产业;家庭收入则考虑劳动力行业内打工的收入、农地使用权流转时的租金收入及资本储蓄收入在内,不考虑农户由政策性收入、遗产继承收入、外援性收入等对其家庭收入补充的影响。

1.2模型构建

本研究将农户的家庭效用U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与生产性投入的函数,表示为:

U=U(I1,I2,I3,I4,E)(1)

式(1)中,I1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I2为劳动力行业内打工的收入;I3为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时产生的租金;I4为农业资本带来的收入;E为家庭农业生产支出。

I1=P·Q(L,K,H) (2)

Q(L,K,H)=ALαKβHγ(3)

I2=p1PL(L0-L-LL)(4)

I3=p2PK(K0-K) (5)

I4=p3PH(H0-H) (6)

E=PLL+PHH+PKK (7)

上式中,P为粮食的市场价格;Q为农业生产函数;A为技术、制度等因素参数;L为劳动力投入量;K为资本投入量;H为土地投入量;α、β、γ分别为劳力、资本、土地在总产量中的产出弹性系数;p1为劳动力被其他农户雇佣的概率;PL为劳动力被雇佣的日工资;L0为农户家庭拥有劳动力供给的总量;LL为劳动力对闲暇时间的需求[用L0-L-LL表示农业劳动力被雇佣的数量,如果L0>L+LL,则说明家庭拥有的劳动力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家庭中有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即使不转移,也存在机会成本);如果L0<L+LL,则说明家庭中有雇佣的外来劳动力,此时I2的值为负;如果L0=L+LL,表示家庭劳动力的供给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或者不能满足其需求但未发生雇佣劳动力的现象];p2为农户储蓄总金额占农户总收入的比例;PK为农业生产中的资本市场价格;K0为上一年家庭收入金额(如果K0>K,说明农户家庭中有剩余资金用于储蓄,反之计为贷款);p3为耕地发生流转的概率,即流转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PH为单位面积耕地发生流转时的承包价格;H0为家庭原有“责任田”的承包面积(当H0>H时,说明农户属于农地转出户;反之,则说明该农户为土地转入户,此时I3为负值)。

联立式(1)~(7),可以得到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用函数:

U=I1+I2+I3+I4-E (8)

即:

U=P·ALαKβHγ+p1PL(L0-L-LL)+p2PK(K0-K)+p3PH(H0-H)-(PLL+PHH+PKK)(9)

分别对L、K、H求一阶偏导,可以得到农户效用达到最大时的条件,如下:

■=P·αALα-1KβHγ-p1PL-PL=0 (10)

■=P·βALαKβ-1Hγ-p2PK-PK=0(11)

■=P·γALαKβHγ-1-p3PH-PH=0(12)

综合运算后,可以得到农户效用最大时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

H*=[PAααββγ(1-α-β)+(p1PL+PL)-α(p2PK+PK)-β(p3PH+PH)(α+β-1)]1/(1-α-β-γ) (13)

从上式可以看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是由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技术(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表达式中含有农业生产函数的参数,而农业生产函数参数反映的是农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其发生市场转移的概率决定的。其中,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与农产品市场价格呈正相关关系,与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其发生市场转移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会造成农业生产函数的差异,进而对区域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产生影响;同理,各区域由于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其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转移程度不同,其农户家庭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也不同。

2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实证检验

2.1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近郊的长沙县与望城县作为研究区域,来检验上述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模型。长沙县是属于长沙市辖的郊区县,该县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2009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 440元;全县农用地总面积16.20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5万hm2,2009年农地流转面积达到1.42万hm2,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09万hm2,占总流转面积的76.76%;农地流转涉及185个村、5.26万户农户,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望城县位于长沙市西部,紧邻长沙县,全县共有12.3万户农户,农业人口44.2万人;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440元;全县农用地总面积6.07万hm2,耕地总面积2.52万hm2;截至2010年5月底,全县农村农地流转总面积1.1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5.24%。由于这两个区域的要素市场发育较为成熟,选择该区域作为研究完全市场下农地适度规模的典型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所采用的样本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2010年初对长沙县与望城县所进行的访谈式农户问卷调查的数据,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回收问卷151份,有效问卷141份,其中望城县68份,长沙县73份。

