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新探索
2012-04-29杜庆虎
杜庆虎
摘要: 德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中,在职高体育教学中也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几点措施,以增强职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
关键词: 职高体育德育角色定位
职高与普通高中的区别是职高生更快面临就业,因此职高阶段是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工作根本性角色转化的“预热期”。在这个时期,职高体育老师不但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生动多样的体育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目的明确的体育锻炼中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主旨鲜明的体育训练中强健他们的体魄、坚定他们的意志,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即将面对的社会,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一、率先垂范,从“我”做起,做好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在学生社会化转变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职高体育教师承担着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对所面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做出正确取向的重要任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加强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提升。要善于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不同的行为表现,从而掌握其心理变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制订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他们的“标杆”,所以老师整洁的仪表、优雅的谈吐、自信的表情、标准的动作、合理摆放的教具、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表扬、严密合理、有条不紊的课堂秩序都会传达给学生积极主动的信息,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积极主动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习惯,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优化内容,整合素材,注重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结合教材内容,按时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职高教学中无处不在。老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按时按量”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田径课上,借助长跑这项体育活动,进行德育素质教育。一方面教会他们在长跑中如何使用科学方法对待“极点”现象,另一方面告诉他们再科学的办法也不如“坚持”二字,从而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的培养。如在障碍练习时,我让学生每四人一组,运用场地现有的教具:绳网、竹竿、绳子、轮胎,自己动手布置越障场景,设计越障规则,制订越障计划,策划、分配个人角色。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但提高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增强了组织协调、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了每个人在活动中的作用,实现了学生德育素质的自我提升[1]。
2.认真总结评价,适时提高德育素养。
职高体育教学在时间、场地上都具有特有的开放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能更直接地反映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思想变化,这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创造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竞赛和评比,并认真总结和评价。如在做排球练习时,我让四个人组成两组进行对抗赛,并有意识地将成绩突出和成绩一般的同学安排在一组。有的组能自觉地协调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取得好的成绩,但有的组中个人成绩优秀的同学却在团体作战时发挥失常。赛后我让同学们自己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就使学生主动意识到个人努力与集体荣誉的关系。通过总结分析,他们了解到即使是两个人也已经是一个“集体”,而在任何一种方式的团体合作中,如果想成功,就要具有忘记“小我”、成就“大家”的高尚情操。赛后,我还适时地进行奖励,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他们在享受胜利的同时,精神上得到很大满足,树立信心。
3.善于抓住典型,及时培养德育意识。
职高体育的内容是灵活多样的,而每一个体育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涵。老师应注重时刻把握这种特性,善于抓住突发事件、典型事件,通过冷静分析和科学处理,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尽量避免出现空洞、频繁的“说教主义”。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目的地针对学生不同的思想变化,把握时机,恰当地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如在篮球练习和足球练习时,由于其对抗性强、身体运动幅度大的特点,学生在活动中难免有碰撞和跌倒的状况,有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笑笑起来继续,但有的学生会互相指责、抱怨甚至谩骂。针对这种现象,老师要掌握好德育教育的“度”,及时做出处理,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行为得到肯定;对表现不好甚至态度恶劣的学生采取制止、引导、说服教育的方法,让他们对是与非的标准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教育的改革就是观念的改革,新时期的职业高中体育教育改革就是要在体育基础教育中贯穿德育教育,寓德于教,让学生不但能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而且能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积极、自信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成功地承担各种角色。
参考文献:
[1]李祥.浅谈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