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2-04-29尹晓侠
尹晓侠
近年来,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切实保障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不断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是,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政策性、体制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显得步履艰难,这显然与改革的快速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如何迅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源泉,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虽然农村收入水平有所增长,但是集体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干部素质不适应的问题。个别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思路不够解放,发展意识不强,不能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寻找出路,因而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思路狭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没有把握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已经从直接兴办经营企业向运营管理资产转变,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当前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方式已经向资源开发、资产经营等方面转变。三是负债比重较大。尽管本市近几年化解村级债务力度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历史形成债务基数大,所以现在村级负债比重比较大。四是资产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有的村财务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存量不准;有的村忽视集体资产管理,外欠不能及时收回,出现了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有的村发展公益事业不能量力而行,而是举债办事,给村集体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有的村虽然有一定积累,但没有把现有积累管好用好,使之实现最大效益。
二、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举措
集体经济要想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发挥其带动农户家庭经济同步发展的作用,仅仅依靠从农户收取的部分剩余价值是难以长久维持的。因此,必须依托自身优势,挖掘内在潜力,最大限度的用好用活集体积累,着力解决制约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集中培育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既要有开源渠道,又要有节流措施。节流就是通过减少支出,加强管理避免集体资产流失。通过集体经济相对增加收入,从而达到集体经济与农户经济的同步发展。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领导班子,尤其需要一个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践证明,凡是那些集体经济发展快,集体资产管理好的村,都有一个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作保证。
(二)培育主导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集体经济要想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发挥其带动农户家庭经济同步发展的作用,仅仅依靠从农户收取的部分剩余价值是难以长久维持的。因此,必须依托自身优势,挖掘内在潜力,集中培育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一方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因村制宜,不能干篇一律。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本村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地缘优势的,必须借助城市的辐射和牵动作用,以工兴村;有资源优势的,必须大力搞好资源的深度开发,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与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千方百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公益事业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用农民增收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使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良性循环。
(三)挖掘潜力,千方百计化解债务
从实际出发,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为宗旨,努力挖掘村级化债潜力。一是通过资源竞价发包化债。二是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化债。深化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承包、出租、出让村集体闲置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权和集体的林地、林带、农村果渔场等经营权,用于顶债。三是通过回收欠款还债。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回收村级往来欠款,全部用于还债。四是通过农户拉拽化债。鼓励有偿还能力农户为欠款户进行债权债务抵顶,减少村级债务。五是通过降低利率减债。把化解村级债务的重点放在借款本金上,
利息计算严格执行省人大关于贯彻三项法规的决定。1998年8月15日以后借款利率一律降到银行信用社贷款利率以下,对已计算的复利和超规定计息的要从欠款总额中剔除。
(四)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农民群众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管好用好这笔资产,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这对坚持农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强村富民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这也是本文提出村级产权改造的一个主要初衷。通过围绕用好集体资产“三资”管理,达到加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构建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152400黑龙江省庆安县农业经济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