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地区地质灾害成因剖析
2012-04-29常宏
常宏
摘要:本文着重对乌海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黄河水患、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自燃、透水、瓦斯爆炸十二种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剖析,介绍了致损情况,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成因致损剖析
1.问题的引出
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毛乌素、库布其三大沙漠包围之中,黄河流域上游下段;地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典型的矿业城市,30多年的矿业开发为国家和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在开发矿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不少地质灾害问题,给全市的人民群众造成了生命财产的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2.乌海市矿业开发诱发的主要地质灾害
据调查,乌海市境内因矿业开发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煤层自燃、透水、瓦斯爆炸、黄河水患、黄河塌岸、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3.乌海市主要地质灾害成因剖析
3.1崩塌、滑坡
主要由于陟坡上的岩土体被直立裂缝分割后下部空虚,进而折断压碎局部滑移而脱离母体,造成崩陷。有的则由于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雨水、地下水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引发滑坡。
据调查认为,根本原因是不规范地采石取土而造成。
3.2矿渣泥石流
主要由于在切割较深的沟谷上游采矿产生的废石时就地乱堆乱放,选矿时流下的尾砂,经暴雨冲刷引发泥石流灾害。进入汛期,一旦集中降雨,山洪从上而下一泻千里,矿区内堆放的掘井废弃物,煤泥之类被卷入水中,随波逐流,往往造成尾矿溃坝,导致下游严重的泥石流地质灾害,顷刻间毁坝、毁田、毁地、毁房、毁生命。
3.3采矿地面塌陷及地裂缝
地下矿体被采出后,或者矿体水层被排出后,采空区周围岩体应有平衡状态发生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覆岩的变形、破坏和移动,这些采空区随时都可能冒落,产生地面沉降塌陷及地裂缝。
3.4黄河水患
在汛期、凌期黄河水位上涨、大量涌冰导致黄河堤决口、两岸冲蚀塌岸。主要由于采矿时抛出的碎石和选矿时留下的尾砂,堆积影响引洪,导致黄河水受阻水位上升而引发黄河水患。
3.5煤层自燃
主要由于人为乱采滥挖,大部分采空区未按规定进行密闭,造成井下浮尘自燃,引起煤柱着火,继而引起较大面积的自燃。
3.6透水、瓦斯爆炸
地下随意采矿造成与相邻老巷之间的阻隔层承压不够,致使老巷或采空区积水渗透到生产矿区而造成透水。而瓦斯爆炸全系人为不规范作业所造成。
3.7土盐渍、沙漠和水土流失
在矿山建设和矿产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矿体表层土壤,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加之所产生的废石、废渣、尾煤等松散物质也易发生流失,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岩石的侵蚀。特别是矿产开发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由于人为破坏环境,造成黄河水位上升、排水不畅引发土地盐渍。
4.治理措施
4.1采取回填治理地裂缝、地面塌陷
对矸石山围护挡墙并覆土,恢复植被,疏通自然河道,清理固体废弃物,平整土地并进行土地复垦,修建地质公园1-2处,并优先治理对乌海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难度大,矿山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从而带动和推进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
4.2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更新
鼓励研发矿业开发引起环境变化的防治技术,矿业“三废”的处理和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矿山采、选、矿产品深加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矿山生态重建等技术。
4.3拓展多元化的投资,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国家、地方、企业共同努力,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各级政府要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比例,鼓励企业和个人直接投资于矿山生态建设和地质环境治理,对投资者予以政策和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