2.2调查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农户家庭农地经营面积的大小将其分为5类(表1)。由表1可以看出,农地耕种面积在0.4 hm2以下的农户占到了75.89%,92.20%的家庭农地经营规模不足0.6 hm2,说明大多数家庭仍是进行着小规模生产。从人口状况来看,样本农户中家庭平均务农劳动力为2.06人,平均务工劳动力1.72人,这说明调查区域农户劳动力就业不稳定,很多农业劳动力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随其家庭经营农地规模的增加而增加,户均务农天数也表现出与之相一致的规律。究其原因,小规模生产的农户由于农地经营面积小,吸纳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只能通过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从户均粮食产量及农业投入产出情况来看,家庭经营农地的面积越小,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比越低,这说明大多数农户的家庭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待提高,调查区域的农户存在着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潜力。

2.3参数的确定

2.3.1农业生产函数中各参数的取值对式(3)两边取自然对数将其转化为线性方程,即可得到:

lnQ=C+αlnL+βlnK+γlnH(14)

运用Spss软件对式(14)进行回归参数估计(见表2、表3)。从表2可以看出,F值为116.395,Sig小于0.001,说明回归效果很显著。从表3可知,截距相系数C为4.905,α为0.335,β为0.151,γ为0.501。α+β+γ<1,表明调查区域农业生产处于农地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劳动力、资金这三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变动1%时,对应的农业产出量变化分别为50.1%、33.5%、15.1%,这表明土地要素投入是影响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小。由此可见农地规模化经营是极为重要的。

2.3.2其他相关参数的确定劳动力的价格(PL)用劳动力被其他农户雇佣的日工资表示,劳动力被雇佣的概率(p1)取样本数据中被雇佣劳动力的工作天数占其所有务农总天数的比例,整理调查数据可得,其值分别取32元/d和15.61%;调查农户2009年储蓄总值占总收入的16.63%,所以p2取16.63%;资本市场价格(PK)用当年定期存款年利息率加1表示,为1.02;样本农户中共有耕地种植面积42.89 hm2,其中发生流转的耕地面积有8.14 hm2,占耕地面积的18.99%,所以耕地流转的概率p3取18.99%;发生流转的农户转租农地的平均价格PH为1 650元/hm2;根据实地调查情况,89.95%的耕地种植的是水稻,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P取2009年水稻的市场平均价格1.78元/kg。

2.4运行结果分析

将所确定的参数值分别代入式(13)中,可以得到调查区域在现有种植结构与生产技术条件下,农地适度经营的规模为1.42 hm2/户,此时的户均农地经营规模为0.66 hm2/人;但目前户均经营农地面积仅有0.31 hm2,所以现有农地规模下的最适劳动力数量为0.46人,而当前户均农业劳动力为2.06人,户均需转出劳动力1.6人。

为使这一潜力得到最大发挥,对于耕地流转活跃的地区可以通过加强农地流转来扩大耕地面积;对于耕地资源有限的地区,可以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使劳动力得到有效配置。

3结论

本研究结合贝克尔农户家庭生产函数,综合考虑农业三大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从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的角度,建立了农户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测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影响农户家庭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大小的因素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技术、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其发生转移的概率;在目前条件下,研究区域农业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三大生产要素中农地投入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劳动力投入,而资本投入的影响最小;在现有种植结构与生产技术条件下,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为1.42 hm2,但目前户均经营农地面积仅0.31 hm2;为了使农户家庭劳动力与农地达到最优配置状态,进而使家庭收入达到最大,可选择转入农地或转出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锋,赵辉.浅析我国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条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3):82-83.

[2] 张侠,葛向东,彭补拙.土地经营适度规模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3):351-355.

[3] 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土地意愿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5):28-33.

[4] 陈令民.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趋势[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21-24.

[5] 刘秋香,郑国清,赵理.农业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27(3):244-247.

[6] 胡瑞卿,张岳恒.不同目标下耕地流转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1):36-44.

[7] 罗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兼论中国如何达到土地的最优经营规模[J].经济研究导刊,2008(7):12-13.

[8] 齐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4):40-43.

[9] 钱贵霞,李宁辉.粮食主产区农户最优生产经营规模分析[J].统计研究,2004(10):40-43.

[10] 杨钢桥,胡柳,汪文雄.农户耕地经营适度规模及其绩效研究——基于湖北6县市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資源科学,2011,33(3):505-512.

[11] BECKER G. S.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J]. The Economic Journal,1965,75(3):493-528.

[12] 加里·S.贝克尔.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3] 李强,张林秀.农户模型方法在实证分析中的运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