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策略探索
2012-04-29卜步明
卜步明
摘要: 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的策略:(1)问题提出的背景;(2)解决问题的方法;(3)关于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笔者曾对在校的183名三年级新生作了一次学习态度和情感评价,发现目前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不是从内心深处去学英语的,而是出于一种“压力”,迫不得已才学的,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用兴趣的火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高小学英语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人际情境,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教师在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师的真正权威性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对学生的心灵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
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爱一旦被学生所理解、接受,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3.教师的微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真诚的微笑能带给学生愉快的心情,教师无论碰到怎样烦心的事都不要摆在脸上,因为坏心情能带给人压抑的感受,学生会被教师的心情所影响,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4.多赞美,少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赞美。被接受、被认同的心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这个原理符合当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
(二)借助课堂提问艺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师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获取新知识。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课堂提问方法。
1.导入新课时提问。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的艺术性。他们往往用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过渡内容时提问。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衔接要自然,否则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全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理解和掌握内容的层面,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把英语融入生活,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因此,联系实际,创造贴近生活的情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1.树立理想,激发学习动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及理想的教育。在学期初,开展“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以此激励学生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努力。此外,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目标明,方向清”,进而引发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2.培养兴趣,维持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要善于观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心,特别是注重情景教学、小组讨论、比赛、分角色朗读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有吸引力;中间有高潮,使学生为之兴奋;结尾有余味,从而使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自始至终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3.适时激励,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励的措施可以有:期望激励,教师以满腔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表达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力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激发其向上的动机;反馈激励,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以反馈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几点思考
(一)开发“生本”资源,为教学注入能量。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当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时,学习的效果就相当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发学生兴趣,如优化教学情境、多用激励性评价、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等,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积极的情感活化冰冷的知识,使知识伴随着学生丰富的情感触动心灵。
(二)焕发知识的“人气”,使教学内容呈现生命态。
在教学中,我们在利用“生本”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所学知识的“人气”唤发。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进行联系:如课堂引入可以从生活实际问题中切入,教学中灵活汲取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维加工等,这样来打通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走向日常生活,使教学获得完整的内涵。
(三)开辟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获得经验的途径。
在课堂中,除了要开发“生本”资源、唤发知识的“人气”外,我们还要多开辟学生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获得体验的途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的感官多亲历,如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亲自想一想、探一探,亲口说一说、辨一辨,让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感官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笔、动口中进行学习、探究,使肢体与思维均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在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学生在参与的同时,获得的经验会更深入,掌握的知识会更全面。
四、结语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实现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