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2012-04-29郭莉
郭莉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台湾同胞开始回大陆探亲,并逐步开始在大陆投资。福建与台湾地理距离最近,土壤、气候、制茶工艺、饮茶习惯都很相似。1992年,福建开始吸引台胞在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目前,台商不断在福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等茶区建立茶厂、茶场。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对闽台双方是互利双赢的。今后福建需要保持与深化在茶文化产业合作领域的对台优势,并通过要素配置优化与调整,进一步推动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
关键词:台商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现状趋势
一、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现状
福建与台湾的茶文化产业一脉相传。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最大岛。台湾茶文化产业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台湾茶文化产业源自中国大陆,台湾茶文化产业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但是由于解放战争后的政治因素,台湾茶界一直与日本、韩国有茶文化的往来交流,而与一水之隔的大陆,特别是茶种品质相近,地理、文化相似的福建茶文化交流较少。改革开放政策为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浪潮使海峡两岸关系趋于缓和,台湾同胞开始回大陆探亲,并逐步开始在大陆投资。福建与台湾地理距离最近,土壤、气候、制茶工艺、饮茶习惯都很相似。1992年,福建通过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开始吸引台胞在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1993年台胞李瑞河到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承包福州农垦茶叶基地,成立福建优山合作茶厂,开创了台胞到福建投资茶企业先河,从此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李瑞河在福建漳浦创建的天福集团,现已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茶业综合企业。至2012年,天福集团在大陆已经开设“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1232家、茶叶生产基地11 个、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2个、 “唐山过台湾”石雕园1个,还有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天福茶学院。天福集团还于2011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大陆茶业第一股。
目前,台商不断在福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等茶区建立茶厂、茶场。据统计,至2011年底,福建省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337个,合同利用台资30.9亿美元,实际到资17.6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福建省拥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最多的省份。已有466家台资农业企业、10家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创业,引进台资8亿美元。其中投资最大的是台商李志鸿在漳平独资的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号称“大陆阿里山”,种植规模约4.5万亩,高山茶园2400亩,该基地和其他台农合作成立台农高山茶合作社,统一注册了“永福高山茶”商标,有茶叶企业48家(个),涉及投资个体490多人,投资额超过7000万美元,是台湾茶产业在岛外最大的基地。该基地带动台商独资或合资种植台湾高山茶5.5万亩,主要栽植台湾软枝乌龙、金萱、铁观音、少量的东方美人、红茶等,主产台式乌龙茶。台商在福建茶乡安溪创办的茶叶企业就有40多家,总投资约4000万美元。主要分布在该县的大坪乡、西坪镇、芦田镇、龙涓乡等乡镇。据悉,安溪县大坪乡现有台资企业14家涉及茶业、旅游等领域。目前,除了天福集团之外,投资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较好的还有“三和”制茶有限公司、“郁泉”茶业有限公司和“龙兴”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2011年12月7日,台商投资大陆首家茶企福建省安溪县郁泉茶业有限公司成为“闽台农业合作重点企业”。
二、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意义与作用
1、推动福建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全面发展。
一是促进乌龙茶品质的提高。台湾茶文化产业掀起“清香型”乌龙茶热,“台式乌龙”制作工艺传入福建,促进了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改革,提高了乌龙茶品质。
二是促进了福建制茶机械的改进。
三是引进新品种,丰富了福建的茶叶品种。
四是延长了茶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促进了经营观念的改变。台资企业到福建办厂后,经营的连锁化与产品的多样化,给福建带来新思维。
五是带动观光茶园的发展。
2、扩大台湾茶文化产业的营销,为台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台湾茶业者向福建省转移,有效扩大了台湾茶叶销售。台湾岛内茶叶产量很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茶叶市场。因此台湾茶商多数采用“台湾接单,福建提货”方式,利用原有的国际渠道,销售在福建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占有量。目前,台商投资福建开办的茶企业,多数为小型企业,规模都不大。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数为传统茶叶,品种比较单一,很少进行深加工。就连这样的小企业已经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三、今后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趋势
在茶文化产业领域,台湾需要继续保持和深化与福建省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互利互惠,达到双赢。
