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2012-04-29张娥

考试周刊 2012年60期
关键词:制度大学生学生

张娥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分析了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外在环境问题,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针对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社会实践,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市场利益驱动的影响,不愿意大批或分批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部分单位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但并不把学生放在该放的岗位上,有所保留,只提供有限的实践岗位;甚至有些单位接收学生实践是为了扩大影响和宣传,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无偿使用,致使学生自身权益在实践中受到侵害。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保障体制,学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也影响到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革.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2]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分析了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外在环境问题,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针对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社会实践,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市场利益驱动的影响,不愿意大批或分批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部分单位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但并不把学生放在该放的岗位上,有所保留,只提供有限的实践岗位;甚至有些单位接收学生实践是为了扩大影响和宣传,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无偿使用,致使学生自身权益在实践中受到侵害。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保障体制,学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也影响到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革.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2]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

猜你喜欢

制度大学生学生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学生写的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