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元认知“高频少时”模式在高三英语听力训练中的行动研究

2012-04-29戴天

考试周刊 2012年61期
关键词:元认知训练方法注意力

戴天

摘要: 听力训练效率是影响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听力训练时间安排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试验表明,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高频少时”、“化整为零”的听力训练模式在提高高三学生听力训练效率方面不仅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 元认知“高频少时”模式高三英语听力训练行动研究

一、引言

长期以来,听力技能训练一直是外语教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历年的江苏高考卷的听力试题难度及我们所了解的学生实际听力水平来看,部分学生听力完全有可能拿满分。这也正是我们为学生设定的听力目标。在现实当中,学生在听力训练方面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费时低效现象相当突出,不少学生甚至抱怨在听力训练上投入时间越多,收获反而越少。

除了英语基础方面的原因之外,训练时间的分配是否对听力训练效率产生影响,即二者之间是否既存在相互促进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的一面?本文拟围绕这些问题,以元认知理论、记忆与注意理论、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对所教班级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高频少时”、“化整(时间)为零”的听力训练模式,旨在探索更为合理的听力训练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听力训练效率,并为广大外语同行在安排听力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

二、理论依据

1.元认知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了元认知概念。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者在不同场合获得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巧时对其认知过程的认识,即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及与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它是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时伴随而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它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的体验,即一方面是认知活动进行时对知识获取的感知,另一方面是对认知过程中经历的情感、情绪的觉察。元认知监控是指人们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的监视、调节与控制。元认知对个体学习的作用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的相互作用有效地计划、监控和调节学习活动。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研究表明,元认知在吸引注意、维持注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感知信息、存储信息、理解信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者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能否做到注意力集中是获取信息多少的关键。因此,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听力训练方法,一方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训练计划,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听音时间,让大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延长注意力持续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听力训练效率。

2.记忆与“注意”理论

记忆是对知识编码、巩固、存储和再提取的过程。根据信息在大脑中存储时间的长短,心理学家将记忆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是听力记忆的第一阶段,信息在大脑中留下肤浅的“痕迹”,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秒。与瞬时记忆相比,短时记忆对信息进行短暂的存储、分析和理解,信息的保持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持续20秒至1分钟左右,短时记忆的信息是瞬时记忆的信息受到注意而储存在脑中的。记忆的第三阶段是长时记忆,与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不同,长时记忆在时间和容量上都是无限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提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由感官刺激产生的信息是联系三者的纽带。研究与实验表明,要留下信息“痕迹”,并使之持续一定时间,对输入信息的“注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注意”是一种引导我们的思维去听、去看、去领悟外界事物的行为,是人的意识有选择地对外界的某些方面予以关注,而对其他方面不予关注。因此只有保持高度的“注意”,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在听力训练活动中,“注意”策略可以使学习者自觉领悟合理的训练时间与听力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习者合理安排听力训练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听力训练效率。

3.自主学习理论

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理论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Holec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引入语言教学之中,把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自我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效果。Gardner和Miller也指出,学习者在制订计划时应根据自身能力确定个人需求,制定能真实反映自身需求的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可供利用的时间。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语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学生对于学什么、何时学和如何学有了更多的选择。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分配学习时间,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段。听力训练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学生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发挥个人潜能的重要学习方式。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及对象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学生在常规听力训练中时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分析学生听力训练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听力训练方法,为学与教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对象为笔者所任教的高三(5)班,从高三开学联考测试情况来看,该班的英语听力成绩较差。在这样的班级做试验数据更具信度和效度,可以得到一个较具说服力的分析结论。

2.试验过程

本试验始于2011年9月,止于2012年1月,试验跨度一学期。试验步骤如下。

(1)试验开始时,利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习惯性的听力训练方法,其中包括时间分配、训练效果等。

(2)课堂举行听力训练策略小讲座,指出传统的“低频多时”训练方法存在的弊端,介绍“化整为零”、“高频少时”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3)鼓励并督促学生课后遵循“化整为零”、“高频少时”的听力训练方式,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1-2次,每次听力训练时间5-10分钟。

(4)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选择难易度适中的听力训练材料。

(5)利用高三开学联考、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听力成绩为观测点,通过三次考试中的听力得分验证“化整为零”、“高频少时”听力训练模式的可行性。

3.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67份,收回有效问卷67份。二是开学联考、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的听力得分。

表1列出了学生使用传统听力训练方法和新听力训练方法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在传统听力训练模式下,绝大多数学生每周练习听力1-2次,每次听力训练时间从20分钟到40分钟不等。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普遍反映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学习效果不佳,效率很低。相反,在新的训练模式下,将每周1-2次的听力训练时间分散到每天,坚持每天训练1-2次,每次听力训练时间限制在5-10分钟,即采用高频少时、化整为零的训练方式,学生普遍认为该训练方法有效,收获较大。

