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2012-04-29吴寿永
吴寿永
摘要: 国情教育是历史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作者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国情教育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国情教育内容开展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重任,这也是所有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1]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国情教育,使学生结合历史对我国的国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呢?本文从国情教育的内容入手,并围绕如何更好地在历史课堂中展开国情教育展开论述。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内容
1.认识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优良传统。
初中历史教学一定要教育学生认识我国灿烂的光辉历史,认识到我国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享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盛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光辉的优良传统,青少年一定要学习这些优良传统,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使中国更坚定地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2.了解我国的近现代屈辱历史,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近代历史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充满血和泪的历史。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西方列强把中国看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虎视眈眈,逼迫中国政府签下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条约,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不少先进人物为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提出了不少救国思想和主张,但都没有成功。中国共产党最终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赶走列强,推翻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代,要想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快,国家富强,提高在世界中的地位,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肩负起建设一个富强祖国的重任。
初中历史教师要使学生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2]建国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短短几十年,中国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不仅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综合国力还大大增强,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虽然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这样,学生就会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而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开展策略
1.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
初中历史中的国情教育内容十分繁杂,只有选择合适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才更有利于取得出色的学习成果。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过的,教学效果很好。
第一,比较相似的两件历史事件,分析其异同。在国情教育中,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例如,同样是要推翻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同样是要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为什么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却失败呢?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尽管也有资产阶级领导人的艰苦奋斗和浴血奋战,但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没有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却最终使中国摆脱了被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学生通过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差异,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会走上繁荣富强的发展之路。
第二,把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发现历史规律。教师可以把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联系的先后事件逐一向学生展示,使学生接受国情教育。例如,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速度十分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可以把旧中国所遭受的屈辱历史逐一告诉学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争相涌入中国,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学生了解到这些历史之后,就会明白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者的无能、腐朽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从而更加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心。
2.依靠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第一,采用先入为主的教学策略,向学生讲述正确的国情观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有据,用事实来说话,不能向学生灌输空洞的道理。教师还要注意把感情融进历史事件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自己的国情观点。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述“戊戌变法”的失败及谭嗣同发出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呼声时,声调应该是低沉、惋惜,沉重的;当向学生讲述如何赶跑外国侵略者、兴建新中国,以及取得许多建设成就的时候,教师的语调应该是欢快、振奋、鼓舞人心的。这样,很自然地就使学生接受了正确的国情观点。
第二,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国情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上,其他一切能够教育学生的方法都可以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辩论会,使学生围绕某一个历史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课下搜集各种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找准时机驳斥对方观点。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正确的国情观点,而且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正面的、与国情教育有关的电影。通过声音、画面的刺激,学生会深刻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顺利接受国情教育。
参考文献:
[1]甄会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国情教育[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4):56.
[2]李模惠.谈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J].科教新时代,2011(3):50.