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2-04-29张晓辉
张晓辉
摘要: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很多人所熟悉的,对于改变那种应试灌输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的确一度活跃起来。但是根据作者对目前很多的高中数学的问题探究教学观察,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探究知识点的浅显化,探究过程的形式化,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大多数学校的数学教学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书本、考试、试题等为中心的单一性灌输教学模式之下,尽管很多学生也是颇感无奈,教师也是觉得数学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定理和试题,很是无聊,但怎么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呢?很多教学研究模式纷纷推陈出新,数学教育的新理念、新观点不断涌现,这个时候问题探究式的学习理论就开始出现,很多的学校也在积极试行、推广这种新的数学教学模式。
一、问题探究教学的现实意义
尽管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学习殿堂,有利于掌控课堂,但是对于管教那些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也是有着致命的缺陷的。就是造成了教师“一家独大”,学生只能畏畏缩缩地在那里认真地听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一年又一年的数学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学生都是只知道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只知道认真地跟着老师做练习,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国外的学生相比,我国的学生大都不爱问也不想问“为什么”,或者说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很多学生认为学好了课本,跟上了老师就是个好学生,对书本和教师不能质疑。这种思想级级相传,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了没有“问题”的数学教学。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问题探究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使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的情况得到改观,从而让学生敢于冲破传统,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中老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的尴尬,让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教师不再完全依照教材“照本宣读”,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师生一起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不再仅仅为了实现课时目标而教学,向学生交代各种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是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研究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喜悦心情。
二、当前高中数学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在高中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度活跃起来,给沉默的数学课堂一声轰雷。但是笔者通过对目前高中数学问题探究教学的观察,的确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探究知识点的浅显化
尽管目前的高中新课改在积极地强调探究模式的多样化,但是怎么探究和探究什么都需要教师积极地去进行一番考察,因为目前的高中教材里的知识点有时候并不适合探究,很多问题只要学生简单了解就可以了。笔者曾经看到一个教师以必修1的集合作为探究的课题,用几个简单的模具和卡片作为材料,让学生小组探究操作。结果大家想必也都知道,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讨论的价值。很多老师在选取探究知识点的时候并不想下工夫,为了图省事让学生去探究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丧失了探究的意义。这样做并不能满足学生“期待—发现”的心理需要,也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的需要。
2.探究过程的形式化
很多时候的数学问题探究往往只能作为一个简单的导语,教师觉得这样的探究并没有多大的意义,甚至很多教师可能怀疑探究学习教学的时间与效果问题,怕失去上课的主动权,被人非议为误导学生,只是带着学生玩。笔者见到有的老师在进行统计学习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统计了一下全班人穿的衣服的颜色,就让全班同学进行简单的讨论。教师一击掌让大家暂停,结果学生的讨论才刚刚开始几分钟,有的学生还没明白过来,讨论便戛然而止了。表面上看探究也进行了,但是草草收场,对学生的讨论效果并没有给予总结,所以在某些情况之下讨论就变成了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如笔者听过的一节公开课,在三角形的恒等变换的探究环节,老师只是让个别优秀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忽视了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这样虽然表面上热闹,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人在进行探究。
3.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如有一次听“讲算法”一节课,笔者看到某个老师准备了一大堆有关算法的探究实验问题,然后一股脑地扔给学生,在黑板上布置完任务让学生在这节课上自己研究,并说明到下节课总结,以至于到下课的时候教室里显得过于热闹而听不到结束铃声。这样的教学明显就是放任式的教学。无疑导致了探究活动毫无目的和章法,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资源。
总之,新课改强调对学习方式的改变,但是更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防,防止探究式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也不能彻底否定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地让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服务于高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柏良.运用案例开展数学探究教学[J].中学教研,2004(9).
[2]金升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初探[J].交通高教研究,2002.
[3]高问斌.中学数学探究课选材的四个视角[J].数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