福建省方面,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应在政策上进一步加大茶文化产业的对台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合理调整要素配置,推动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在政策上福建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吸引台商到福建投资。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使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持先行先试的优势。二是,通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整合要素,进一步拓展闽台合作空间。吸引台资将营运总部、研发中心、金融机构、创业基地等重要机构设在福建,通过集聚形成区域内高附加价值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进一步辐射周边区域。三是,利用ECFA的政策优惠,利用台湾在品牌塑造、国际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向台湾岛内延伸发展,实现闽台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台湾方面,今后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可能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台商投资福建茶文化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
例如,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至2012年3月已入驻台资企业59家,比2010年增加5家,常住台商490多人,其中高山茶企业48家,种植面积5.5万亩, 增加4800亩,种植茶叶面积是台湾高海拔茶园总量的近五分之四,是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2011年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委员会审定,台商杨瑞投资的漳平九德农场已有茶场500亩,茶园环境、生产条件,加工设备、产品质量等符合有机茶标准,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是创业园48家台资茶企业中的第一家。在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投产的高山茶得到了两岸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同与肯定,在各大型茶事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永福高山茶列入“故宫贡茶”给台商们带来了信心。这种集聚效应一方面为台湾厂商提供了有效降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使台资企业对区域产业集聚环境形成依赖。
2、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格局正在逐步调整与变化,对福建茶文化产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区域布局正在调整。企业经营决策除了考虑商务成本之外,对投资地的进行选择时,更多是以综合评估为基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台商赴大陆投资总额前五名依次为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浙江省。如果以合同台资排序,则依序为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据台湾“陆委会”主持的《两岸经贸统计月报》统计,2010年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地区,仍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合计约占投资总额的84%左右。从农业合作发展趋势分析,福建不但能为台商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还将逐步完善便捷的交易平台、完整的产业配套、充沛的专业人才和宽容的人文环境,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3、台商投资产业呈现多元化,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的趋于缓和,ECFA签订后,海峡两岸实现双向投资,大陆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浪潮已经由制造领域逐步向研发、商业、物流、医疗、基础设施、房地产、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快转移。因此,台资转向投资茶文化产业很符合这一发展趋势。
4、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茶业“航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拓展茶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茶文化产业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不但涉及茶叶产品本身,而且与饮食、旅游、娱乐休闲、文化传播方面等密切相关。台商可以用资本营运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开展跨区域的兼并与联营,组建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经营,争取上市融资。
5、促进流通方式的现代化,建立现代流通平台,创新茶文化产业流通体系。
(1)有效引导交易市场,促进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的一体化与全球化。一是创新产地市场,有效组织货源和进行采购。二是创新销地市场,提高销售与市场信息的功能。三是创新中央交易市场,引导茶业全球交易,发挥全球市场信息功能。
(2)采取现代化的茶文化产业交易方式和手续。灵活组合各种交易方式,将现场交易、网上交易、区域市场交易、远程交易、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拍卖、信用交易、综合采购等传统的交易方式与现代的交易方式结合,重新组合配置。
(3)扩大茶文化产业的连锁经营,创新流通渠道。例如建设区域性茶叶配送体系。
(4)充分发挥茶叶协会的作用,例如行业自律、产销衔接、自我服务,避免无序竞争。
参考文献:
1、《新闻背景: 闽台茶业交流合作方兴未艾》,中国新闻网;
2、《台胞茶农热评闽台农业合作先行先试结硕果》,《福建日报》;
3、《福建优化台商投资软环境》,《中国商报》;
4、盛九元,《ECFA 对长三角台商投资及发展趋势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年 5 月;
5、吴声怡、赵金杰、李亮节、周义邦、张梦,《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研究》,《科技和产业》,2011年6月;
6、夏文顶,《福建茶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发展研究》,2003年9月;
7、李亮节,《基于文化视角的福建茶产业竞争力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8、吴慧珍、周巨根、吴小玉、陈志福、林艺珊、阮逸明、蔡荣章,《论闽台茶产业之互动发展》,《茶叶科学》,2010年12月;
9、《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日报》,2011-01-25;
10、黄小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议案,《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02-15;
11、冯洁,《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2-02-25;
12、刘年艳,《如何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农民日报》,2003-04-25;
13、李道和,《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