表1传统听力训练方法与新训练方法比较

从表2实验期间学生听力成绩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与开学联考学生听力成绩相比(满分20),学生期中听力成绩似乎出现了明显下降,但事实上期中考试听力较开学联考的听力要难,该班的听力均分在同层次班级的听力均分中排名上升了2位。开学联考平均成绩为15.18(标准差=1.98),期中平均成绩为10.09(标准差=2.78)。从计算的统计量t检验值可以看出(t=14.35),对应的临界置信水平小于设置的置信水平(p=0.000<0.05),拒绝原假设,表明开学联考听力成绩与期中听力成绩之间的明显差异不是偶然原因造成的随机性误差,而是“高频少时”、化整为零的听力训练模式导致的学生听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表2实验期间学生听力成绩变化情况

Paired Samples Statistics

Paired Samples Test

为进一步验证该训练模式的有效性,期中考试后我鼓励学生继续采用新的听力训练方法。结果发现,期末联考听力成绩较期中考试有明显的进步。数据显示,期末联考听力平均成绩为15.9,标准差为1.90,计算的统计量t=-16.0,对应的临界置信水平为0.000,t值对应的临界置信水平仍小于设置的置信水平,即p=0.000<0.05,拒绝原假设,进一步表明了新的听力训练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效,证明该结果是可靠的,即本文所倡导的听力训练模式优于传统的听力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听力训练效率,有推广应用价值。

四、对学与教的启示

上述试验和分析不仅使我们对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存在的费时低效问题有了更进一步清晰的认识,而且为学生纠正不良听力训练习惯、采用正确的听力训练方法提供了依据。

首先,学生应调整听力训练方法,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持续的注意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听音效率。“注意”是听力训练活动的基础,是获取相关信息的关键,它的作用在于使听者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接收语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辨认,然后对该信息进行加工。根据大脑记忆规律,大脑在接受处理外来信息时有记忆高峰期和记忆疲劳期。在记忆高峰期,人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处理信息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相反,在记忆疲劳期,大脑处于半休眠状态,反应迟钝,人的注意力游移于信息主体和客体之间,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减弱,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非常浅,容易消失。这时,与其说是在练习听力,不如说是在浪费时间。大脑的工作特点和注意力的递减性提示我们,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应顺应大脑的活动规律和听力训练的特点合理安排听音时间,让注意力更集中,让大脑更好地为我们服务。由此看出,一次性地集中20—4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进行听力训练是不可取的,它违背了听力训练规律。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听力训练方法应当以“天”为单位,提高听力训练频率,减少每次训练时间,即将每次20-40分钟的训练时间化整为零,坚持每天听1-2次,每次将听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这一时间区间内,绝大多数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

其次,选择与自身听力水平相当的听力材料,材料要具有真实性,可理解性及同步性,以此激发学习兴趣,确保注意力不随意离开当前任务。听力过程是信息的强制输入过程,人在接受信息时需要在源源不断的语流中搜寻并摄取与之相关的信息,这时大脑所作出的反应是识记的系列扫描和是或否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听的材料上,否则,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在影响注意力的众多因素中,听力材料对“注意”的影响不可低估,它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这种影响要么是积极的,要么是消极的。如果所选材料偏难,超过了学生现有的能力范围,比如生词太多、内容太复杂、题材太专业、语速太快等,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其结果是边听边走神,注意力离开当前任务而转向其他。如果所选题材太简单又缺乏挑战性和吸引性,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英语科的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对听力的要求是“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因此,应当做到所选资料有针对性、难易度适中。只要材料合适,每练习一次都会有所收获,都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五、结语

“高频少时”、“化整为零”的听力训练方法机动灵活,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注意”潜能,改变单调枯燥的听力训练方式,提高听力训练效率。实践证明,此方法顺应了大脑的活动特性,符合听力训练规律,是一种较为可行的高三听力训练策略。应当指出,本文所倡导的听力训练策略仅仅是基于有限范围内的试验,其可行性和实用性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试验。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

[2]Ellis R.Classroom learning Styles and Their Effect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Study of Two Learners[J].System,1989.

[3]Gardner,David&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2.

[4]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5]梁春滨.元认知理论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契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0.

[6]郝晶,李坤成.人类记忆脑机制的功能成像研究[J].中国CT和MRI,2004.

[7]王秀珍,万方.“注意”的规律在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启示与应用[J].外语界,2005.

[8]崔岭.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系统、新模式、新方法[J].外语界,2005.

[9]林莉兰.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J].外语研究,2006.

[10]陈吉棠.三论记忆与听力理解[J].外语界,2005.

[11]江苏省考试院.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M].江苏省考试院,2012.

猜你喜欢

元认知训练方法注意力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让注意力“飞”回来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