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大兴安岭(组诗)

2012-04-29黄亚洲

骏马 2012年6期
关键词:霹雳大兴安岭白雪

黄亚洲

六月,横穿大兴安岭

一只蚂蚁,横穿大兴安岭

六只纤细的脚,六把

手术刀

你可以想象一次剖腹产

松林流出树脂

为什么我有那么大的能耐

哦,浑厚的大兴安岭

因为我爱你太深

这是切肤之爱

大兴安岭向我袒露一切

最深处的那种香味,不容易闻到

那是幽暗的脂香,那是

鸟窝、蚂蚱和一群隐秘的蝴蝶

六月,一只蝴蝶多么幸福

在军列般隆隆前进的伟大山脉里

一只蚂蚁独自吸吮着旅途

自由,自私,自得

一无声响

祖国给了它一切

兴安落叶松

面对难以抵挡的严酷

我可以,舍弃我身上最骄傲的部分

绿叶是我交际的手段,小鸟喜欢

落在上面,能给松鼠以抓手

阳光也由此进入体内,带着

音乐的声响

甚至,我还能有所担当,能借此留住

大兴安岭一半的雨水

面对白色的烈风,我愿意

缴械,舍去我全部的骄傲

这是一种真正的自残

刺猬滚过我身边,我愿意

像它一样,蜷曲成痛苦

但是,你是看见的

我的骨骼,纹丝不动

哪怕一根小小的

骨刺

大兴安岭深处,废弃的铁路

这些废弃的中东铁路,是一截截

折断的蜘蛛的腿

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

这些折断的黑色的腿,在大兴安岭深处

无法爬动

当年,就是这只蜘蛛,网住了整条山脉

日寇从俄国人手里夺得中东铁路之后

又吐出一根又一根的丝

沿着每一条山沟、每一支溪流

寻找子宫

大兴安岭全体进入蛛网,是

一九三一年的事

大兴安岭最粗壮的木头,由此

进入了日本海

那棵最高的青松,也成为

远航的桅杆

锚地,可能是神户,也可能是大阪

支撑日本城市的那些房梁、门柱

至今,到了夏日

可能还在流出大兴安岭的松脂

那是世界上最稠密的眼泪

现在,我的轮子,从这只死蜘蛛身上

碾了过去,我忽然看见

折断的蜘蛛腿颤动了一下,我明白

这是一种预警,一九三一年还可能

继续吐丝

六月,走进凤凰滑雪中心

白雪,你走进我梦境吧,那里门槛不高

你就在我梦里翻滚鹅毛吧

让滑雪道在我梦境的山坡上擦出火花

让雪白的火花变成我

咬牙切齿的梦呓吧

在这个六月,我走进凤凰滑雪中心

37码至43码的雪鞋挤在木架上瞪着我

时令不对,雪橇全是手杖

清澈的湖水小狗一样舔我的光脚,一脸歉

白雪,你走进我的遐想吧,让你的舞蹈肆无

忌惮

我知道,在那个季节你把所有的山坡

都改造成了体育设施

你让天上所有的雄鹰,都俯冲下来成为人类

你在我闭上眼睛的此刻,再办一个国际大

赛吧

你让我们中国健儿捧上奖杯吧

你把奖杯里的雪倒在我酒杯里吧

我睁眼之后的头件事就想马上醉死过去,

我的白雪啊

戴上雷击木

就这样,一支闪电、一段霹雳

一团神秘的火球,贴紧了我的心窝

主人把雷击木,赠给了我

这是神奇的结合,木头与火

这是天外的能量,与大地长出的刺

互相触摸

或许就是一次受精。天与地必须消除

彼此间凶猛的饥渴

于是事情變得明朗

我胸前,不仅仅是木头与火,是一团生命

有声音,有形象,有渴盼,有欢乐

这是体外的心脏

一团有血液的烈火,这是

“通灵宝玉”的再次传说

谢谢大兴安岭的馈赠

谢谢灵魂对肉体的凶猛抚摸

显然,只有把霹雳与烈火日夜携带于身

我才能明白,我是什么,以及

我不是什么

大兴安岭多么寂静

我是来听响的,大兴安岭

利箭离开强弓的一刹那,多么令人心惊

大兴安岭,我是来听响的

霹雳哪里去了,天空是这样寂静

哪里还有长达一千四百里的弓背?

哪里的弓弦由几千条河流共同绞紧?

我是来听响的,大兴安岭

真正的历史是由白桦树皮装订的,我相信!

最早射出的利箭当然是鲜卑人

他们选都大同之时,开凿云冈石窟

定都洛阳之后,又开凿龙门

兴安落叶松,就是他们善于蝉蜕的象征

你射出的第二支利箭是蒙古人,大兴安岭

喝酒兴起之时,他们一直打到莫斯科附近

他们的祖先,就出自大兴安岭的室韦村

而他们最后选定的大都,现在称为北京

大兴安岭,你随后就从箭筒里抽取了第三

这支利箭的小名,唤作女真

后来又改名为金,后来又改名为清

他们无一例外,都热爱北京

大兴安岭啊,每一回强弓搭箭,霹雳发生

我都会泪沾衣襟

这是土地在分娩历史,这是

天空在定期发出改革的命令

我是来听响的,大兴安岭

可是这里多么寂静

我阅遍青松与白桦,一只松鼠跳过肩头

我泪沾衣襟啊,大兴安岭

(责任编辑 高颖萍)

猜你喜欢

霹雳大兴安岭白雪
白雪和红玫(一)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霹雳漫游堂
霹雳漫游堂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霹雳漫游堂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大兴安岭四季(四首)
The Ways of Creating “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 in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