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越提升

2012-04-29陈颖雷怡安

四川党的建设 2012年6期
关键词:党代会民生四川

陈颖雷怡安

在一个新的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对形势准确深刻的分析,对未来工作的部署,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报告高屋建瓴、厚重深刻、凝心聚力、继往开来,是指导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纲领。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鲜明主题,是在四川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跨越提升、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事业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一个激励斗志、凝聚力量的好报告,是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發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两个加快”创造奇迹

报告摘要:这五年,我们战胜灾难、坚强奋起,必将以创造人类抗御巨灾的伟大奇迹载入四川史册。这五年,我们化危为机、跳起摸高,必将以克难奋进的巨大发展成就载入四川史册。这五年,我们前瞻布局、主动作为,必将以奠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载入四川史册。这五年,我们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必将以惠民富民的显著成效载入四川史册。这五年,我们凝心聚力、风雨同舟,必将以全省各族各界共克时艰的突出贡献载入四川史册。这五年,我们高举旗帜、固本强基,必将以经受特殊考验为党增光添彩载入四川史册。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省政协副主席解洪

“六个载入史册”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新的时期的成功探索和实践。正因为有了先进性建设从深度到广度的结合,才使我们在这五年中可以面对各种挑战,凝聚党心、凝聚民心,为民执政、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了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们党执政先进性在这个时段上充分的体现。

“六个载入史册”是科学发展在新时期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建设西部经济高地,如何应对巨灾,在灾难后恢复重建,其实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四川特殊时期的体现。

“六个载入史册”是为民执政的一个成功探索和实践。我们走过的这五年,省委省政府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执政的方针和宗旨。这体现在不仅仅是为民执政,还要让民来参与执政,要让民做主,符合人民根本意愿,是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科学发展、跨越提升,是加快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的原动力

报告摘要: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跨越提升的发展之路,努力走在科学发展前列。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突出主题贯穿主线,坚持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解读嘉宾:省委政研室 唐力

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提升,是我省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任务总要求,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和发展的路径。报告提出的这一总体要求,凸显了省委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发展大势的宽广眼界,是科学发展观在四川的具体实践,与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立的总体取向一脉相承,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凝聚各方智慧,体现群众愿望,内涵十分丰富。

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提升,是四川立足历史新起点、把握发展新特征的必然选择,是四川找准着力方位、确定更高目标的根本指南,是四川追求更好质量、谋求更优发展的基本路径。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唐利民

作为一个西部内陆省份,长期以来,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依然是我们最基本的省情。要实现省委提出的宏伟目标,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离不开充分开放合作。只有充分开放合作,才能始终和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理念、趋势保持一致,与时代同步;才能看到自身与世界最先进地区的差距,增强内生动力;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才能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保持活力,提升发展水平。实施充分开放合作,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夯实基础,打开通道,进一步降低门槛,实现省内与省外,政府和民间的充分合作。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彭州市军乐镇银定村党支部书记张乐付

这几年,四川实现了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既是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发展的受益者。地震灾区的农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翻天覆地的变化。报告不仅给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而且具体指明了路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将更齐全,公共服务功能将更完备,产业支撑能力将更强化,更重要的是,目前面临的很多体制机制问题将在更高层面得到解决,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将被大大激活。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

报告摘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从四川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解读嘉宾:省委政研室蒲朝勇

当前,四川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出现了由扩大到缩小的“拐点”,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在准确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省委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工业化是核心,城镇化是依托,协调联动是关键,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是保障。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

报告特别提到了天府新区,提出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突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着力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用高端产业筑牢“产业之基”,以全球视野建设“世界之城”, 这些是实现“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 周霖临

报告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

锻造一流城市环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科学的、符合本地实际、体现本地特色的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城市不断发展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城市竞争力将日益体现在空间、资源的“存量”上。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为未来预留空间。

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在创新突破中巩固扩大优势

报告摘要: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是强国兴省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在创新突破中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大力提高我省现代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

解读嘉宾:省委政研室胥树伦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在创新突破中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大力提高我省现代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

增强我省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首先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关键要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尤其要注重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外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彭宇行

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经济版图,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当前,我省正处于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我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是我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最终落脚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

报告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推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

在我省历次党代会中,这次省党代会报告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民生政府”的努力方向,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能”。今后五年,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投向、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取向,更大规模、更高标准地推进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朝着“人有普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的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解读嘉宾:省委政研室 李世金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是报告的一大亮点。报告深刻阐述了建设民生政府的理念和路径,说明了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责,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着力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样一条民生政府的建设之路全面清晰。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巴中市通江县青浴乡党委书记 赵园林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把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这对川东北革命老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在扶贫开发相关政策指引下,我们铆足了劲,要把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

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报告摘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的凝聚力、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文化深入基层和群众的服务力、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解读嘉宾:省委政研室黄登武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四个重点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化作品。这四个重点任务是新时期我省文化建设的总纲领,是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的总支撑。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成都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建华

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扎实深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目前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硕果累累,特别是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成都文旅集团就是在我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孕育而生的。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自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向华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前,我省加快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起全省人民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精神力量。在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胜利的历程中,凝炼形成和大力弘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培育形成了浓郁的“感恩奋进”文化,这些都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当代四川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我们坚韧奋进、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新的歷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报告摘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经受“四大考验”,防范“四种危险”,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解读嘉宾:省委政研室张涛

按照党代会报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以鲜明用人导向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筑牢为民执政的基石,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形成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保持良好执政形象。

解读嘉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如何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照党代会报告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并形成一套科学管用的制度机制,使干部服务群众真正落到实处。正是因为有了“三二工作法”这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城南镇才从发展缓慢的落后镇变成了如今富裕和谐的示范镇。

猜你喜欢

党代会民生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图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